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信仰與生活
點閱次數:1604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這一生,我願當個傻瓜
作者 / 李阿生

前陣子在朋友推薦下,看了石川拓治撰寫的勵志傳記《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書中以平實的手法描述了木村秋則爺爺栽種蘋果的故事,然而卻有人說這本書像是「恐怖小說」。莞爾之餘,想起書中木村爺爺那種不可思議、超乎尋常的傻勁,又覺得確實有幾分道理。

■傻瓜與聰明

在寫到木村最後以蘋果揚名之前,書中關於早年的敘述指出了木村會一頭栽進他的理想,實是性格使然,會有之後的行為並不是一時興起。不尋常的是他選擇了一條很難走、甚至像是死胡同的無解之路,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到木村用盡他想得到的方式,希望達到無農藥栽種蘋果的理想,雖然初衷本心並無太多可書或獨特之處,但是他勝在不放棄的精神,因而成就非凡。

木村的傻並非智識上的不足,而是行動上「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傻勁。他看到一個有價值的目標,便一股腦投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木村不僅好學,而且勤於將所學付諸實行。他幼時拆解玩具,少時研究引擎,無一不是展現他對知識的渴求;及至投入無農藥的研究,依然可以看到他怎樣努力追求、運用知識。他利用瓶罐去觀察環境條件對成長的影響,也嘗試各種方式除去害蟲及疾病,這都需要相當的心力與分析,期間的過程與投入,委實可佩。

雖然封面上的木村笑容可掬,然而書中娓娓道來,木村嚐過了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苦楚、走過了許多晦暗的心路歷程,他身上背負的不單是自己的夢想而已,尚有整個家庭的生存及一家之主的責任,這些都使他肩頭上承擔的更顯沉重,難以揮灑自如。木村在如此低成就的情形下長時間摸索、奮鬥,恐怕不是一個傻字可以詮釋清楚的。

■人與樹

除了木村的人格特質殊堪玩味之外,我們也可以從他種的蘋果樹切入探討。以外表觀之,木村的蘋果樹與其他蘋果樹並無殊異,然而結出的果子卻有天淵之別,其中的差異,便在於蘋果樹本身的體質。

較為外顯的區別,是根扎地的深淺不同,據調查,木村的蘋果樹根深足足有二十公尺之譜,明顯深於其他果農種植樹根僅有兩、三公尺的蘋果樹。深根令蘋果樹得以緊緊抓著大地,並且接受大地各樣的養分,從起初一推即搖,到後來颱風來亦無法撼動,可見前後變化之巨。這也讓我思想,生命的成長與強韌,往往需要的是雖然隱藏、卻深入與紮實的基礎。

木村的蘋果樹與木村的特質相互輝映,因為他就像他的蘋果樹一樣。經過長年的失敗與實驗,一再否定既有的常規,重新摸索累積的知識,木村的根就這樣深深扎入地裡,讓他無論面對什麼狀況,都知道如何應變,並進一步尋求盡善盡美。他從起頭老老實實以手抓蟲子,進一步覺察到哪些蟲卵應該即時處理,最終到誘使飛蛾溺斃水中,進一步降低蟲害……諸此種種都可以看到木村對相關知識的熟悉已如樹根扎深。

■反對與支持

木村後來發現,原來他也像蘋果樹一樣,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是被支持的,雖然好像一個人悶著頭、向著理想衝刺,但是也有不少人直接、間接地幫助他。

家人的共體時艱,一同默默承受他人的非難,朋友鄰里間暗中的奧援,不時安慰鼓勵,這些在木村專心致志努力時可能忽略,但因著這些支持,他可以走下去,也因著這些支持,他最後體認到他與蘋果樹無異,都是整體中的一員,與其他成員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身為傳記作者,石川拓治雖深受木村秋則感動,但還是盡其所能中肯地提及其他果農的感受與難處,而非一味歌詠木村所行。固然木村有可敬可佩之處,可是其他人之所以不能,實有一定的原因與苦衷。

同樣地,我們亦是如此,與無論關係遠近的人都有一定程度的關聯,發人深省的是,現代人希冀獨立、強調自主,可是諷刺的是,我們這個世代的人,卻遠比我們的祖先更難獨立生活。我們吃的米不是自己種的,我們喝的水不是自己掘的,我們穿的衣服也不是自己紡織的,更別提現在被大量倚重的傳媒、大眾運輸,都可觀察到使用者與生產者的依存關係。

書中不時會看到許多關於宗教哲學方面的訊息,曾引用新約「不為明日憂慮」、援引舊約方舟的典故,也有禪宗公案、希臘神話穿插,然而木村的表現精神,則比較接近道家的「法自然」。從起頭捨棄使用農藥,到後期的依循自然法則,順其發展,有著濃厚道家無為的味道;不過這點從我們這些閱讀者而言,不太容易區分是木村個人的思想,抑或作者石川的理路。

木村帶給他人的省思,在於他挑戰歷史與傳統、打破既有規則,然而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倘若木村的蘋果樹終究不結果,人們會記上他一筆嗎?我想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更美好的堅持

木村不是第一個傻瓜,歷史上被淹沒的傻瓜其實不可勝數,而且因為有這些傻瓜走在前頭,我們才看到了改變。進一步思考,我們可以發現,這種對價值堅持的傻勁不是木村的專利,有一群人窮其一生的時間、精力,只為了達到一個在世界來看無足輕重、也不理解、更不認同的標竿。

我們知道,有一個傻瓜,造了一艘大船,只為了一個沒有人當真的命令;有一個傻瓜,舉家遷移,啟程時還不知道要往何方,甚至到死的時候還沒有落腳之處,只為了一個需要信心接受的呼喚;有一個傻瓜,雖然貴為宰相,卻認定他一生大部分年歲居住、付出的地方,不是他的埋骨之處,有一天他的家族會離開此地;有一個傻瓜,雖然因緣際會成為王子,卻不願享受罪中之樂,情願與奴隸一同受苦,即使在當時不為這群奴隸所接納;有一個傻瓜,雖然身為一國之君,還想到他的牧者沒有殿宇,動了建造聖殿的念頭;有幾個傻瓜,雖然面臨烈火焚身,仍然相信上帝必拯救,即或不然,也不願向王所立的金像屈膝……這樣的傻瓜雖然相對於世界而言是有如鳳毛麟角的少數,但是歷世歷代以來,他們前仆後繼,以致我們無法一一羅列。

這些傻瓜因著信心,看見了世界未曾看見的價值,所以他們展開了一條世界所不能理解的旅程。當這個價值與世界一同放到天平兩端,他們都會認為世界是有損、有如糞土(腓立比書3章8節),甚至當自己的性命與這價值相比,也都不足為念(使徒行傳20章24節),所以世人以為他們是傻子,並看為奇怪(詩篇71篇7節)。

或許拿這群人與木村相比,還是有不恰當之處,因為木村看到、堅持的,雖然讓人嘆服感佩,但仍是有一天會歸於朽壞的果實。然而,這群人所看到、所堅持的,卻有永恆、不朽的價值,若從這角度而論,是不宜作為類比。

若以態度而言,卻有值得我們思想之處,如果說,木村的蘋果可以讓他盡心竭力、義無反顧,讓他傻得讓人嗤之以鼻,那基督徒對於十字架,應該如何呢?光明之子的堅持,或許在今世之子眼中是愚拙的,但他的智慧,來自對至高者的敬畏,他的聰明,是認識至聖者,這一生,我願當這樣的傻瓜。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75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