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鮮知啟示
點閱次數:2516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表相的批判
電影《馬丁‧伊登》(Martin Eden)
作者 / 李佑生

對創作者而言,自己的經歷往往是發想作品的濫觴。美國作家傑克‧倫敦(Jack London,1876~1916年)多以底層人民生活為題材,他於1909年出版的著作《馬丁‧伊登》(Martin Eden)便是這樣的作品。這部半自傳體小說,前半部彷彿作家的自述,描寫作家早年的生活歷練及聲名鵲起的過程。

傑克‧倫敦這部小說成了2019年義大利同名電影《馬丁‧伊登》拍攝的題材。義大利導演皮耶托‧馬切羅(Pietro Marcello)執導的這部電影,令男主角路卡‧馬林內利(Luca Marinelli)榮獲威尼斯影展沃爾庇杯(Coppa Volpi)最佳男演員獎。

路卡‧馬林內利除了容貌和傑克‧倫敦有幾分神似,也以精湛的演技詮釋水手馬丁‧伊登這個角色。從前期的年輕氣盛、胸無點墨、中期的憤世嫉俗、熱切筆耕,到後期的厭世頹廢、一字千金,細膩演繹不同階段的行止、思想、態度,表演展現豐富的層次。

■邂逅

水手馬丁國小即輟學,年僅11歲就投入職涯。讓他再度拿起書本的原因,是一次偶然機會裡認識了伊琳娜。馬丁為氣質出眾、相貌甜美的女孩神魂顛倒,她出自上流社會的良好教養卻讓他自慚形穢。

而馬丁‧伊登英挺的外形、粗獷的氣質,與伊琳娜同儕截然不同的歷練,也觸動了少女的芳心,對他青眼有加。她深感他若受教育栽培,必有一番作為。

有心成為匹配女孩的男子,馬丁開始熱中閱讀,將自己從事水手積攢的微薄財產都挹注於購買書籍。這使他發現了另一片無邊無際、以無數知識匯聚的海洋,馬丁興奮地小舟揚帆,貪婪地探究這片海洋的遼闊深邃,不能自拔。他更激動地將自己在各地及書中的見聞,付諸於生澀的文字,告知在家鄉的心上人,期待下一次重逢。伊琳娜對馬丁的自學不以為然,還是希望男子能進入正規教育體系。

■初啼

馬丁閱讀的書籍中,最讓他折服、嚮往的是英國哲學家兼作家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1802~1903年)的著作。這位哲學家以提出社會達爾文主義(Social Darwinism)著稱,其思想深深吸引、影響這位年輕人,他將物競天擇的概念應用於人類社會,讓馬丁頗有茅塞頓開之感。尤其馬丁所處的環境,接觸到太多、太多底層的不幸與悲歌,這讓開始有點文字能力的馬丁,以作家自期,世人之眼自許,期盼世人藉著自己筆下的文字,看到這世界的真實面貌。

為此,馬丁購買了一台古舊的打字機,開始了他的作家生涯。無數文字隨著鍵盤敲打聲湧現,一篇一篇文章、著作被馬丁寄出,又「退回寄件人」。一次又一次退稿,雖然沒有讓馬丁心灰意冷到打退堂鼓,卻愈加激憤難平。

更讓馬丁難受的是親近之人的評論,他的姊姊讀了他的文字,雖然欣賞他的文采,卻認為主題過於寫實,令人讀了感到不悅而悲傷,所以不會有市場。

伊琳娜更直接了當地斷定,馬丁無法藉靠撰寫如此粗糙、不真實的主題營生,所以兩人不會有未來。大為光火的馬丁強拉著伊琳娜穿過社會底層群聚的暗巷,那裡有流氓、妓女、醉漢、乞丐,「這就是這個世界!」馬丁對伊琳娜咆哮。從小養尊處優的女孩沒有受過這樣的對待,沒有看過這樣的情境,兩人自是不歡而散。

這個階段,憤世嫉俗的馬丁有如狂犬四處咬人。在工人集會時左批社會主義只是另立階級,無助於底層人民真正的利益;在伊琳娜名流滿座的家宴則右判資本主義壓迫剝削,「這個城市只有幾個人是真正的個人主義,而我是其中之一。」聞此狂言,在座無不皺眉變色。

