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原知原味
點閱次數:1556
字級調整:
用剩食煮一鍋石頭湯
作者 / 採訪◎蔡文雅

■前菜

分享,美味的開始

情人節的午後,穿過牽手情侶四處漫步的大街,轉進萬華一個平凡的社區,有幾個年輕人聚集在那裡,有的手裡拎著菜、肉、有的提著水果,走進其中一棟公寓。若不抬頭往上瞧一下看板,你可能不會知道,這裡是燈塔教會。

踏進教會,首先印入眼簾的是兩邊排放的四個大冰箱,都是營業用等級,顯然供應飯食對這間教會是重要的事工。冰箱旁的椅子斜躺了一個喝醉酒的遊民,一位大嬸正在打掃,還有一群忙碌分工的年輕人。這天晚上,這群年輕人沒有趁佳節去約會,反而帶了家裡一些剩餘的食材,進到教會來。這些食材及共襄盛舉的心,就是今天的門票,為了能聚集在一起,一起煮一鍋湯。

接下來的場景,像是某個流水席的現場,菜刀切菜剁剁剁的聲音是背景音樂,這邊有人吆喝問鍋子在哪裡,那邊有人在找紅蘿蔔,也有人不斷打著電話撂人來。偶爾喝醉酒的遊民會像說夢話一樣喊叫一聲,然後又進入打呼的節奏……不尋常得令人存疑:這群人聚集在一起,就為了煮一鍋湯?

原來,這群年輕人分別是「人生百味」、「iGoods」(愛物資)以及「Ubag」,他們全國走透透說出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想法,也讓願意與他們產生共鳴的人得以互相交流。這一次他們進入燈塔教會,在這間有四個大冰箱的教會、在醉漢的打呼聲中宣揚他們的理念,聽者有的席地而坐,有的手裡還包著水餃,三個團體的成員則分別站在大家面前,開始分享他們如何煮石頭湯的故事……上菜囉!

■主餐1|人生百味

街頭就是我的廚房

首先,綽號「剛勇」、個人色彩鮮明的的朱冠蓁分享「石頭湯計畫」的發想起源。在童話故事《石頭湯》中,三個士兵以疑似詐騙集團的手法,用煮一鍋前所未聞的石頭湯為噱頭,引誘村民們一個個拿出自己家裡的食材,最後煮出了一鍋絕妙好湯。朱冠蓁便藉此故事延伸,號召群眾力量一起為街友煮一鍋「石頭湯」。

人生百味,從街頭開始。朱冠蓁自陳,曾與公司同事投入太陽花學運,在學運期間一個夜晚,看到一位做回收的老阿嬤走很遠的路拾荒,於是他們合力架了一個簡單的網站,讓大家知道住家附近哪裡有阿公、阿嬤在做回收,好讓回收資源與需要的人就近媒合,就這樣一步步開始了剩餘食材與飢餓者的媒合,志同道合組成了「人生百味」這樣一個組織,「其實我們並不缺食物,缺的是有人把食物送到需要的人手上。」她說。

因為不忍看到街上遊民餓著肚子的身影,「人生百味」開始關注這個族群。朱冠蓁坦言,第一次發放包子的時候,原本懷著恐懼的心,因為過去透過媒體報導呈現,會認為街友是危險族群,甚至可能精神異常或有殺人前科。但是在過程中,他們卻看到前來拿包子的街友,在他們面前彼此分享,並為睡著的街友保留了食物。

於是,「人生百味」以建立關係為目標,提供食物為方法,開始煮他們的石頭湯。在一次次煮湯過程中,這群年輕人不僅尋找玉米心、吐司邊這種微不足道的食材,也尋找已過賞味期但仍可以食用的剩餘食材。

他們不採發放食物的方式,而是期待藉分享食物認識街友,也因此從不同的角度看到街友形成的過程,「街友並不一定是社會底層的人,有一個英國留學碩士,因為得了憂鬱症,無法生活自理,也不敢回家,以致流落街頭。此外,現在台北的房價,沒有多少年輕人負擔得起。」他們開始從社會、經濟結構去看這個族群。

