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鮮知啟示
點閱次數:1236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莫因新奇而否定
作者 / 王乾任

巴哈的《馬太受難曲》,相信不少現代基督徒聽了應該會覺得感動,覺得貼近上帝吧!不過,根據歷史資料,當《馬太受難曲》於1727年的基督受難日在萊比錫托馬斯教堂首次演奏時,嚇壞了當時的基督徒跟神職人員們,不少人面面相覷,彼此交頭接耳,表情與心情都很不安。

這些人之所以不安,是因為《馬太受難曲》的表現形式很像歌劇。當時的歌劇是通俗流行音樂,是日常生活中的娛樂休閒活動,跟教會音樂表達方式很不一樣。有人質疑,在基督受難日這樣嚴肅的日子,怎能以如此戲劇性的音樂來崇敬上帝?這樣的音樂未免太誇張,聽起來完全屬世,充滿慾望!應該去舞廳或歌劇院表演,而不是禮拜堂。

批判聲浪不斷,讓原本發案子給巴哈的委員會都決議要削減其酬勞,因為《馬太受難曲》違反其作為聖托馬斯學校樂監聘用書上面的規定:維護教堂良好秩序,安排時間合宜的音樂,確保不產生歌劇效果,音樂選擇應以夠激起群眾虔敬之情為主。

此後,《馬太受難曲》被冰封遺忘,直到1829年才在孟德爾頌的改編下,再次於柏林演出,而且這一次的確是在音樂廳而非教堂演出,孟德爾頌也的確刪掉了不少聖經敘述的部分,讓作品僅供愛好者消遣,讓「基督的受難成了徹底的娛樂與消遣」。

過去的基督徒反對崇拜上帝的音樂中的戲劇元素,是因為不希望聖經中的敘述只是故事,因為那是又真又活的神替我們捨命的真實歷史事件,不是故事或神話。聽過解釋之後,應該有一些人也能認同或理解其想禁止的理由吧?雖然今天的基督徒可能會覺得過去的人太大驚小怪,就算以故事或娛樂的方式表達上帝的受難事件,只要福音能傳出去讓世人聽到不就好了嗎?

20多年前,第一次參加敬拜讚美的活動時,整個人被震懾了,竟然有這麼活潑熱鬧的敬拜方式!雖然體驗很新鮮,旁人看起來都很投入,但我自己似乎適應不良,日後一直沒能再鼓起勇氣參加。相比之下,我比較喜歡傳統福音派詩歌,安靜沉穩而雋永。

當然,生活在今天的我知道,這只是我個人性格對音樂的美學偏好使然,我個人並不反對將當代流行文化元素與基督信仰的融匯整合。從歷史來看可以發現,上一代人覺得通俗的東西,過了幾代若還能存在就提升為經典(好比說古典音樂或歌劇在古代其實是通俗娛樂,今天卻成了高雅音樂),很多時候通俗與否是時代決定而非音樂本身(但不是全部,的確有些文化經過再久時間都不可能變得經典或聖潔)。

我想說的是,身為基督徒不應該貿然以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判剛出現的流行文化元素,我們以為不好的,很可能並非真的不好,只是因為新穎或個人特質而無法接受,甚至為了證實自己的否定有理而大肆援引聖經,對自己不了解的新事物進行排除或禁絕(好比說當年教會界在網路崛起時力勸信徒不要使用,力勸信徒不要看《哈利波特》等),做出一些日後看來令人貽笑大方的判斷。

文章出處:<台灣教會公報>第3526期

相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