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3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艱難的呼召

參考經文: 以賽亞書6章1~13節

6:1 烏西雅王逝世的那一年,我見到了主;他高高地坐在寶座上,他的長袍覆蓋了整個聖殿。 2 在他周圍有天使撒拉弗侍立,每一個都有六個翅膀:兩個遮臉,兩個遮體,兩個飛翔。 3 他們彼此呼應說:聖哉,聖哉,聖哉!上主─萬軍的統帥!他的榮耀充滿全地。 4 他們呼喊的聲音震動了聖殿的地基;聖殿裏充滿著煙霧。 5 我說:「我完了,我慘啦!因為我嘴裏的每一句話都不潔淨;我周圍的人所講的話也一樣不潔淨。況且,我還親眼看見了君王─上主、萬軍的統帥!」 6 於是,有一個六翼天使向我飛來,拿著一把火鉗,夾住祭壇上燃燒著的炭, 7 他把那炭碰我的嘴唇,說:「這塊紅炭碰了你的嘴唇,你的過犯都消除了;你的罪被赦免了。」 8 於是,我聽到主說:「我可以差遣誰?誰肯替我們傳話呢?」我回答說:「我去!請差遣我!」 9 於是,他差我去告訴他的子民說:「你們聽了又聽,但是不明白,看了又看,但是不了解。」 10 接著,他對我說:「讓這些人頭腦糊塗,耳朵重聽,眼目昏花,以至於看不見,聽不懂,想不通;否則,他們就會回心轉意歸向我,而得到醫治。」 11 我問:「主啊,這樣的情形要多久呢?」他回答:「一直等到城市毀滅,人煙絕跡,房屋沒有人居住,土地都荒涼。 12 我要把人民放逐到遠方去,整塊土地都要廢棄。 13 如果境內十個人中還剩下一個人,那人也要被消滅;他要像橡樹被砍掉,卻留著殘幹。」(殘幹象徵上帝子民的新開端。)

美國宣教師耶德遜(Adoniram Judson)被稱為緬甸宣教之父,年輕時受啟發,立志回應上主的呼召到亞洲宣教。然而,就像許多宣教師,他的宣教歷程同樣一波三折,甚至可說悽慘無比。

起初他的目的地是印度,無奈受到東印度公司反對,輾轉到其他地方。1813年,才在緬甸首都仰光落腳。緬甸為佛教國家,當時尚未有人信主,過去雖有許多宣教師在此深耕,卻從未結出福音果子。耶德遜遭遇的處境同樣艱難,服事直到第六年,才有一名信徒受洗。以現代流行的宣教策略來看,他的努力恐怕要被列為沒有果效、失敗的事奉。

正當耶德遜的宣教稍有起色,苦難卻也接踵而來。1824年間英緬戰爭爆發,許多白人被扣上罪名關入牢房,耶德遜也在其中。當時的牢獄環境奇差無比,在攝氏40度的白天,他身上被套上五副鎖鏈限制行動;夜間,獄卒又將他倒懸起來,只有頭部和肩膀可以著地。如此艱苦的生活,讓耶德遜多次想尋死。幸而妻子安妮一再探監扶持,並偷送聖經給他閱讀,使他在黑暗中得以擁有一絲盼望。

一年過後,耶德遜總算獲釋。不料安妮竟在這節骨眼病故,加上小女兒也在同年過世(他在緬甸埋葬的第三個孩子),使他的心靈遭遇猛烈打擊。有好一段時間,他隱居於叢林中,為自己掘了一座墳墓,終日在陰鬱沉思中度過。幸而最終他得以恢復,並投入於緬甸文聖經翻譯、英緬字典編輯的工作,並且忠心於上主對他的託付。到了晚年他又得了喉疾,發聲不便,這對一位靠演說工作的宣教師,實在是莫大的障礙!然而,他依舊拖著沙啞的聲音向人傳講真理。最後,他在一次旅行中死於船上,被行以海葬。而這時,緬甸已有7000名基督徒。

當以賽亞被上主呼召時,他所面臨的並不是可以功成名就的任務,而是要去傳講世人不願接受、聽不懂,甚至厭惡的上主的話。就像耶德遜一樣,宣教的任務充滿苦難。然而他們在接受上主呼召時,都以生命來回應:「我在這裡,請差遣我!」這值得我們省思與學習。上主的呼召不一定是全職事奉,也不僅限於教會,更可能在職場、家庭、人際關係之中,讓我們一起用禱告尋求,並效法以賽亞、耶德遜,用生命來回應上主的呼召。



默想:
上主對我的呼召,有哪些具體的地區、群體、實務內容?

祈禱:
禱告:呼召我跟隨祢的上主,請打開我的雙眼,望見何處是祢所託付我的禾場,無論是教會、職場、家庭、學校,我都願為祢去。奉主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