20171215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有用處

參考經文: 腓利門書8~11節

從前他對於你沒有什麼用處,現在他對你、對我都有用處。(腓利門書11節)

傳統台灣民間宗教的特色就是重視有沒有「靈驗」,這反映出台灣人普遍的性格,也是台灣早期基督徒的普遍心理。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中,編著者之一的賴英澤便認為:「上帝是否顯靈趕鬼、伏魔、醫病,就成為某些人信仰的試金石;……台灣教會信徒的信仰生活,可能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可說是『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的時期,雖然已相信,但信仰生活尚未得建立,禁不起考驗而動輒輕易放棄信仰。第二階段,信仰生活得建立,也就能依靠上帝的引導,忠實於祂的安排,保持對祂的信仰。」

換言之,台灣人的傳統性格,與猶太人很像,都是實用主義者。學生讀書,為要考試揚名,最好能成為「師字輩」,如醫師、律師、老師、護理師等,若不會讀書,至少也要學得一技之長,好養活自己與一家人。這些都是「有用處」或實用主義者的想法。

奴僕制度可往上溯及長久的歷史,從巴比倫乃至埃及,早就有律法明訂的奴僕制度。古代近東社會,將人民分成三類:自由人、半自由人和奴隸。最廣為人知的《漢穆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約公元前1792~1750年制定),便把奴隸當作財產而非人來處理。奴隸若被殺,主人關心的僅是損失的賠償。

我們無從得知,阿尼西謀是否從小長於腓利門的家,名字是否為腓利門所取?但從阿尼西謀這名原文「有益、有用」來看,便十足代表了取名者(奴隸的主人)實用主義的心態。然而,一個逃走的奴隸,顯然對主人而言名不符實,當時他無法讓腓利門得著任何「用處」。

因此當保羅寫著:「從前他對於你沒有什麼用處,現在他對你、對我都有用處。」(11節)這話聽在腓利門耳中,一定別有滋味。被囚的保羅所寫的,當時教會必視為權威,此時他寫下的字句都可視為遺書;但他卻寧可憑愛心懇求,不靠權威命令。奴隸阿尼西謀逃到羅馬,竟成了保羅屬靈的兒子,如今他回到歌羅西見腓利門,保羅請腓利門一定要用屬靈的眼光看他,因為他的價值才正要開始展現。



默想:
我是怎樣思考自己與別人的價值呢?

祈禱:
親愛的主,求祢幫助我,學習用祢的眼光來衡量這世間的價值與事情的輕重緩急,更重要的是,明白無論別人如何論斷,我在祢心中永遠都是最有價值的。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