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鮮知啟示
點閱次數:3686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認識宗教改革運動的信仰精神
唯獨恩典 追尋真理 實踐公義
作者 / 鄭仰恩
作為宗教改革運動的後代,我們的信仰特色與內涵為何?自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迄今,新教的信仰團體經歷了相當複雜但饒富趣味的發展過程,所謂的「福音信仰」也歷經不同時期的變化。我們若簡要加以述說,這將近五百年來的歷史大概可以區分為以下六個階段或模式:

■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
從馬丁路德開始,歷經慈運理、加爾文等改教家的努力,一整代的新教徒經驗到信仰的啟蒙和自由,並回歸聖經與恩典的教義。該運動的基本精神就是「以上帝的話語檢驗基督徒信仰與生活的所有層面,並竭力改革或廢除任何不合乎信仰的人為傳統或做法」。相對於聖經中所揭示的「福音信仰」,中世紀的教會弊端(如贖罪券、遺物崇拜等)代表著一種想要靠行善、守律法、作功德或任何自己的努力來得救的信仰心態。早期新教福音運動者主張,信仰的本質就是「以信心接受上帝帶有轉變力量的恩典」,確信人不但在上帝的恩典裡「因信稱義」,也因恩典的轉化力量得以回應上帝的要求和挑戰。

■十七世紀的正統主義
在改教運動最初的領導者逝去後,新一代的神學家為強化自身(如路德宗、改革宗、重洗派)的立場,並規範信徒的教義認知,逐漸將所屬信仰傳統教條化、公式化,以僵冷的理性思辨來建構神學,並致力於放之四海皆準的神學公式,導致產生了艱澀、保守的正統主義神學。很不幸的,教條或信仰告白逐漸取代了真實的信仰經驗,人與上帝間活生生的關係以及宗教經驗中的感情層面被忽略了,公式化的教理系統取代了活潑、具創造力的神學思考。

■十八世紀的奮興運動
德國路德會的施本爾首先催生了著重讀經、祈禱、小組聚會的敬虔主義運動,他的學生富朗開則將新創立的哈勒大學(1694)轉化為敬虔運動的大本營,且形塑一套強調悔改、恩典、重生的「嚴格」教育系統。之後,受到莫拉維亞兄弟會的啟發,衛斯理兄弟於一七三八~九○年間在英國教會內推展循理運動,包括個人敬虔與社會成聖。在美國的「大醒悟運動」則由荷蘭改革宗教會延展到長老教會和公理宗,代表人物是威特腓德和愛德華茲。奮興運動視個人「悔改」的經驗為實際經驗「恩典」的必要條件,強調「聖潔/完全」的倫理生活,關心海外宣教,重視主日學和聖經翻譯,主張溫和的社會改革但忽略結構性的社會議題。這成為新一代福音派信仰的標記。

■十九世紀的啟蒙運動與革命時代
在培根的歸納法以及哥白尼、加利略的科學方法論衝擊下,牛頓以「法則」(機械的因果論)指明「傳統權威」的武斷,新一代的思想家開始以理性、批判、實證的態度來處理科學、哲學、歷史的問題,建構具「現代性」的人生觀、宇宙觀以及世界觀,智識界更大膽探討過去視為禁忌的神聖領域──宗教和政治。這就是盛行於英國、法國、德國的啟蒙運動,不但挑戰傳統的神學觀點,也重新探討「真理」的評斷標準。同時,哲學與自然科學的「哥白尼式革命」也反映在人類社會觀念的革命:由美國獨立革命(1776)到法國大革命(1789)以及隨後一連串的歐洲革命(以1848年為代表),代表著「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被高舉,人權、民主、宗教自由與容忍的觀念也逐漸成為普世價值。

■二十世紀的神學論爭與普世合一運動
受到啟蒙運動的影響,結合基督教信仰與現代新思潮的自由神學在歐美興起,這引發了基要派的攻擊,一直到一九四○年代以巴特為代表的新正統神學逐漸成為主流為止。歷經此一激烈的神學論爭,新一代的福音派試圖尋找出路,但卻不斷自我窄化,以致於「福音派」一詞常被用來指那些不願介入神學論爭,帶有「反智」取向,以「搶救靈魂」為要務,且往往不顧宣教倫理也不關心社會議題的教會團體。可幸的是,一九七四年洛桑福音會議重拾社會關懷的使命,加上史托德和麥格夫等大師以歷史研究重建傳統,福音派重歸主流陣營。近一世紀來,為因應基督教長久分裂所造成的宣教困境,普世合一運動隨之興起(以普世教會協會(WCC)為主要代表),除公開告白教會分裂之錯誤外,更喚起普世教會共同追求合一的理想,並致力於「公義、和平及創造之整全」的宣教見證。主流新教是普世合一運動的核心成員和主要推動者。

