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教會歷史
點閱次數:148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教理的更迭,思想的交鋒
《基督教教義史》
作者 / 餘燼

雖然我所聚會的地方規模不大,也少有和教界接觸的機會,不過拜資訊便利之賜,還是可以獲悉今日基督教的種種發展。但也正因為如此,有時看到五花八門的新名詞、新觀念及新方法不斷萌生之時,會感到既新奇,又有生疏之感,究竟這條已經走了超過兩千年的古老道路,在今日是否有了新的面貌?還是依舊持守著真道?

思考這個問題,再觀察今日種種現象,除了必須以聖經為權威檢視、分辨,同時也當回首來時路,兩相映照,或可對我們今日的處境有些體會。《基督教教義史》(The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這類的書籍,有助於我們以宏觀而扼要的方式,探究基督教兩千年來的歷程,在這些過程中,屬主的人關注什麼議題?他們遇到什麼挑戰?而這些內在的尋求與外在的刺激,又形塑出什麼樣的教理(Dogma)?

◆第一部「緒論」

這本書的作者路易斯.伯克富(Louis Berkhof,1873~1957年)是美國改革宗神學家。身為系統神學家,伯克富少有開創性的論點,主要貢獻是清晰地組織、表達加爾文神學。

在《基督教教義史》中,伯克富分為九部,分述基督教的主要教義。第一部「緒論」概要式地解釋教理史的定義、關注、分類、方法與早期簡史,這些學術意涵濃厚的論述,乍看之下好像與基督徒實際生活關係薄弱,然則其中的意涵,卻是介紹教義兼顧「穩定性」與「可變性」的特性。

「穩定性」來自教義立足於主所默示永恆的真理,「可變性」則是因教義的形成,乃是要回應世人對信道的疑問,並辯駁異端對福音的扭曲。教義存在可變空間,也是承認此時此刻我們領受、傳揚、謹守的真理,尚離真理本身的豐富有一段距離,留待屬基督的人,於前人的基礎拾級而上。

◆第二部「教義發展的預備期」

早期教父的教導,與其後的神學家相比,存在缺乏創意、深度與清晰性的特點,內容也較為單薄,缺乏明確性,甚至有些觀點被後人引申、強化,成為發展異端的濫觴。

只是當錯謬發生時,有些人發現他們當中有人傳揚的與他們所領受的福音不同,也致使他們循著使徒的吩咐起身與之爭辯(猶大書1章3節),斥責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的二元論,反對孟他努(Montanist)的狂熱。

◆第三部「三位一體」

教義史中,第一個受到熱議的主題是三位一體(Trinity)。誠然辯論初期尚無此一詞彙,唯有人認為新舊兩約對上帝的啟示似有不同,如舊約的上帝嚴厲而新約的上帝慈愛,也有人留意聖經常將父、子、聖靈並列,導致異端如撒伯流(Sabellius)認為神是一位而以三形態示人,亞流(Arius)則提出神是一位而聖子為受造的論述。

千餘年後,耶和華見證人承襲亞流的論點而生,提醒我們應重視教會歷史,因為日光之下無新事,人性的敗壞與對真理的強解,亦是層出不窮。

至終教會在君士坦丁堡會議承認《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表明聖父、聖子、聖靈各有獨立位格,互不從屬,卻又同尊、同榮、同質的教義。

◆第四部「基督論」

緊接在三位一體之後的,是人們對耶穌基督是神抑或是人的爭辯。對於基督論的探討,分為兩大脈絡,其一是關於祂的位格與屬性,其二是從救恩切入。

對於救恩,其意義在於基督若是只有神性,則祂不能代表全人類,更不能受苦、死亡,也就沒有代贖;若是祂只有人性,則無法解釋聖經中關於基督與神同等、起初就有的啟示。

基督的神人二性與救恩有緊密關係,充分說明中保的工作,向著人,祂表明自己是上帝(約翰福音1章18節);向著上帝,代表祂是一個有別於亞當的人(哥林多前書15章45~47節)。偏重基督的神性或人性,或是加以混和,都將使救恩的內涵受到折損。

◆第五部「罪、恩典和相關教義」

我們會發現教會歷史不僅關心聖經如何啟示上帝自己,也關切如何看待所造的人。此部分與我們的敬虔生活息息相關,包括人是否全然敗壞?是否有自由意志可以選擇善惡?救恩是出於神人合作,還是上帝獨自的作為?