■成名

正當馬丁山窮水盡之際,機會卻悄然來臨,一家名喚《英雄》的雜誌社接納了馬丁的小說。當馬丁興奮地向忘年之交報告此事,老人尖銳地指出,馬丁已然向現實妥協,寫了一些屈服於市場的文字。馬丁聞言不禁勃然大怒,幾欲掐死老人,他隨即意識到自己失態,趕緊鬆手道歉,為病所苦的老人卻嗤之以鼻,表示若這樣死去,倒也悲壯,死得其所。爾後老人果真飲彈自盡,了卻殘生,讓馬丁頓失知音。

經過《英雄》雜誌的行銷,馬丁搖身一變,以新星之姿躍上文壇,著作洛陽紙貴,功名利祿緊隨而至。此時的他即便口出狂言,支持者仍然會報以哄堂掌聲,而非謾罵怒斥,他的矛盾卻日益加深。他的文字呈現社會底層的嚴酷,自己卻豪奢度日;故友臨終之際,他應承不公開故友的最終詩作〈蜉蝣〉,卻以故友之名發表。

馬丁的文字與成名前並無二致,但待遇已然不同,甚至曾經拂袖而去的伊琳娜也期盼與他重修舊好。然而他深知往事不復,清楚女子只是因自己功成名就而就近,斷然拒絕她的示好。曾經伊琳娜是他追逐的理想,此時他才發現追求的倩影只是虛像。

馬丁不斷質疑自己還是當年那個因浸淫知識而心滿意足的人嗎?諸多衝突、拉鋸湧現,恍惚間,他彷彿看到那個抱著書求知若渴的年輕水手,正踏著輕快的步伐走過,經歷滄桑的馬丁想要追上那個年輕人,卻步履沉重而不可得。絕望的馬丁,迎著海浪,泅水向夕陽,留下充滿悲涼淒美的一幕……他的故事於海開始,於海結束。

■虛空

自認看透世間的馬丁,以世人之眼自居,他認為自己是在披露這世界的真相,報導底層社會的樣貌。他和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年)相同(註),都尖銳指出社會主義於政治事務的不可行,推倒一個階級,只是製造出另一個階級。他也抨擊資本主義雖然崇尚自由市場,卻踐踏、奴役底層人民,至終人們並沒有真正的自由。

無疑地,這些觀察、批判有一定程度的事實根據,然而他所見的真實卻並非真相,而只是表象。其一,階級、貧富雖然存在,卻不是永遠凝滯不動,不僅富不過三代,脫貧也非不可能,傑克自己就是貧寒出身,而後致富;再者,貧富尊卑都無法避免死亡,傳道者敏銳觀察到這個事實:「人如何赤身來,也如何赤身去,一生勞碌,無一能帶走。」(傳道書5章13~16節)我們必須關顧在肉體有需要的人,這是真虔誠、真信心的特徵(雅各書1章27節、2章14~16節),然而本於聖經,我無法完全同意馬丁等社會觀察家指出問題真正的癥結,並提出問題的解方。

人真正的困境,是本為上帝的形像而受造,本該顯出上帝創造之奧妙、榮耀上帝而活,卻因罪的緣故而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章23節),這不是上帝造人的目的,卻是受造者的現狀(傳道書7章29節)。故此,人不是被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奴役、挾制,而是死以罪為鈎,狠狠地壓制了人類,使人服從罪,甘為其奴僕而無法自救。即便人或有行善之心,只能帶來自我安慰、滿足,而無法根本解決得罪上帝、虧缺上帝榮耀的問題(羅馬書6章16節)。

然而,感謝主,聖經不停留於指出問題,而是指明了解決之道──耶穌基督以無罪之身而死,付出了贖價,釋放了我們。上帝的獨生子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恩賜,乃是永生(羅馬書6章18~23節),在那即將降臨的國度裡,所有問題都將得到永恆的解決。

註:著有批判蘇聯統治的《動物農莊》(Animal Farm)。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558期

圖片來源:Yahoo!電影,https://movies.yahoo.com.tw/movieinfo_main.html/id=10569,2020.05.12摘錄。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