慢慢地,他們更逆向思考,在萬華舉辦了「日光呷百味」活動,動員街友中的大廚來煮飯給萬華居民吃,並有街友藝術家和導覽員參與。剛勇回憶當時被麥克風簇擁的景況說:「記者問我煮飯的這些人,誰曾經是街友呢?我回頭一看廚房,發現自己完全認不出來誰是街友,因為他們都曾經是小吃店的廚師。反而我不會做菜,是現場最『魯』的人。」那麼職業訓練呢?只是供餐如何解決問題?「這是最近我們被踢到快腿斷的問題,」剛勇的回答是:「每件事情都有龐大的結構性問題,我們只能說當下可以做什麼。石頭湯有什麼幫助?我想我們把許多人拉進來,然後送菜、送志工上街頭,一起去認識街友,這是我們現在可以做的。一位老師說的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把街友汙名化非常簡單,但是這樣就可以把我們的視而不見視為理所當然嗎?』」

「人生百味」從三人到現在的許多人,「都是奇怪的人,也沒有什麼共同點,這是我覺得有趣的地方,也因此我們可以彼此交流。現在很大的問題反而是菜太多了,我們沒有辦法處理。剩食的問題是真實存在的,就在每個人的家裡。發起街頭尾牙,也是希望大家把尾牙的菜直接打包成一個便當拿到街頭分享,如果大家都這麼做,我們才有辦法去撼動體制。」朱冠蓁不急不徐地表達,最後向現場的人說她的結語:「分享是需要練習的,也許一開始有點害羞,只要你走向前,別人也會走向前,這樣這個世界就不會這麼遙遠了。」

【大廚小檔案】

為了讓捐物資像網路購物一樣方便、輕鬆而成立組織,捐贈者只要支付基本運費,物流公司便可以把物資送到社福團體手上,待在家一樣能做愛心,物盡其用、延續物命。相關訊息請搜尋臉書「愛物資」粉絲專頁。

【履歷】

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累計成功媒合捐贈288件。

■主餐2|愛物資

每份物資都是禮物

一般人對捐贈物資的印象多半是,臉書上有好心人寫了一篇哪裡有需要的文,然後被不斷分享,可能四、五年後都還能夠看到這個「需要」。

有時候就會流傳另外一篇文,請大家不要再捐到某個機構了,因為這個機構已經因此非常困擾。有時甚至受贈機構並不知道自己的需求訊息已經在網路流通,例如有育幼院需要棉被,結果各式各樣棉被便湧進來,無論大的、小的、新的、舊的。

陳家詮等年輕人成立「iGoods」(愛物資)這個網站,不只是捐贈物資,還要找到捐贈者與需要者,串連過度消費和缺乏的人,強調「捐得正確,捐得剛好」。也因此,受贈者在iGoods的網站,需要明確填寫所需物品各樣資料,例如因為孩子容易有過敏的問題,需要的是全新的棉被,並且載明數量,網站會更新成功捐贈的數量,如果數量足夠,就可以轉送其他需要的地方。另外,網站也掌握物流,因此可以查詢物資運送的狀況,也掌握物品的來源與目的地。

此外,iGoods也與旅行社及背包客合作,讓他們旅遊的時候,可以順便帶物資,甚至還延伸到動物保育團體。「每一份物資都是一份禮物,」對iGoods來說,不是把家中不要的東西丟出來就是做公益,而是認真整理家中多餘的物資,送給需要的人。有人認為這是浪漫的美好想像,但是他們覺得如果踏出這一步,可以讓民眾謹慎思考捐贈的意義。

【大廚小檔案】

為了讓捐物資像網路購物一樣方便、輕鬆而成立組織,捐贈者只要支付基本運費,物流公司便可以把物資送到社福團體手上,待在家一樣能做愛心,物盡其用、延續物命。相關訊息請搜尋臉書「愛物資」粉絲專頁。

【履歷】

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累計成功媒合捐贈288件。

■主餐3|Ubag

幫二手袋子找到春天

推動二手袋子回收的Ubag,由幾個大學生所發起。當初邱子軒只是單純想讓袋子的用量減少,於是開始收集袋子,然後拿給店家重複利用。

目前成立一年多的Ubag,從兩個人到現在七個人,愈來愈多人和店家認同他們所做的事,願意開始使用他們的服務,甚至協助推動。「我們所做的事情很簡單,大家家裡都有不需要的二手袋,不想用也不想丟掉,我們就是想把這些袋子都拿出來,然後拿到店家,讓這些袋子可以取代新的塑膠袋。」

