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原知原味
點閱次數:145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Aveoveoyu! 鄒族山林體驗
作者 / 李宇平

■磨刀霍霍向山上

在會友邀約下,參加第一屆鄒族山林狩獵生活體驗營。首先抵達阿里山鄉茶山村,準備上山用的竹碗與餐具,把原住民刀磨得鋒利,嚮導柏霖哥並教導大家如何生火與劈柴。

砍柴對我而言是新鮮的體驗,一開始不是很上手,但抓到感覺後,開始挑戰不同硬度的木頭,相對於便利商店就買得到的木炭,感受更為深刻!

接著目睹殺山豬:混著熱水,伴著除毛唰唰聲,還有彷彿脫鞋子的去蹄過程,一刀入魂的大體解剖,瞬間內臟裸現。平常我們謝飯禱告的想像,多止於感謝美食,或記念預備餐食者,當天深刻感受:原來美食是寶貴生命,不只是保鮮膜包裝的肉片!

我們背著裝備與食物上達娜伊谷,跟著一群認識不到幾天的朋友負重加速度爬山,伴隨著大家的呼吸與心跳,頓時產生彼此扶持的情感。除了爬坡,還走過只靠繩索支撐的吊橋,當聽到「快到了」不斷迴響,還很懷疑是不是幻聽。終於抵達山上一個涼亭時,我們開始取水、整理睡覺的「場地」,以原住民刀與鋸子鋸下竹子,製作竹筷、湯瓢及竹碗,也蒐集合適的木材生火煮水,烹煮山下摘採的野菜及竹筒飯,是一種吃勞碌所得的概念,甚至有隊友分享:「吃到的那一刻,都要流下感動的淚水了。」

夜間,我們一起上山採集竹材、箭竹,預備製作弓箭的材料,然後聽著鄒族的傳說,認識山林植物,靜靜聆聽獵物的聲音,找尋牠們的足跡。都市叢林長大的我們,對原住民狩獵的認識只限於殘忍與血腥,卻不知道獵人在山上需要經過多少時間傳承,才能具備對山林的敏銳度,更不知道這些獵物都得來不易,並非濫捕濫殺,維持生態平衡才能永續經營。

當晚,我生平第一次直接在竹林裡睡睡袋,一開始很不習慣,但仔細想想,能夠睡在上主創造的大自然是特別的經驗。隔天早上醒來,眼睛穿過樹葉的縫隙看見太陽照亮的美麗天空,感動的時刻令人難忘!隔天下山路上,背著自己的弓箭,回頭遙望走過的路,充滿對上主的敬畏與感恩。

達娜伊谷──沒有憂愁的地方,也是鯝魚的天堂。這是鄒族人的體會,是對造物主的讚嘆。山拉近了我對上主的認識,也拉近了我與人、土地的關係,體會上主賜給原住民的美麗!

■對土地的愛與認同

這趟旅程,讓我驚覺自己作為台灣人,除了無法用母語學習,更嚴重缺乏對原住民文化的認識。升學導向的教育只讓我們學會原住民有幾個族,配上幾張傳統服飾照片、祭典與族群的配對,阿里山的旅遊型態也停留於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跳原住民舞蹈、吃烤肉,真正的文化涵養少之又少。

當我在山林間聆聽鄒族的神話,心裡想著以色列人在曠野游牧生活中,在星光點綴、風聲颯颯下,伴隨牲畜的叫聲跟下一代講述創造的故事,這樣的信仰能不深刻嗎?信仰的養成除了好的學術訓練,能不能花更多時間浸淫上主的創造中、在山海間體會台灣文化?我們好像較常透過教義認識信仰,卻忽略從生命景況或大自然反思與體會。或許我們在教會表現狂熱之情,但能不能也踏著泥土聆聽蟲鳴鳥叫、親近上主創造的萬物呢?

我的母會屬於壽山中會,現在在七星中會聚會,兩個中會都用山的名字命名,自己信仰養成過程卻似乎跟兩座山沒什麼關係。教會名稱除了象徵在地化,認識地理、生態、歷史、文化等,產生對這塊土地的愛與認同,是否也能成為我們信仰的養分?

作為基督徒,常常思考世俗化社會需要怎樣的信仰群體?作為台灣人,如何藉土地與文化認識上主?我想,信仰就是生命與生活的總和與體會,正如梭羅在《湖濱散記》說的:「我到森林去,因為我希望有心地過生活,只去面對生活的基本需要,看看我是否學到生活要教授我的東西,免得臨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根本未曾活過。我不想去過那不是生活的生活,因為生活是這樣可貴。」

*Aveoveoyu為鄒族語,意為「你好」。

文章與照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444期

攝影者:李兆傳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