這讓我們想起奧古斯丁(Agustín de Hipona)與伯拉糾(Pelagius)的爭論,也憶起加爾文主義(Calvinism)和阿民念主義(Arminianism)的論戰。直至今日,相關概念仍出現在教會、在基督徒的思想中,是我們必須加以分辨之處。

◆第六部「贖罪論」

在教義史中,基督道成肉身、受死、復活與我們的關聯,也是探討的主題之一。人們一度認為基督受死,是付贖價給撒但,實則各各他所成就的贖價,為的是要免去神對罪人的忿怒,使上帝的公義得滿足(羅馬書5章9節)。

◆第七部「神恩施行論與神恩分配論」

第七部與第五部直接相關,我們如何得救恩?重生的條件為何?信心、悔改、行為等的先後順序為何?這些並不是學術性名詞之爭,細細查究,將發現這些探討背後存在「因信稱義」與「行為稱義」的拉鋸。

◆第八部「教會與聖禮」

對基督徒而言,此部分可能是最常接觸,也是基督教會較為外顯的特徵。改教家與天主教對聖禮的觀念衝突,改教家反對教廷錯將人間的階級制度認為是上帝國,反對他們過度強調有形的教會而忽略無形的教會,反對天主教認為聖禮具有實質的意義而非象徵性質。

◆第九部「末世論」

伯克富承認,關於末世、千禧年、復活等教義,基督教會尚未提出定論,但卻吸引不少人關注與想像,兩千年以來,不乏有人宣稱獲得特殊啟示。但人子已然提醒我們不當隨之動心信從(馬太福音24章23節),也當警醒等候那想不到的日子(路加福音12章40節)。

◆開卷之益

持平而論,《基督教教義史》不算是容易閱讀的書,也有若干主題如聖經無謬誤、聖靈等,尚需教會嚴肅探討辯論。但伯克富已然精簡了兩千年以來的基督教義發展,相較於羅傑.奧爾森(Roger E. Olson,1952年~)的《神學的故事》(The Story of Christian Theology)一書,篇幅已然親切許多。

這類書籍有助於我們檢視自身所信,免得我們聲稱認同加爾文,實則信從阿民念;聲稱承續宗教改革,卻不明昔時改教家堅持為何。從歷史的更迭,可比較基督教與天主教之間的差異,改教家之間不同的堅持,甚至他們也改變過自己的想法,改教家本非完人,思想的成熟、一致,非一蹴可及。事實上,對「教理」的觀點,正是基督教與天主教的差異,除三位一體為天主教、基督教共同接受,關於人、罪、救恩次序、教會、聖禮等教義,皆有所分歧。

我們從伯克富的著述,可省思教理的更迭、思想的交鋒與激盪,在教會歷史遭遇的衝擊與辯論。我們今日視之平常的教義,實則經歷無數人的尋求、思辨。如同伯克富在序言中所提,教義雖然有其發展過程,也常受異端挑戰,但因聖靈的保守與啟明,卻存在先後的一貫。因此當我們稍窺真理的皮毛,便能感受到真理的深邃浩瀚,即使匯眾聖徒之心力,仍難以窮究,這也使我們謙卑,繼續竭力追求。

*資料參考維基百科。

《基督教教義史》(The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

作者:路易斯‧伯克富(Louis Berkhof)
譯者:趙中輝
出版:改革宗出版社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458期

圖片來源:校園網路書房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