■廿一世紀的後現代神學運動
近半世紀來,面對「世俗化」思潮和靈恩運動的雙重衝擊,以「現代性」為主軸的信仰觀點已經無法滿足人的心靈困境與需求。在邁入廿一世紀之際,所謂「後現代」的思潮日漸盛行,一方面認知到「前現代」世界觀的限制與不當,另一方面卻也對「現代性」的諸多缺陷與不足感到不滿。放眼世界,在信仰持續「隱私化」和「非宗教化」的趨勢裡,儘管制式化的基督教持續式微,但各種新興宗教團體的靈性熱潮卻絲毫不減,許多明顯帶有「前現代」特質(強調醫病、趕鬼、先知預言等特殊恩賜)的靈恩教派更是盛行。有趣的是,「前現代」和「現代」的要素交織融合在「後現代」的信仰形態裡,值得繼續觀察。

■整全的新教信仰:恩典.真理.公義
回顧五百年來新教的歷史發展,我們發現在不同的時代氛圍裡,有三個信仰要素逐漸形塑出新教的精神面貌和信仰內涵,那就是恩典、真理和公義。歷史證明,只要其中一個面向被忽略或壓制或扭曲,就會有復興或改革運動起而挑戰並加以革新。

首先,新教信仰必須堅持「唯獨恩典」的教導。恩典的教義不容許人僭越上帝的主權,並將拯救操之人手。蘇格蘭宣教師梅鑑霧在《早期改教者的心思》一書裡指出,普遍人性的共同傾向就是強調善行和好行為,並習慣於將福音轉化成一種「新律法」。他指出,不管是初代教會或是宗教改革運動後的基督徒,常會以「新的律法」和「自由意志」取代「恩典」和「信心」。因此,對福音的認識和理解需要時間和耐心,也需要深化與成長;另一方面,後世基督徒也要避免福音內涵的僵化或變質,避免福音的律法化、道德化、形式化。

其次,新教信仰必須堅持「追尋真理」的態度。當代德國神學家維爾克(M. Welker)指出,它必須是一個不斷追尋真理且和其他「宣稱擁有真理」的團體(科學、哲學、醫學、社會學等)進行對話的團體。它也必須以「懷疑」的精神進行自我檢驗,避免扭曲真理、販售廉價福音,以期在複雜多元的世界中彰顯上帝的真理。

最後,新教信仰必須堅持「實踐公義」的精神。信仰不能僅止於滿足個人的主觀靈性需求,而是在公共領域裡落實上帝的主權和公義要求。當代信仰主觀化的危險就是把信仰變成一種空洞化、主觀性的宗教形式,結果反而將信仰給摧毀了。新教必須重視信仰的實質內涵、客觀性及其公共層面。

■基督新教的時代意義:入世見證但不隨世界起舞
半個多世紀以來,由於受到如「反共愛國」意識形態以及宗教保守主義的影響,台灣教會經歷了相當奇特的發展:主流教派普遍衰微,獨立或自創教派反較興盛,加上近年來靈恩及新興教派的衝擊,不但基督教的社會見證不彰,整體教會的信仰形態更呈現許多怪現象。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團體甚至被批評為「迷信成功、追求靈驗、與為政者交相勾結、不問人間疾苦、忽視經典研究、心靈粗俗低劣、不願接受監督規範」,值得深刻反省。面對此一情境,歸屬主流新教傳統深具意義。

到底主流新教信仰的價值何在?根據上述研究顯示,新教基督徒就是時時活在上帝恩典中,謙卑自省,且不斷追尋真理、實踐公義的人。此外,主流教會具有強烈的自我規範與社會責任感,不會隨意「奉上帝之名」濫權違紀;它也能在多元文化的世界裡展現包容性,堅持自身信念卻和不同見解者持續對話。整體而言,主流教派擁有「批判性的現代意識」(critical modernism),能進入世界見證但不隨世界起舞,能致力改造世界但不被世界所操弄。這正是今日台灣社會所亟需的信仰見證!

(本文作者為台灣神學院教授)

文章及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2957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