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教會歷史
點閱次數:1888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聖餐、記念與合一(上)
作者 / 邱淑嬪

【編按】本文為「2018一領一新倍加年度宣教會議」聖經研討內容,全文共分三期連載。

哥林多前書11章17~32節

一、前言

從早期教會開始,完整的聖餐典禮就包括餅、酒與奉獻。奉獻的目的是要濟助貧窮匱乏者──孤兒、寡婦、貧病的人、出外人,它被視為是慈善與服事的行動,是實踐聖餐意涵的行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和各中會教社部的職責,是喚起信徒及台灣人民對公義的關心、對外則表達出教會對相關議題之關懷,及組織整合資源來進行相關事工。長老教會對這個部會的重視,以及對其事工與基督教信仰的關聯之肯定,可以從聖餐奉獻流向看出。

長老教會屬下各中會對聖餐奉獻的處理方式,有:奉獻給澎湖宣道會或客家宣教、關懷中會內弱小教會、由中會教社部處理運用。這種使用聖餐奉獻的方式指出,教會確實是把部會事工與聖餐的意義作了某種連結,並以此鼓勵信徒藉舉行聖餐來參與爭取公義的行動。然而,在我的經驗當中,大部分牧者只是把這種實踐方式視為理所當然,很少向信徒解釋、討論聖餐與社會現況之間的關聯。

倘若,就如同婦女神學家費蘭札(Elisabeth Schüssler Fiorenza)所主張的,在宗教禮典上行禮如儀並不是守主的晚餐時必要的先決條件;又如同宗教學者歐曼(Mark Allman)所主張的,教會的儀禮形塑基督徒個人與基督徒團體的道德特質,我們教會在聖餐禮中向信徒傳達什麼「信仰實踐」的教導?又邀請信徒以行動參與支持教會哪方面的努力呢?

二、哥林多教會的情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聖餐禮文是採自哥林多前書,因此,哥林多前書與哥林多教會的情境自然是探究聖餐對長老教會的意義之重要資料。

1.守主的聖餐時「結黨分派」

在哥林多前書裡面,保羅把主耶穌設立聖餐的記述放在他指責哥林多教會信徒妄用、玷辱主的聖餐的段落之後。初代教會守聖餐時是包括愛宴(agape meal)的,先舉行愛宴──信徒們分享彼此帶來的食物,再舉行聖餐,兩者合稱為主的晚餐(the Lord’s Supper)。這種方式和希羅世界的晚宴(dinner party)很類似,導致信徒們用不正確的態度守主的晚餐,以不敬虔的心與態度擘餅、喝杯。因此,保羅認為他必須指出信徒們的錯誤,並複述主耶穌設立聖餐時所說的話來提醒聖餐的真正意涵。

保羅告訴信徒,他們的不敬虔表現在吃喝主的晚餐時的態度舉止上,而他們是否冒犯了主的晚餐,則是與是否以合宜態度對待其他兄弟姊妹密切關聯。

當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聚集守主的晚餐時,並不是全體信徒合一地齊聚吃喝。相反地,信徒之間是「結黨分派」的。來自不同社會階級的信徒,彼此之間分黨結派,在守主的聖餐時特別明顯。守主的聖餐不但沒有使他們同心合一,反而是因著其社會階級的不同,連在守主的聖餐時都彼此分門別類。

當時的狀況是,富有的信徒由於財富和時間上許可,可以提早來到教會,所以他們先行吃喝了他們從家裡帶來的東西。而奴隸與貧窮的人則因為受制於主人和雇主,不得不晚一點來,並且得餓著肚子回去,因為,等他們到達教會的時候食物已經剩下不多,結果「有的捱餓,有的醉飽」。

那些自顧自地先行吃喝的人或許相信,他們確實是在守主的聖餐。然而,保羅卻告訴他們,他們的聚集根本稱不上是在守主的晚餐,反而是藉守聖餐之名羞辱了他們當中的窮人,他們並因此而有輕蔑上帝的教會之虞(11章21~22節)。

社會階級的形成與存在或許是無可避免的事實,但是,因著社會階級的不同而在基督徒社群當中造成分裂,卻是保羅所譴責的。教會裡面富有的人和貧困的人之間有形的分野,對基督徒團體的聖潔整全造成了傷害,而貧困的人身為「創造人類的創造主的兒女」的尊嚴也因此受到質疑。主的晚餐之基礎,即公義與聖潔,以及基督徒團體的整全,都因著這種行為受到損害。

