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信仰與生活
點閱次數:158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走向他者
作者 / 劉炳熹

籠罩在疫情威脅的氛圍下,非不得已,大家都避免前往醫院探視病人,當接獲年長會友住院的訊息時,不像過去只要時間與行程方便,就可以前去探訪。若身上沒有攜帶口罩、沒有萬全的準備,以現階段而言,還是得另外安排時間較為理想。不久前,到鹿野教會主持牧師監選,出門前就已設定回程繞進市區看看老人家,停好車、戴上口罩,入門還得經過體溫量測,整體氛圍確實與先前大有不同。

進入病房後,老人家沉睡,僅留一外籍看護陪伴。住院的病人本就軟弱,此刻的氛圍更讓人感覺到一種隔離感,外籍看護的中文不好,簡短的對話裡,得知她來自印尼,比手畫腳中稍稍了解老人家的現況後,心裡有個底,時間應該不會太多。病床旁為其禱告後,想說幾句話鼓勵看護,除了介紹我來自Gereja(教會),「Nama saya Liu」(我的名字是劉)之外,還真擠不出半句印尼語了。

短短幾分鐘,腦海的記憶立刻帶我回到2006年兩個月的印尼蘇門答臘短期宣教訓練。一個人身處異地,頭一個抵達的教會能以中文或福建話溝通的人極為有限,成天環繞在印尼語的環境裡,什麼都聽不懂,那份感受至今回想起來都十分深刻。

手裡閱讀一本新書《友無國界》,大學時期與作者如芳見過幾次面,當時她還是樂團的鼓手,通過書寫,回溯過去十多年來的生命歷程。從印度、南非的跨文化經驗,到後來於美國留學、定居,因負擔不起房租,開始當起「二房東」找人分租,藉此與世界各國不同文化的陌生人從認識到建立家人般關係。人的生命因跨越邊界而豐富,然而真要跨出那一步,還是不容易,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出國就能夠拓展世界觀,卻忽略關鍵還是自己,心沒有打開,到哪裡都是一樣。

十年多前來到新港,對我這個從小熟悉台北文化的人來說,學作台東人,確實是一種跨文化的學習。這趟旅程中,我們開放家庭嘗試做「長期宣教人才訓練」,因而接待台灣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畢業的年輕人,彼此都在碰撞中學習。每一年接待外來的大學生或高中生團隊,短短一週、兩週的接觸,亦幫助我們去觀察新世代的特色;甚至到這一兩年接待外國訪客,箇中奧妙還真唯有經歷過才知。

其實,若我們的心是開放的,俯拾皆是與世界對話的機會,這塊土地裡不同城鄉就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族群就有不同的體驗,不同年齡層就有不同的價值觀,認識彼此的差異,走向他者就能學習共生。相反的,那顆不願跨越的心,會讓我們處處都是監牢,看不見新的圖像,看不見上主恩典。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550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