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教會歷史
點閱次數:159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宗教改革5-3
在歌聲中前進的宗教改革(上)
作者 / 王貞文

【編按】1517年馬丁‧路德因反對當時羅馬天主教販賣贖罪券,提出〈95條論綱〉,開啟了宗教改革,除了奠定新教基礎,究竟還來哪些革命性的改變?適逢宗教改革500週年前夕,《台灣教會公報》將接連推出專題報導,帶領你一窺宗教改革對視覺藝術、聖詩與改革中教會的影響與進展。

談到宗教改革,我們常想到的,是一些偉大的人物,如:第一位勇於提出〈95條論綱〉神學論題,要與教會當局好好就真理論辯的馬丁‧路德;在蘇黎世翻譯經典,努力尋求上帝話語要旨的慈運理;在日內瓦不斷與議會折衝,一步步追尋著更原本、更純粹的信仰,努力進行改革的約翰‧加爾文。但其實,宗教改革並不是單打獨鬥的英雄行動,而是一個漫長的思辯、教育、宣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牽涉到信仰、思考、生活、權力架構,也碰觸並翻轉每個人的宗教情感、禮拜習慣、乃至整個人生。

宗教改革,有大動干戈的慘烈衝突,有權力架構彼此碰撞的強烈火花。但也有另外一股力量, 就是透過詩與歌,透過會眾的歌唱,慢慢地讓人體會到一個新的時代、新的信仰重心。在歌聲當中,宗教改革在前進。而這些詩歌,直到500年後的今天,都還是我們教會裡美好的珍寶。

■解構神聖的語言

中世紀教會逐漸失去信仰的動力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教會裡堅持使用古老的拉丁文,雖然拉丁彌撒優美而神祕,有著深厚的傳統根基,但缺乏良好訓練的神職人員,卻往往只是呆板地唸出彌撒禮文,自己卻不見得了解。而「神聖的禮文」也變成神職人員的領域,不容一般人親近。一般人民,更是把這些令人不解的禮文當成某種咒語,以不求甚解的態度,任人宰割地為自己的迷信付出代價。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上一個很重要的進展,就是把這「神聖的語言」解構,把拉丁語彌撒通通翻譯成民眾習慣所用的淺白德語。

過去被認為不登大雅之堂,甚至沒有形成一個真正語言的德語,在馬丁路德的努力下,成為人民可以自己讀聖經的語言,也成為禱告、唱詩、禮拜用的語言。

馬丁‧路德受基礎教育的時候,是個唱詩班孩子,他熟知傳統的拉丁文的「葛利果聖歌」, 彼時,他把這些熟悉的聖歌,與他的音樂同工一起改編成適合德語韻味的聖歌,好讓願意追隨這條新路的人,能用自己熟悉的語言來禮拜。1524年,他的音樂同工約翰‧華特(Johan n Walter)就出版了一本《小聖詩集》,裡面包括主禱文、使徒信經等重要的信仰要素,都是優美好唱的。華特不使用那時流行的、常是用來讓專業歌手炫技的複音音樂,而是體諒一般大眾,作出有和聲、旋律清楚的有節歌曲(Strophic form),也就是我們現在習慣的「聖詩」的基本模式。這樣的音樂,所有會眾都可以一起開口唱,用自己的母語,完全可以理解、感受自己所唱,悟性與心靈得以開展,信仰得以受造就。

馬丁‧路德不只翻譯拉丁文的葛利果聖歌, 也創作了許多聖詩,多半是由詩篇得到啟發。像最有名的〈上帝作咱安全要塞〉(Ein 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1963年版聖詩320首,2009年版聖詩603首),就是根據詩篇46篇所寫,寫出宗教改革開始時的掙扎與奮鬥,以及對上帝的道的堅定信心。他的用詞淺白,充滿那時代的張力。我們在這首詩裡會感受到硝煙、危難、生命岌岌可危的痛楚,也會感受到一個小修士要撐開一個新時代,那種義無反顧的強大熱情。他歌唱著:上帝的道不會被奪去!上帝的道永遠堅立!這首詩配上威騰堡當地的民謠曲調,帶領著宗教改革的腳步跳躍著前進。只是啟蒙運動之後,理性主義時代來臨,這跳躍著的節拍都被修整成整齊莊嚴,一拍一拍規規矩矩的,有點沉重,但唱起來比較整齊就是了。

