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教會人物誌
點閱次數:290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宋泉盛的生命、信仰與神學
宋泉盛牧師 大壽感恩禮拜講詞
作者 / 陳南州

美國威廉·埃德曼斯出版公司(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曾於2001年出版《亞洲基督教字典》(A Dictionary of Asian Christianity),該書〈宋泉盛〉這一辭條,由我執筆。我完成後先給宋牧師過目,才寄給總編輯。宋牧師看完不但沒改半個字,還跟我說:「南州,你比我更認識我。」

其實,在座各位牧長、同工、朋友,都認識宋牧師。我們各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經由不同的方式認識宋牧師。所以,今天我只想從宋牧師早期,可能也是有些人較不熟悉的一些演講、著作、故事,來講述我個人對宋泉盛的生命、信仰與神學的一點點認識。

我在1979~1982年擔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青年幹事。1981年5月,我的助理黃美俐姊妹以青年代表身分去印度班加羅爾(Bangalore)參加亞洲基督教協會(CCA)大會。回來之後,她很興奮地跟我說,她深深以台灣教會的一份子為榮。原來她在CCA大會中的奈爾(D. T. Nile)紀念講座聽到宋泉盛牧師的演講。她說,宋牧師演講完,全體與會者起立拍手很久很久。她感受到來自亞洲各國的教會代表對宋牧師神學的讚賞與敬佩。那次演講的內容,後來以《孟姜女的眼淚》為書名出版。

在奈爾紀念講座的演講中,宋牧師提到,「神學的精華所在,是敘述『上帝的故事』,而『上帝的故事』也就是『人民的故事』。『上帝的故事』並非只是屬於猶太人和基督徒的故事,它也是今日亞洲成千上萬人民的故事。」宋牧師的《故事神學》英文版在1984年出版,但其中的神學見解,早在1981年之前就已成形。

■走出傳統束縛,體會鄰人欠缺

依我個人的看法,從宋牧師在台南神學院院長的就任演講,就可看出宋牧師的神學是與人的生命和社會實況關連的神學。1965年,宋牧師就任台南神學院院長,在〈繼往開來的神學教育〉的就任詞中,他提出南神要「建立道成肉身的神學基礎」。他說:「我們都還深深地被束縛在歐美教會的傳統裡,以致我們所看到的是神學的貧弱,教會以及信徒從本有的社會、文化精神等形體的游離。」又說:「假使台南神學院想對台灣以及東方的教會和信徒有所貢獻,那麼一個最顯著的目標就是道成肉身的神學,而這種道成肉身的神學是藉著『上帝的話與人的世界發生緊張迫切之對話』而產生。」

宋牧師提倡革新的神學和革新的教會,呼籲教會教職者應該有新的生活形態,他說:「如果一個教職者不會或是不願意拿鐵鎚、拿鋤頭跟工人或農夫一起流汗做工,他們在禮拜天從講台上所說的話,或許會親像鑼在鳴、鈸在響一般。」又說:「在一起勞動之中,你才能夠真正體驗到你的鄰居的欠缺究竟是什麼?除非你真正體驗到你的鄰居在生活上、精神上的需要,你實在無法幫助他接近拯救的上帝。上帝豈不是為此而藉著耶穌基督來接近人類?由此來拯救他們?」宋牧師的神學是道成肉身、與人的生命和社會關連的神學。

宋牧師在1966年曾經到香港參加CCA主辦,主題為「在今日亞洲實況告白信仰」的信仰與教制的大會。宋牧師在該次大會中也有演講,他順著大會的主題,提出亞洲教會要不斷地在亞洲各地的實況中重新告白信仰。宋牧師的神學既然強調道成肉身,信仰必然要不斷地在不同實況中再告白。

1967年,宋牧師到加拿大參加世界歸正教會聯盟[WARC,現在的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CRC)]的年會,在會中以「亞洲的新教朝何方向走」為題演講,提到亞洲的基督教一定要重視亞洲的文化與宗教。這個神學見解在宋牧師1975年出版的Christian Mission in Reconstruction(2008年翻譯成《創造是重建宣教的鑰匙》出版)中,解析得更為深入。宋牧師以身作則,對亞洲的佛教思想深入研究。台灣佛教弘誓學院精神導師、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釋昭慧法師曾經這樣跟我說,她從未見過一位牧師像宋牧師那樣了解又欣賞佛教信仰思想。

■從心疼開始,愛比真理高深

我於1995年夏天和王憲治牧師、莊雅棠牧師去美、加訪問。王憲治牧師在加拿大溫哥華神學院(Vancouver School of Theology)教授的集會中演講。會後茶點時,一位教授跟我提到他在美國太平洋神學院上過宋牧師的課。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宋牧師第一堂課時說:「我的神學是從心,不是從頭腦開始。」

神學與生命密切關連的這種見解,在《第三眼神學》一書中清楚說明。宋牧師說:「上帝的心疼是神學的開端」、「神學的開端與完成,在於上帝以他的心疼回應人類的苦難。」「神學若不能反映人類心靈的悲痛就不算是真正的神學。」依我的觀察,宋泉盛的神學關注生命的處境,甚於系統教義的解說。對他而言,愛比真理高深。

1986年,我去日內瓦參加宗教改革450週年慶典和神學研討會,宋牧師也在該研討會中演講。該場次演講結束後之交誼時間,宋牧師在愛丁堡大學神學院讀書時的老師托倫斯(T. F. Torrance)和WARC的幾位幹部,跟宋牧師交談,我也在他們中間。托倫斯端著咖啡(茶?)這樣對宋牧師說:「我想,我該試圖改變你的信仰。」我嚇了一跳,托倫斯竟然用「改變信仰」(convert)這個字眼。他這樣講,像是把宋牧師當成異教徒,所以必須要改變宋牧師的信仰。不過,宋牧師笑著回答說:「我只是按著你的教導在作神學。」宋牧師似乎在說,他從他的老師學習的,是作神學的態度,而不是神學的方法和內容。
宋牧師送給我《故事神學》這本書的英文版時,宋牧師簽名這樣寫:「給陳南州同學」;2009年,宋牧師送我另一本書《追蹤上帝的腳印》,簽名則是「請南州指正」。宋牧師後來似乎把我視為作神學的同伴,能夠跟隨宋牧師作神學,我與有榮焉。

宋牧師,謝謝你。謝謝你以你的生命、信仰,和神學,以及你跟隨耶穌的方式,滋養台灣和世界教會。

文章出處:<台灣教會公報>第3534期

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https://tcnn.org.tw/archives/62233,2020.01.13摘錄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