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原知原味
點閱次數:2549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印度尋思
參與CWM Face to Face In India 2015
作者 / 陳致均

由世界傳道會(CWM)舉辦的Face to Face計畫,旨在給予神學生實地踏查的機會,依照特定的議題安排參訪、課程與討論,使神學生在不同於本國的處境中,產生新的神學反省與視野。

2015年度計畫主題分兩項:多元宗教和貧窮議題,在為期6週的時間(加爾各答4週、海德拉巴2週)內,由來自CWM會員國的神學生及牧者以團體行動方式,以印度加爾各答的Bishop's College和海德拉巴的Henry Martin Institute為主要據點,透過議題討論,參訪NGOs、社區培力村、婦女職訓所、街友庇護所、兒童養護中心及街頭訪查和受暴婦女研習等行程,來認識並接觸印度的貧窮議題,及當地弱勢族群所遭遇的困境;另外也透過參訪教會、寺廟、參加慶典和跨宗教研討會和宗教純學術研討會的方式,以認識印度的主要民間宗教及觀察印度的教會和民間信仰之間的互動。

印度是個奧祕的文本,這6週對我生命視野的衝擊,直到如今仍在消化;確定的是,這次的經驗將會成為我一生神學旅途中,可供採擷的素材。

●最貧窮與最奢華的距離

加爾各答街頭上躺著的居民、乞討的老人與兒童,居住在遍地垃圾、屎尿、髒亂不堪、駢肩雜沓、龍蛇雜處及充滿著各式味道的混雜街道;對比一旁需要經過搜身和隨身行李安檢、販賣貴得令人咋舌的名牌精品、裝潢得富麗堂皇的百貨公司,相信處在環境相對富裕整潔的台灣人,反應也許會如我,彷彿得了失語症一般,難以形容心中的震撼與百感交集。

某次在進行街頭訪查時,遇到一位以乞討為生的老先生。他領著我們到其居住地──一個僅是路邊騎樓的小窩,有張僅容盤坐的地墊,圍繞堆放著髒亂的雜物,上頭有著成群的蒼蠅,亂飛如群鶴舞空……只見這位先生充滿自信地微笑著站在他的「家」中央,張開雙手,展示他的「豪宅」,一副「歡迎來到寒舍」的主人氣派;他甚至要分享食物給我們。我想,我永遠也忘不了他的笑容,因為在當下,那使我乍然驚覺:活在台灣這麼久,原來我都活得如此自以為是。

在小組討論中,我們討論到印度所遭遇到的貧窮和貧富差距問題,大致類似印度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的看法;阿馬蒂亞‧森考察了近代幾次大饑荒,提出「饑荒並不完全是由於食品短缺造成,而更可能是由於權利分配不均造成」之見解;因此貧窮的成因,除了社會結構的不公義、資本主義對於印度開發中體質的副作用外,更在於富人壟斷資源。

此外,關於社會結構的問題,我們在加爾各答的總召Philip Peacock牧師則對德蕾莎修女有不一樣的意見,他認為德蕾莎修女僅是消極性幫助垂死病人,卻沒有挺身對抗社會結構之邪惡。這番論點在小組成員之間引發意見不一致,卻也使我們看見印度神學對於其處境的關懷與批判重心,以及各國代表在神學見解上的異同。

●生活中心的傳統宗教

印度和台灣的情況相似,大部分人的宗教信仰,是多神崇拜的傳統宗教,我在印度的學程,適逢Durga Puja Festival,亦即杜爾迦(難近母)節慶、Diwali(印度光明節)和伊斯蘭教的阿舒拉日(Day of Ashura)……等節慶,因此有許多機會參與當地傳統宗教活動。

在杜爾迦慶典期間,加爾各答的街道,四處都是杜爾迦女神廟,當地的商家也配合慶典推出了折扣促銷,甚至還有5天的國定假日(包括神學院),其規模之盛大可見一斑,比起台灣媽祖遶境有過之而無不及。

