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鮮知啟示
點閱次數:159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民主路迢迢
《百年追求》書介
作者 / 王昭文

※民主運動是一齣道德劇

講述臺灣歷史的通俗書籍相當多,但是少有談論臺灣社會是怎樣走向民主政治的。官方課本上對臺灣的民主成就,多強調「大有為政府」、有遠見的總統,促成了臺灣的民主化,彷彿臺灣人民承受了統治者的仁慈恩惠,才能享受到自由與尊嚴的生活。但其實,民主是人民爭取來的。透過一波又一波的民主運動,許許多多熱愛自由、渴望做自己主人的前輩,在艱困的環境中奮鬥,不斷失敗,運動的星火卻不曾熄滅。臺灣人追求民主的歷程,應當是臺灣社會最珍貴的共同記憶之一,可是,我們卻少有機會認識這些故事。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一套三冊,在2013年年底出版。這是為一般大眾所寫的民主運動歷史,由歷史學者陳翠蓮、政治學者吳乃德、作家胡慧玲共同執筆。此書不用複雜的政治理論來分析,而是用說故事的方式,帶領讀者進入我們共同的過去,認識有血有肉的民主運動者,透過他們的理想、他們的思考與行動,他們所經歷的種種問題,學習面對我們共同的未來。

書寫臺灣民主運動故事的構想出自吳乃德教授,他為此套書寫了導言,指出:「這是臺灣三個不同世代試圖創造民主的歷史…… 這些故事是我們共同的記憶,也是社區認同的重要基礎。民主運動是一齣道德劇。我們凝視前人的成就和限制,從中領悟我們具有的潛力,以及或可能超越的限制。我們也從中體認:我們之所以有今天,並非歷史的必然。任何民族的黃金時代或災難,主要來自人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人的辛勤、或人的愚昧。這樣的體認讓我們不致對自己失去信心,也不敢對未來加以輕忽。」

※三個不同世代創造民主歷史

卷一「自治的夢想」,陳翠蓮執筆,寫的是日治時期1920年代開始,由已經被現代思潮啓蒙的台灣人, 質疑各種教條和權威 、意圖改革社會、反抗殖民統治的第一波民主運動。台灣知識分子當時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渴望透過日本帝國的民主化來爭取自治,又組織「臺灣文化協會」,高喊:「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發展出以現代文明為基礎、追求獨立、自由、有尊嚴的臺灣人意識。這波民主運動先是受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高壓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政權轉換,遭遇二二八事件,再被中華民國政府再狠狠打擊。充滿理想的第一波民主運動者,在「祖國」威權統治下,或選擇依附新政權,或流亡海外,或在故鄉中自我放逐、不再參與公共事務,也有少部份人繼續奮鬥,在第二波民主運動中重新站上歷史舞台。

卷二「自由的挫敗」,吳乃德執筆。寫的是1950年代自由主義者以《自由中國》雜誌為基地,批判蔣介石的獨裁,甚至試圖成立反對黨的第二波民主運動。 這波民主運動的前期,由外省籍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為主角,後期則加入了本土菁英,共同以更有力的行動來挑戰獨裁統治。雖然籌組政黨的行動因為主要領袖雷震被捕、白色恐怖氣氛高張而不得不放棄,但這波嘗試仍得關注。特別是,中國自由主義者和臺灣本土菁英攜手抵抗威權,雙方各自經驗過被鎮壓的挫敗,仍以無比勇氣再度嘗試。兩群人共同寫下的「政治遺囑」,成為後人的道德資產。

卷三「民主的浪潮」,胡慧玲執筆,寫第三波民主運動,也就是1970年代「黨外運動」至1986年民進黨成立。這是本套書最吸引人注意的一本,因為黨外運動距離現在不遠,這波民主運動參與者有些人仍然享有名氣,社會上較年長者有很多人親身參與過一次又一次的街頭群眾運動、熱烈的選舉,讀過被禁的黨外雜誌和書籍,對當時的種種事件記憶猶新。在胡慧玲簡潔生動的筆下,重現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前後激昂的人心、肅殺的氣氛、勇敢挺身的人們。和前兩波民主運動不同之處,第三波民主運動,某種程度算是成功了。當時的獨裁者蔣經國試圖全面鎮壓,透過逮捕、拘禁、輿論抹黑、暗殺等等手段,許多人犧牲了,但竟然無法嚇退渴望自由的人們,反而有更多人站出來支持民主運動。最後,獨裁政權失去正當性,不得不向民主化低頭讓步。

※道德勇氣是民主成功關鍵

這套書雖然有三位作者,但大致上都依循著共同的主軸,就是吳乃德在導言和結尾中強調的:推動民主改革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人的意志,是面對鎮壓時的堅強道德性。這和一般政治研究者重視結構因素不同。作者的用意不是要否認社會、經濟、政治結構對民主運動成就的影響力,而是要在這個過度務實的時代,強調「甘心為眾作犧牲」的道德勇氣才是決定性關鍵。

看重民主價值,意味著人想要擺脫依附苟安心態,不再為奴,而是成為主人。「民主運動是人試圖成為自己的主宰,並依其理念重構社會的奮鬥。追求自主首先必須免於壓迫,不論壓迫是來自外來殖民者、本土獨裁者、或是自己內心。」吳乃德如此說:「反抗運動,不論是反殖民運動、民權運動、還是民主運動,最大的實力都是運動的道德性。反抗運動,或非武力抗爭的最重要原則即是,不斷犧牲、不斷地挑戰,直到統治者完全失去合法性和道德性,而不得不妥協。」

再次強調,造成威權崩解的,絕對不是統治者的仁慈,他們是在強大民意下不得做出讓步。 真正推動民主化的,是願意為促成民主而付出代價的人們,包括具有先知卓見的運動領導者、在各領域堅定支持民主改革的人們、許許多多默默奉獻的草根基層民眾,他們即使自己身在極痛苦的現實處境中,卻始終不願放棄理想、一直付出自己所能。「每個社會的每個艱難時代中,都存在著這樣的少數人,他們的不屈服即使沒有立即改變他們的社會,也啟發了後代。」

※長老教會寶貴的精神資產

在這套書的第三卷,看到高俊明牧師登場,為了庇護逃亡的民主運動人士而成為良心犯,「義人受苦」發出無比強大的道德力量,促成整個社會對黨外人士看法的翻轉,也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至今仍深受民主運動陣營和廣大人民的尊敬。這寶貴的精神資產,需要更多後繼者來發揚。

在信仰中堅持善念善行,不屈服於外在威權、內心誘惑,在今日的政治行動者當中越來越少見,堅持者甚至還會被嘲笑為不懂現實、不合時宜。但是少了道德勇氣,少了不願隨波逐流的理想,表面上或許掌握權力,事實上卻不斷流失人心的支持。大至整個國家社會,小至教會社區,道理都是一樣的。

從過去的民主運動歷程中,可以學到的東西很多。最起碼,我們充實了對臺灣歷史的認識,有更多知識基礎來判斷其他說法的真謬。而令人意外的是,這樣一本談論現實歷史的書,竟有助於我們擦亮心靈之鏡,看清現實權力遊戲之外,真正推動世界改變的精神力量。

【書籍資訊】陳翠蓮、吳乃德、胡慧玲,《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衛城出版,2013年10月。

文章來源:<新使者雜誌>第412期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資料提供單位:大專事工委員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