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鮮知啟示
點閱次數:75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祂的挽回
《彼得背叛》
作者 / 李佑生

逾越節那一夜,耶穌被捕,門徒四散,四卷福音書均記載了不少細節。我們讀此些章節時,可以體會當時情勢的緊張,門徒倉皇失措。那一晚的紛亂,反映人並不如自以為的堅強。就在數日前,耶穌已經提醒跟隨者:「我要擊打牧人,羊群就分散了。」(馬可福音14章27節,新譯本)門徒信誓旦旦地保證,他們斷不會離棄耶穌。壯哉斯言,卻是經不起現實的檢驗,最為人知的,莫過於彼得三次不認主。

在畫作《彼得背叛》(Peter’s Betrayal)中,丹麥畫家卡爾‧布洛赫(Carl Bloch,1834~1890年)鮮明地勾勒出眾人的指證歷歷、彼得的羞愧難當及耶穌默然的遙望。

■師徒兩人

在《彼得背叛》中,從前景烤火的人們、公雞到背景裡的耶穌,均聚焦彼得身上。面對使女的指認,彼得低頭不語,泰半五官隱沒在陰影中,透過雙手緊握、身軀瑟縮等肢體語言,可以感到他的糾結不安。他正經歷一番掙扎,在承認主名的勇氣和苟且求生的現實兩難中,最後他向後者輸誠。我們根據聖經知道,雞啼時,他想起耶穌先前所說的話,不禁痛哭失聲。

畫面的另一端,陰暗的殿廊、人群的簇擁,不能阻斷耶穌投向彼得的視線。相對於旁人的紛亂,人子淡然靜立,形成巧妙的對比。布洛赫透過些微的光線區分,使人不至於混淆兵丁、猶太人和耶穌。又藉由類似的紅袍,連結了畫作遠處與近處的兩個主角,故此分別處於明暗的兩人,雖然彼此有些距離,卻不至於失焦。

除了人物,諸多細節也耐人尋味。地上的餘燼仍然閃爍著隱隱火光,煙霧冉冉升起,為周圍的人帶來一片暖意,驅走夜晚的寒冷;殿柱上的光影,說明朝陽破曉,將是司晨雞鳴響起之時;雞群姿態互異,卻栩栩如生,足見畫家不僅擅長人物,描繪家禽亦得心應手。布洛赫這幅作品,依據聖經記述的情境描繪,透過畫面,我們彷如聽到了殿中的喧嚷、人們的詰問、雄雞的啼聲,逼真之處,令人有若親睹福音書的見證。

■不認耶穌

想必對彼得而言,這是不堪回首的過往。不久之前,他曾拍胸保證,對耶穌不離不棄,甘願為祂捨命。不想事到臨頭,他卻斷然否認:「我不認得那個人。」這豈不是干犯了耶穌所說:「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父面前也要不認他。」(馬太福音10章33節)?顯見彼得否認主極其嚴重,不容輕慢。只是,我們有資格指責彼得的前後不一嗎?若我們真正認識人的本性,就必須承認,這不只是彼得遭遇的問題。當時所有門徒已然鳥獸散,我們若在相同的情境,也不見得能夠堅忍。彼得的經歷非常真實,突顯了人或許有心堅持信仰,也如此宣稱,但實情如何,仍待現實的試煉來到方可揭曉。

■永不失落

可幸基督的福音從來不是以人的力量、意志為基礎,乃是神單方面施予恩典,而且必然成就,因此我們雖深知人性軟弱,卻不至絕望。誠如聖經記載,彼得在雞鳴之前三次否認主,不是他生命歷程的結尾。在不久之後,復活的耶穌再給他悔改、認信的機會,三次問他是否愛主,並且託付他牧養主羊。之後彼得大力疾呼猶太人悔改歸主,坦言自己金銀俱無,所有的唯拿撒勒人耶穌而已。但成聖之路並非一蹴可幾,在外邦人一事上,彼得因行事和福音不符而受保羅責備(加拉太書2章11~14節)。

我們可以從福音的內涵思考彼得否認主。耶穌指出惡者虎視眈眈,但與此同時,祂亦帶領門徒悔改:「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並囑咐他:「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加福音22章32節)從耶穌的言語之間,可以看出祂已然預見彼得的跌倒,也允許他經歷試探而軟弱,但人子並不因此而棄絕他,容讓他離棄背道,反而以代求堅固他,又交託他使命。

從耶穌的話,我們可以得知彼得必然會回頭,而且耶穌的禱告不是所有世人皆可享有,而是天父賜給祂兒子的人,才能得此代求(約翰福音17章9節)。從彼得與猶大不同的結局可以看出,揀選並非普及所有人,而是有限定的範圍。那麼,我們可說主不公平、偏待人嗎?豈不知憐憫、恩待,是在乎發憐憫的神嗎?(羅馬書9章16節)人不是憑什麼條件蒙主揀選、稱許,乃是神出於憐憫、主權揀選人,使人悔改稱義,又保守人日益成聖。

彼得經歷挽回之恩,見證屬主的人或許仍會軟弱,卻絕不會失喪,誠如耶穌說的:「祢賜給我的人,我一個也沒有失落。」(約翰福音18章9節)

※資料來源:

https://www.carlbloch.org/Peters-Betrayal.html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552期

圖片來源:https://www.carlbloch.org/Peters-Betrayal.html,2021.01.25摘錄。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