面對饒富民間宗教色彩的節慶,我試著撇開偏見觀察與欣賞,看見一尊女性主神,在女性地位低落的印度社會中,藉神話橫空出世,乘載著希望與齊心,戮力擊殺眾家魔神。相信在她身上,勢必集結了不少婦女的想望與期待,想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夠弭平這社會的不公義,更期待自己能夠如此勇敢,從溫柔婉約的雪山神女形象,轉化為戰鬥模式的Durga Puja,是印度版勇敢而美麗的林默娘。

透過節慶,我開始努力去欣賞每個宗教的故事,也在閱讀文本中得到感動,找到共鳴,和一些共同關懷的交集;在這些集合中,似乎有些不同的調性,找到了共同的和弦,於交會處互放著光亮,特別是反惡抗暴的故事,以及愛護斯土斯民的理念。只是這些交集,往往必須經歷過一陣與自己摔跤的過程,像是尊重多元文化與宗教和天生的反感及謹慎於界線等顧慮時常在我心中互相拉扯、產生張力,這顯明了對基督徒來說,在理解與尊重他宗教與文化的功課上,有很長的路要走。

● 跨宗教共榮的實際體驗

學程提供了多元宗教意識和諸宗教共容的學程與活動。位於海德拉巴的Henry Martin Institute,是間研究多元宗教的基督教學院,我們在那參加了CWM舉辦的Interfaith Awareness Week(多元宗教意識培養營),成員除了基督徒,還有來自伊斯蘭教、印度教的教師與學生。我們有一週的時間到各大宗教寺院參訪,其中則包含佛寺、伊斯蘭教學院,以及印度教辨喜派(Swami Vivekananda)的寺院。在這當中,我們與不同宗教的人士、穆斯林、僧侶、Swami(印度教師尊、大師、梵學家)接觸,並且有著深度的交誼與互動。

多元宗教行程的重頭戲是宗教對話,我們參加了3天的諸宗教座談研習會:Interfaith Engagement Towards Building Life─Affirming Communities(多元宗教對於建造積極向上的社群之約),這場會議為CWM主辦,邀請了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以及錫克教的領袖,並宗教學的教授一同坐下來,針對一些主題彼此釋疑,增進對彼此的了解,以及友誼的關係。

對我來說,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能看見諸宗教的領袖在同一個空間出現,並且交流,比起互相猜疑、攻擊、排斥,這無疑是個美麗的畫面。事實上在研習會當中,其實也有些不同立場與宗教的人士唇槍舌戰的時刻,但大致是在和平與理性的氛圍下進行。可貴的是,這研討會的目的不在於利益、政治、甚至傳福音,而在於建立友誼橋樑本身,我認為,這就是在建造上帝國。這也是台灣當代教會所必須反省的重點,我們是否太匱乏於他宗教的理解和互動,而將自己囿於戒慎恐懼的洞穴中,並妖魔化他者?

X  X  X

這趟旅程帶給我最多的,莫過於對貧窮與弱勢議題的關注,以及對於他宗教的尊重與欣賞。若將這兩條軸線繼續延伸,則可引至關懷與理解本土處境的終點。我開始反思,基督教所傳揚的,是怎樣的福音?是真實的福音,還是強求人改宗或以之為目的的福音?就宣教而言,我們是否要繼續17、18世紀西方宣教士那種割絕傳統文化,造成上主只有西方面孔之手段;還是能深入不同宗教的處境,透過信仰故事反省,重新提煉當中的意義與共同關懷,並給予神學的意涵與信息?就貧窮與弱勢族群來說,我們要怎麼述說公義,如何避免站在階層的優勢,成為階級的共犯,反而與他們站在一起、共同奮鬥?

這不易回答,但至少這樣的問題,將在我們一生的朝聖旅途中,在環境如此相似的台灣處境裡,成為自己不斷反省和論述的養分;也盼望在此次旅途所擴展的視野,沒有休止的一日,而能夠促使我們持續關注、參與、認同土地及人民的故事。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558期

圖片來源: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