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1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存有私心

參考經文: 使徒行傳4章32節~5章11節

4:32 這一群信徒都同心合意,沒有一個人說他的財物是屬自己的;所有的東西大家公用。33 使徒們大有能力地見證主耶穌的復活;上帝大大降福給他們每一個人。34 在他們中間,沒有人缺乏甚麼。那些擁有田產房屋的,都賣了,35 把賣產業的錢交給使徒,照各人的需要分給各人。36 有一個出生在塞浦路斯的利未人,名叫約瑟,使徒們叫他巴拿巴(巴拿巴的意思是鼓勵者);37 他賣掉了自己的一塊田地,把錢拿來,交給使徒。5:1 另外有一個人,叫亞拿尼亞;他和他的妻子撒非喇賣了一些田產。2 他留下一部分錢,把剩下的交給使徒;這事他的妻子也同意。3 彼得對他說:「亞拿尼亞,為甚麼讓撒但控制了你的心,使你欺騙聖靈,把賣田產所得來的錢留下一部分呢?4 田產沒有賣出,是你的,賣了以後,錢也是你的;你為甚麼存心這樣做呢?你不是欺騙人,是欺騙上帝!」5 亞拿尼亞一聽見這話,就倒下去,死了;聽見這事的人都非常害怕。6 有些年輕人進來,把他的屍體裹起來,抬出去埋葬了。7 約過了三個鐘頭,他的妻子進來,還不知道已經發生了的事。8 彼得對她說:「告訴我,你們賣田產的錢都在這裏嗎?」她回答:「是的,都在這裏。」9 彼得就說:「你們為甚麼串通來試探主的靈呢?你看,埋葬你丈夫的人就在門口,他們也要把你抬出去!」10 她立刻倒在彼得腳前,死了。那些年輕人進來,看見她已經死了,就把她抬出去,葬在她丈夫旁邊。11 全教會和其他聽見這事的人都非常害怕。

初代教會的群體,過著凡物公用、彼此分享的生活。使徒行傳的作者描述,人人樂意將自己所有的拿出來公用,由使徒按各人所需的分給各人。但有人羨慕這樣的生活,卻又不想完全放棄自己所有的。其中,亞拿尼亞跟妻子撒非喇商量,把所變賣的金錢留下一部分,其餘的再交給使徒。他們以為這樣做正是兩全其美的好方法,卻未料到會帶來死亡的結局。

當我們看到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結局時,內心是否曾疑惑,難道只是留下一部分的錢就惹禍上身?有這麼嚴重嗎?事實上,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留下一部分金錢的背後,有值得我們思考之處。他們留下錢是出於什麼心態呢?我們可以從彼得的話看出端倪:「田產沒有賣出,是你的,賣了以後,錢也是你的;你為什麼存心這樣做呢?你不是欺騙人,是欺騙上帝!」(使徒行傳5章4節)這裡的重點是,他們出於什麼心態賣出田產。我們可以猜想,亞拿尼亞和撒非喇想要加入這個凡物公用的美好群體,卻又不想完全放棄自己的所有。他們以為可以兩全其美,卻忘了,上帝要的是專一的心。上帝是知曉人心的神,不要以為私自做的事,能騙得過上帝。

亞拿尼亞和撒非喇不是因為留下金錢而遭禍,而是一開始的出發點就是錯誤的。他們存著私心,又想得著公眾的好處,因此沒有誠實地交出自己所有的。其實,在我們的教會群體中,也常有類似的人,想在教會得到好處,卻不願意付出,以一種「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之心態在教會中生活。

當然,我們現在的教會不像初代教會的群體生活形態,上帝對我們的要求,似乎也寬鬆了些,不會因此就取了我們的性命。但是,我們可以因而毫不在意嗎?過去讀這段經文時,總覺得上帝太嚴苛了,但在教會牧養一段時間後,我真實地體驗到,上帝懲罰他們的原因,不在於他們留下什麼,而在於他們的心態。

人心是最困難了解的,唯有上帝知道,也唯有上帝能審判。當時彼得指出他們的錯誤,提醒他們必須面對的是上帝的審判。那麼,你我願意用什麼樣的心來面對教會的信仰群體?但願我們都能不存私心地專一面對。



默想:
當我投入信仰群體的生活中,我是否只想從中獲取好處,而少有付出?上帝欣喜我做些什麼,我是否願從今開始付出?

祈禱:
主上帝,我知道我所付出的太少,想要得到的太多,求祢改變我的心,使我能專一向祢,行祢所喜悅的旨意;減少我的私心,使我能有更多的付出。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