對保羅來說,守主的晚餐不只是吃一頓飯而已,基督徒藉著守主的晚餐宣告,因著耶穌的死,他們已經連結成一體(10章16~17節)。因此,信徒也不再只是一群社會地位迥異的人,他們在守主的晚餐時,同樣不該再固守社會地位造成的分別。既然已經成為一體,就應該彼此相顧,關心彼此的利益,還必須小心地省察自己,免得羞辱了同為基督身體的其他肢體──尤其是那些社會地位比較卑微的兄弟姊妹。只有在這一個團體確實看重、並且願意致力維護它的公義與聖潔的情況下,共享主的晚餐,才能夠作為整全的基督徒團體的象徵。

所以,費蘭札主張,行禮如儀並不是守主的晚餐時必要的先決條件,撇棄社會地位的分野、在教會的情境中平等地共享主的晚餐才是。作為耶穌基督身體的基督徒團體,在守主的聖餐時,要能夠平等地接納所有信徒參與在其中,共享一塊被擘開的餅與杯,使信徒們得以成為同屬一個身子的肢體,無論他們是有權勢的或是卑賤的、富有的或是貧窮的、自由的或是為奴的、男人或是女人、猶太人或是希臘人。在守主的聖餐時缺少了信徒的平等參與,教會的形成是不可能的,而這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儀禮也將只是空具形式。

平等地共享主的晚餐,需要領受主耶穌的身體與血的信徒能夠放棄社會階級的歧視,這是因為由社會階級的不同而產生的歧視破壞了基督徒團體的合一。因此,當這個團體聚集來守主的晚餐時,其成員必須要盡全力克服他們之間存在著的階級歧視、彼此間的分門別類與成見,否則的話,它就必須要為玷汙了主的身體與血而受審判。基督徒團體的主要記號不再是律法、聖地、聖殿或是儀禮、信條,而是信徒們能夠對彼此不心懷漠視、偏見,在公義與愛的當中,具體地共同享用主的晚餐。

2.保羅對「記念窮人」的呼籲

在守主的晚餐時,堅持富有的、有權勢的人與貧窮的、被壓迫的、弱勢的人之間的分野,是一種不被接受的行為。同樣地,如果我們承認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民,都是以上帝的形像所創造的,那麼,對教會中的窮人、身處社會最底層的、受壓迫的人抱持著漠不關心的態度,和對發生在教會和社會的不公不義保持沉默的態度,也都是不被接受的。換句話說,哥林多教會在守主的聖餐時,社會地位較低的兄弟姊妹所遭受的差別待遇,也應該喚起我們對存在於社會上的階級歧視與不平等的關心。而保羅對於記念窮人、幫助窮人的呼籲,則足以用來說明他對於如何克服對社會弱勢者的歧視觀點。

基督徒團體──不單是指狹義的個別教會,也是指廣義的普世教會,存在的目的之一是要幫助它的成員免於陷入經濟的困境。保羅在他的幾封書信裡都提到「記念窮人」,並懇請外邦教會為在耶路撒冷的窮人奉獻。而,這一個主題也出現在哥林多前書16章1節,在此處保羅稱之為「為聖徒的奉獻」。保羅以充滿神學意涵的用語提及這一筆捐款:koinonia(團契、信徒的相通。哥林多後書8章4節、9章13節、羅馬書15章26節)、diakonia(事奉、服事。哥林多後書8章4節、9章1節、12~13節,羅馬書15章31節),charis(恩惠。哥林多後書8章4節、6~7節、19節),eulogia(祝福。哥林多後書9章5節),leitourgia(對上帝的服事。哥林多後書9章12節)。對他而言,這項奉獻是促成外邦基督徒與猶太基督徒合一的行動,也是為窮乏的人帶來慰藉與實質幫助的行動。保羅把這一項捐款活動視為建立猶太基督徒與外邦基督徒之間關係的事工,是為了彼此利益的愛的服事,其目的在於彰顯出基督徒的團契、相通,是為他人帶來祝福,也是一種對於上帝的服事。

總而言之,對保羅來說,基督徒為窮困的人捐獻不只是錢的問題而已,也是對上帝恩典的回應,以及對上帝子民的一種服事。它建立起上帝與信徒之間的關係,以及基督徒彼此之間的關係──基督徒藉著奉獻對上帝獻上感恩,也藉著幫助窮人脫離貧困而建立起上帝的子民,無論是在他們自己的教會內或教會之外的上帝百姓之間的聯結。 (待續)

文章出處:<台灣教會公報>第3489期

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網站 https://tcnn.org.tw/archives/47577。擷取日期:2019.03.18。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