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3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亞伯拉罕的義

參考經文: 羅馬書4章1~12節

4:1 至於在血統上作為我們先祖的亞伯拉罕的事,我們該怎麼說呢? 2 如果他得以被稱為義人是由於他的行為,他就有所誇口的,但在上帝面前不能。 3 聖經上說:「亞伯拉罕信上帝,因他的信,上帝認他為義人。」 4 做工的人得工資,不算恩典,而是他應得的。 5 但是那信靠宣判罪人為無罪的上帝的人,上帝要因著他的信,而不是他的行為,使他跟自己有合宜的關係, 6 大衛所說,那不靠行為而蒙上帝認為義人的人有福了,就是這個意思。他說: 7 那過犯蒙寬恕、罪被赦免的人有福了! 8 那罪過不被主計算的人有福了! 9 大衛所說的這福澤只是屬於受割禮的人嗎?不是的。它也屬於沒有受割禮的人;因為我們已經引證聖經的話,說:「亞伯拉罕信上帝,因他的信,上帝認他為義人。」 10 這是在哪一種情形下發生的呢?在亞伯拉罕受割禮以前,還是以後呢?是在以前,不是以後。 11 他後來受了割禮;這是一種表徵,證明他在受割禮前已經因信而成為義人了。所以,對所有未受割禮、但因信而被上帝認為義的人來說,亞伯拉罕是屬靈的父親。 12 他也是已經受割禮的人的父親,不但因為他們受了割禮,也因為他們跟隨了我們先祖亞伯拉罕在未受割禮時的那種信心生活。

保羅引用聖經說:「亞伯拉罕信上帝,因他的信,上帝認他為義人。」(羅馬書4章3節)他以先祖亞伯拉罕為例繼續闡述何為義人,就是要讓人抽離當時普遍認為遵守摩西律法才是義的規範。亞伯拉罕相信上帝的帶領,離開故鄉前往上帝應許之地。一路上,他並非凡事順遂,但上帝應許要使萬民因他得福。亞伯拉罕的生活,在在顯出與上帝同行的典範,人們也因他而讚美上帝,這就是亞伯拉罕的義。早在摩西律法制定之前數百年,亞伯拉罕就被上帝視為義人,他絕非靠摩西律法而稱義。保羅以此來闡明上帝的義。

保羅指出,善行並不能成就上帝的義,「做工的人得工資,不算恩典,而是他應得的。」(4節)因為上帝的義只在「相信」中展現。猶太人認為,靠嚴守摩西律法才能在將來蒙上帝喜愛,得以進天國樂園。他們強調遵行律法,而發展成唯有律法才是拯救之道,也由律法延伸出規例,讓人背負沉重的的罪咎。

二次世界大戰後,幾位愛心人士為幫助受戰爭迫害的弱小國家早日恢復正常,成立一個慈善機構,並且逐漸發展成國際組織。後來組織日漸龐大,為維持管理,規則越訂越多。起初募款經費是用來幫助弱小國,但隨著組織人員增加,開銷也越來越多,每次開會都為了如何訂更完善的規章與募款而爭吵。數十年後,時局已經不同,組織也失去當初創辦的初衷。在一次總會中,許多人又在那裡爭權奪利,有人看不下去,站起來說:「我們已失去當初創辦的精神,應該結束這個組織。」頓時一片沉默。建立組織與制定規章,原是為了維持起初的善念,後來卻演變成尾大不掉。摩西的律法到後來也是如此,猶太人就好像拿石頭壓在自己身上一樣。

亞伯拉罕受到人尊重,被上帝稱為義,並非在99歲受割禮之後,而是他相信上帝的應許,一路走來展現與上帝有合宜關係的生命。這說明,奉行割禮與被上帝稱義是無關的。上帝的公義並不在艱深的神學裡,不在著名的佈道家口中,更不在各教派的規章裡,而是在於單單相信上帝,且願意遵行上帝旨意的你我之間。你我是否如亞伯拉罕一樣,被上帝稱為義?



默想:
我還記得當初決志受洗的初衷嗎?或是成為教會會員後,因教會組織的權力而迷惑,以致失去起初的愛與信心?

祈禱:
阿爸父,求祢赦免我們,我們為了福音的擴展而壯大我們的教會組織,但是我們也迷失在其中,求祢幫助我們尋回起初單純的信仰,學習亞伯拉罕始終如一的顯現上帝的公義,讓我們成為祢和平之子。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