這樣一個小動作,可以造成多大的影響?邱子軒在開始的時候,也曾這麼懷疑自己。有人會響應嗎?能夠持續下去嗎?不管如何,他就是先在臉書上寫出了這個消息,怯生生的他一方面擔心被嘲笑,一方面覺得也許沒有人會理他,沒想到兩週內就募集到一千個袋子!有了好的開始,子軒開始放膽拜訪店家及企業主,徵求使用二手袋的對象。在過程中,他遇到熱心而願意一起推動的店長,也加入Ubag成為夥伴。慢慢地,各式各樣的店出現在他的名單中。事實上,一個合作的早餐店一個早上就能夠用掉一百個袋子,甚至有店家自組供給站,自己回收、自己使用;過程中也有部落的長老以賣相不好的桃子相送,讓人「以袋換桃」。

才大一的阿亮加入Ubag幾個禮拜而已,對他而言,這是他參與社會的實踐方式。他在高三時受到太陽花學運啟發,對於自己與社會的關係有了另一番思考,也在英國的酒吧中,看到不同階層的人同處一室,彼此接納,促使他藉著投入群眾運動付出實踐。

【大廚小檔案】

收集閒置環保袋與紙袋,再提供給商家,取代塑膠袋使用。相關訊息請搜尋臉書「Ubag」粉絲專頁。

【履歷】

1.短期目標:以一間商家為起點,創造一個社區二手環保袋(紙袋)循環再利用的系統。

2.中期目標:擴大地緣範圍,與更多商家合作。

3.長期目標:讓二手環保袋(紙袋)不斷在社會上流通。

■餐後甜點

拾取遺落的莊稼

三個團體各自分享完後,水餃已經包好了,湯也煮好了,大家的吵雜聲又更加忙碌了起來,現場幾乎沒有閒著的人。

燈塔教會的牧師王愛敏這時回到教會,先訓斥喝醉的遊民,再為他們禱告,結束後,也為這群年輕人禱告。她說:「這個社會需要給年輕人機會,無論他們有什麼想法,我們盡可能讓他們嘗試、幫助他們。」就這樣,在夜幕將近的時候,餃子、熱湯、一些學生及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與幾個遊民在燈塔教會中自在地共處著。

「人能單獨存在嗎?」團體中最年輕的阿亮在分享的尾聲這麼問大家。

「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不可摘盡葡萄園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未記19章9~10節)

這三個青年團體實踐的行動,為這個社會解決了一些問題,也發出了一些問題:我們能夠單獨存在嗎?我們不是一個共同體嗎?為什麼對他人的缺乏視而不見?為什麼對剝削視而不見?為什麼我們活得如此無助?我們活著該做什麼?該如何存在?

利未記中從18章開始,每個誡命後面的結尾都是「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這個被神揀選的民族,從亞伯拉罕一人成為大國的以色列民,很明確地知道他們是有血緣的親族,有共同的歷史、節期、語言,而這一切都維繫於那造天地萬物、造他們的耶和華上帝。神呼召這個集體,也呼召這集體中的每一個人。當然,他們無法獨立存在。

而「路得拾穗」的畫面,正好呼應了神的律法在集體中個人的實踐。在這個既個別又集體的世界中,神無疑要我們在世界上照著祂的公義、憐憫、仁慈來活。

疏離、浪費、囤積,工業社會的產生、都市的形成、個別主義的盛行,無論有形的物資還是無形的人心,都限於自己家中,甚至自己房間,無法流通。因此出現這樣一群人,看到資源分配的問題,想要成為那地的四角。他們試圖讓自己成為那無形的四角空間,將遺落的莊稼、掉下的果子拾起,抽取有餘的,給那缺乏的。

環保是一個議題,像是塑膠袋;剩食是一個議題,像是石頭湯;捐贈是一個議題,像是愛物資。這些收集與分配,是表面的動作,真正引起共鳴的,是神的形像在人裡面發動。人因此看到:我們不能單獨存在,並且感受到每個人都應該有尊嚴地活著,資源應該被合理分配。人心不該如此罪惡,社會結構不該如此不公。所以開始收集,開始分配,開始捐贈。

是的,人不能單獨存在。神「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本有古卷作血脈),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使徒行傳17章26~27節)認識耶穌的我們尋求神時,常常只為吃餅得飽!更如耶穌斥責的:「將薄荷 、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基督徒擁有世界的答案,神是我們最終的效法者。我們效法三一神與人建立美好的關係;效法父神愛世人;效法基督道成肉身與需要的人同在;效法聖靈成為他人的幫助者;我們認識愛的源頭、眾光之父;我們擁有超越生死的確據,擁有超過苦難的信心。但是當這個世界起來行動時候,向教會叩門的時候,我們,預備好了嗎?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95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