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原知原味
點閱次數:142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何處是兒家
作者 / 陳馥蘭

1999年1月我第一次踏上非洲,所到之地是喀麥隆(Cameroon)首都雅溫得(Yaounde)。在喀麥隆的4個月西非職前訓練期間,除了認識許多宣教工場上的同工,也有機會認識當時新上任的世界少數民族語言研究院(SIL)非洲區主任羅勃以及他的妻子露絲。這一對真誠又親切的加拿大夫婦,對待宣教新進同工如同家人,總是百般叮嚀,他們是宣教新兵珍惜的家長。至今猶記得,當時露絲特別與我們分享非洲生活「處處小心」的重要。

因為新的職務,他們當年6月將搬到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她提及有一次在奈洛比搭計程車出門, 因為天氣真是太悶太熱,搖下車窗透氣,計程車剛因紅燈停下,她正往身邊一望,沒想到一隻手就從小小的窗戶縫隙伸進來,只覺得被扯了一下,一回神才驚覺脖子上的珍貴項鍊已不翼而飛。

時過一年,2000年1月當我在塞內加爾服事時,傳來驚人的代禱事項,羅勃與露絲在象牙海岸首都阿必尚(Abidjan)的空難中雙雙罹難。這個家庭自1983年起,就在喀麥隆從事聖經翻譯事工,1989年回加拿大述職期間,因為加拿大醫生誤診瘧疾,他們失去兩個兒子,當時一個10歲、一個6歲。羅勃與露絲夫婦過世之後,全部的人都在問:他們一家5口唯一倖存的女兒艾琳要如何活下去?

艾琳當時19歲,才剛回加拿大念大學。事發後,許多人除了為她代禱,也願意為艾琳提供一切她所需要的協助。3個月之後,艾琳做出決定,也是她最後一次在宣教媒體上的發言,她說:「加拿大是爸媽的故鄉,如今爸媽走了,全世界我唯一熟悉的地方是喀麥隆,讓我回到我的夥伴當中吧!」她輟學遷回喀麥隆,並且請求所有關心她的人體諒她的需要──完全的安息,沒有報導、沒有聯繫。

這段時間,筆者常思索著難民的處境,於此同時,我們自己也正面對教會服事的衝擊,決定改換服事的跑道。12月底,當我們搬到目前暫住的房子,小兒子特榮神情沉重的問我:「媽媽,我們什麼時候可以不需要再搬家?什麼時候我可以不用再換學校?」我問孩子們:「你們覺得哪兒是你們的『家』?是德國?是台灣?還是衣索匹亞?」兩人異口同聲回我:「都不是,媽媽,哪兒都不足以稱做是我們的家,我們是四處為家。」

想著難民家庭,想著自己的孩子,我也想起艾琳。 我自己生在台灣,長在台灣,雖然30歲因為宣教工作離開台灣至今已有多年,但我是台灣人,台灣是我永遠的故鄉,除了親人朋友,我熟悉老家的房舍與街道,懷念特有的飯食與美味。難民、移民、宣教師、牧師、外交官員、國際商人、跨國婚姻……,都離鄉背井,因著不同的原因在他鄉落腳,或遷移往返,雖然他們旅居異地,然而他們仍有一個永遠的「家鄉」;但談到他們的孩子,可就不那麼幸運了,尚未著根的孩子們跟著父母遷徙,他們一生可能都必須常常自問:我到底是哪裡人?何處是兒家?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36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