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8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受苦者的福音

參考經文: 希伯來書2章5~18節

因為祂親自經歷過被考驗、受折磨的痛苦;祂現在能夠幫助那些被考驗的人。(希伯來書2章18節)

希伯來書的作者再次強調,上帝並沒有將創造的世界交給天使管轄。並且,將上帝藉耶穌基督成為人的血肉之軀,身分甚至暫時比天使更卑微,目的是為將成全拯救世人的福音向世人陳明。直到耶穌完成世上的工作,為萬人死,經過了死的痛苦而獲得榮耀、尊貴的華冠。在這個救恩的行動中,上帝的兒子降卑成為人,經歷考驗與苦難,擁有人的思維與感受。因此作者認為:「因為祂親自經歷過被考驗、受折磨的痛苦;祂現在能夠幫助那些被考驗的人。」(2章18節)這無非是受苦之人的福音。

盧雲神父(Henri J. M. Nouwen, 1932~1996)曾是教授、作家,也曾在「方舟團體」於加拿大多倫多設立的「黎明之家」照顧弱智的孩子。在他所寫的《負傷的治療者》,對人生的痛苦有透徹的看法。他說,人有兩條路,一條是往上的,也是美國文化的特徵──不能控制地追求地位、權力和野心;另一條是往下的,也是聖經上所說的,道成肉身上帝成為人,住在人間,成為奴僕的樣式。這條往下之路,能帶來真正與全然的自由。耶穌選擇「往下」,成為「人」。祂曾經歷真實的人生苦難,面對羞辱與背叛,體會愛與別離。耶穌的人性經歷,將成為人的拯救與安慰。這正是希伯來書作者深信的。

在人與人的關係中,我們常用自己的立場去思考別人的處境。顯然,我們需要學習更多同理的功課,才能成為別人的幫助。「同理心」在《張氏心理學辭典》是指:「設身處地以別人的立場去體會當事人的感覺、需要、痛苦等」。心理學家克拉克(Kenneth Clark)認為:「同理心就是一個人有能力去感覺別人的需要、期望、挫折、快樂、憂愁、焦慮、受傷和飢餓感,好像自己就在這種處境中一般」。

耶穌基督正因為經歷過被考驗、受折磨的痛苦,祂明白我們一切的感受,知道我們所受的苦痛是什麼,因祂是賜各樣安慰的上帝。保羅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信中也提及這樣的感受,他感謝上帝這位慈愛的天父,因祂是一切安慰的來源。保羅更從這樣的安慰中得到安慰人的力量與智慧:「正像我們跟基督同受許多苦難,我們也藉著基督得到許多安慰。」(哥林多後書1章5節)



默想:
我為了自己穿著一雙考驗與苦難的鞋而難過嗎?其實耶穌也穿過。

祈禱:
慈愛的天父,謝謝祢,賜下耶穌經歷考驗與苦難,使我在苦難中不孤單,患難中得到安慰與幫助。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