我個人最喜愛馬丁‧路德根據詩篇130篇所寫的〈我從深處向祢求告〉,這首懺悔的詩歌曲調憂傷,和〈上帝作咱安全要塞〉的勁道不同,〈上帝作咱安全要塞〉強烈高亢,〈我從深處向祢求告〉低抑溫柔,放在一起,才能讓我們聽見宗教改革的廣闊深沉。在強烈的、決斷的「因信稱義」信仰告白之下,有一顆痛悔知罪、又深深被赦免之恩所震懾的心為根抵。

這些聖詩,在時代的處境下醞釀出來,成為一種新信仰情操的聲音,觸碰對信仰認真、執著的情感,成為禮拜中公共的語言,聖經的話語,尤其是詩篇,變得鮮活有力,上帝的道的種子,在無數人心裡發芽成長。

■改革宗韻文詩篇

受到馬丁‧路德的啟發,歐洲各地燃起了宗教改革的熱情。在日內瓦進行的宗教改革的,是一群以約翰‧加爾文為首的神學家與市民,加爾文把當時改革者們的諸多想法加以論辯、討論,在許多因為強大的熱情而趨向激越的種種主張裡,尋找出平衡的、中庸的道路。

他們捨棄誇飾的、華麗的教堂建築,把聖人雕像和華麗的祭壇都移出教堂,讓教堂純粹成為上帝話語的空間。在禮拜儀式裡,也竭力讓人的聲音減低到最少,只讓上帝的話語被彰顯。他們又期待能除去宗教裡讓人情感衝動的成分,在教堂裡不以香氣、燭光、神祕的光影、精采的音樂等來讓人心醉神迷,而應該只是理性清明地傾聽上帝的話語。

因為改革宗的禮拜是如此講求樸素,許多人會認為改革宗沒有詩歌。但其實,改革宗有自己非常有特色的聖詩傳統,就是「韻文詩篇」,只唱聖經裡的話語,不唱人所寫的詩。

第一批韻文詩篇是以法文寫成,這是追隨加爾文的信徒們的母語。1538年,加爾文在日內瓦的宗教改革運動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以至於不得不離開日內瓦,暫時流亡在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在史特拉斯堡這段時間,加爾文的神學更加紮實,視野更廣,為日後回到日內瓦二次從事宗教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

史特拉斯堡聚集著各地來的在本鄉本國受迫害的宗教難民,也是一個宗教改革裡各種思潮交會、相互影響的地方。就在這裡,加爾文開始為他所牧養的信徒們編寫韻文詩篇,讓他們也可以開口歌唱。主要是唱頌詩篇,以及聖經其他經卷裡的重要詩句。幾位音樂人幫忙建立了法文的韻文詩篇的曲調風格,音樂本身也符合改革宗講究中庸、理性、簡樸的精神,曲調莊嚴樸素,沒有強烈的變化,節奏也很平緩。

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承繼的是改革宗傳統,所以我們的聖詩裡,也保有許多改革宗韻文詩篇的聖詩。最典型的一首,是唱頌詩篇124 篇的〈以色列族,你當照誠實講〉(1963年版聖詩第44首)。而多半的信徒都耳熟能詳的,可能就是本來用來唱詩篇100篇的曲調,在我們的聖詩裡,被用來當成「頌榮」:〈天下萬邦萬國萬民〉(1963年版聖詩508首)。

這些很內斂的曲調,和現在流行的甜蜜曲調非常不同,但在某些情境之下,還是會讓人感動得哭泣。它們伴著受盡迫害的法國新教徒(Hug uenots),當他們在荒野,在山洞偷偷地聚會,在國家軍隊馬蹄的踐踏與長槍的刺殺裡,那些在詩歌中背熟的詩篇字句,成為他們最大的安慰。當所有的同伴都被逮捕或殺害,一小群剩下的餘民,流著淚,繼續堅定地唱頌他們的詩篇,對抗著浮華、貪婪、只有講求權力擴張的法王路易十四的政權。 當他們不得不流亡他鄉,這些韻文詩篇也隨著他們到了異鄉,至今仍被人傳唱著。(待續)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74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