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原知原味
點閱次數:126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山谷的天籟3-3
陪伴生命才是紀錄的真諦紀錄片導演/周世倫
作者 / 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太陽花學運紀錄片《太陽,不遠》的導演之一周世倫,在世人眼中看來犀利,但面對希望合唱團與原民孩子,流露出單純與感性。他以紀錄片導演的身分觀察、走入合唱團,不離不棄7年,「時間夠長,才看得到變化。」周世倫表示。

2007年,第四代基督徒周世倫離開了他認為「離上帝很遠的」業務工作,不久後投入影像製作的世界,至今沒有後悔。7年前,有事務所委託他去拍攝希望合唱團,他被這個特別的團體吸引,於是開始了長期關注與陪伴的旅程。合唱團裡,令周世倫大開眼界的故事不少:例如執行長蔡義方總是勇敢拒絕商演,哪怕對方開出誘人酬勞,他總以保護孩子、教育孩子為要;寧願讓孩子去讀書,也不願讓他們請假去演出。

在周世倫看來,合唱團的孩子父母多是勞動者,部落生活也比較單一,合唱團帶給孩子不同的學習環境,用音樂刺激,讓他們學習自我管理。因為合唱團,孩子學會約束彼此合乎規範,要幫合唱團建立、維持好印象。

有人質疑為何要每年出國比賽?如果要維持經營,何不加入政府計畫去巡演?「國家代表出國比賽不是理所當然嗎?」周世倫為他們打抱不平。世界之大,現在比賽、歌曲、團體編制規模也在改變,除了樂聲,肢體、表情都是評分重點,希望合唱團屢屢有好表現,正是因為能配合賽況變化來規劃踏實的訓練。且比賽建立責任和榮譽感,也有助於自我要求的養成與團隊關係的凝聚。

希望合唱團不願意跟著政府計畫去巡演,東奔西跑、忙得昏天黑地,結束行程後孩子完全沒有收穫,「這樣的利用不是對文化和孩子的尊重。」周世倫說。

周世倫不單是紀錄片導演,更是親力親為參與、協助合唱團大小事。他參與拍攝從規劃到操作器材,沒有足夠經費讓劇組出國,只好自己帶著助理,扛著10多公斤的器材,跟著合唱團的行程四處移動。晚上回到飯店,換上媒體宣傳的身分,整理新聞稿和照片、聯絡媒體、宣傳規劃等,每天都只睡幾小時。

紀錄片工程耗時長,其中有不少意外插曲。例如在科技進步快速的時代,影片素材解析度有差異,得想辦法做數位修復調整。紀錄過程中,也常遇到其他紀錄者不夠專業,干擾到他的工作。周世倫萌生一個想法,未來要找比賽主辦單位合作,包下比賽影像紀錄工作,一方面掌握自己要的畫面,也可以多少補貼影像志工團隊。

由於志工是自己打理出國經費,周世倫感謝大家自願付出。不過他認為還是要有共識,合唱團孩子們都有分配到數量固定的生活零用金,要讓孩子們建立正確的金錢使用觀念,不可以因為孩子沒錢了就幫他們買東西。出國前,老師們也幫孩子建立財務價值觀和當地物價認識,如果不想把錢花在買水上,就要在住處把水裝好再出門。然而志工卻因為心疼孩子而幫孩子買東西,有的小孩也視為理所當然。另外孩子們常常因不熟悉外國食物而挑食,大人們竟順從小孩們挑掉不吃的東西。周世倫相信,大人應該要陪伴孩子經歷思考與淬煉,而不是絆住他們成長的步伐。

出國在外,帶著孩子都是責任。曾經在德國參賽時,亞洲地區流感疫情嚴重,有位小朋友發燒,被德國醫院認定來自疫區(中國),要被隔離7天。怎麼解釋也不能通融,行程也因此受影響。周世倫也分享今年到羅馬的第一天,還在機場裡尚未出境,就看到一個黑人在跑,一群警察在後頭追,最後犯人與警方撲作一團,黑人也被上銬帶走。這件事讓孩子們心有餘悸。

周世倫的拍攝觀點是確認自己在受記錄者的生活裡面,花很長的時間陪伴他們,記錄那些生命的痛苦與轉變。他與希望合唱團朝夕相處,看見了原住民文化的美麗與哀愁。他鼓勵孩子們走回古老的部落、聽古老的歌謠,未來也希望協助合唱團安排更多肢體訓練、第二專長、樂器訓練、文化傳承等課程,讓他們更有力量能改變族群的未來。

在快閃宣傳中和獲獎頒獎時,孩子們總是大聲說出自己來自台灣。隨著政治風氣改變,在世界各地的台灣人不再尷尬膽怯,到哪裡都能有家鄉舊人與故土風情,對周世倫來說,這才是一個國家存在、活著的證明。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414期

相片提供:周世倫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