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教會人物誌
點閱次數:4566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台灣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
作者 / 莊勝傑

◎成長與求學歷程

1916年4月23日,王金河出生於台南市北門區永隆里,當時是日本統治時期,戶籍上的行政區為「大日本帝國臺灣臺南廳北門嶼支廳」,後改制為北門郡北門庄。

王金河的父親王贊以沿海的漁撈、插蚵、漁塭養殖、曬鹽,兼營沿海的舢舨運輸,勤奮經營加上手段靈活,王家雖非富甲一方,但總是累積些許資本,在物質條件特別的缺乏台灣西南沿海,換得一家溫飽有餘。王金河的童年生活,也未曾感到匱乏。

王金河的父母親皆不識字,但卻鼓勵王金河求學,希望王金河的未來能有更好的成就,以擺脫家族世代以來辛苦且與海為業的艱困生活。王金河在公學校時期,受業於王戊己老師。王戊己老師教學活潑,啟發了王金河的學習,更鼓勵王金河繼續升學。

1931年,王金河自北門公學校畢業後,離鄉前往台南市就讀長榮中學。在長榮中學求學期間,王金河開始接觸基督教。當時長榮中學校長為英國宣教師萬榮華牧師,除了知識的傳授學習,也注重體育、道德、信仰等生活教育與團體生活,對學生更為關心。規律、嚴格的生活管理,以及校園生活基督教的禮節,不同於過往漁村生活,起初讓王金河不能習慣,甚至曾萌生退學的念頭。漸漸地,因其在校生活感受到辦學用心與學習的樂趣,以及領悟神的愛,在長榮中學畢業前,王金河受洗成為基督徒。

自長榮中學畢業後,王金河負笈前往東京,插班就讀基督教人士所創辦的明治學院中學部。同時期在明治學院就讀的台灣同鄉,還有陳拱北,後來任教於台灣大學醫學院,被譽為台灣公共衛生之父,對於台灣烏腳病防治工作也有極大貢獻。明治學院中學部求學期間,王金河決定以從醫為志業,畢業後努力考取東京醫學專門學校。無獨有偶,沒多久謝緯醫師也進入了東京醫專就讀,成為王金河的學弟。

◎返鄉行醫

1941年底自東京醫專畢業,王金河於東京市大久保醫院擔任外科實習醫師,隔年與台南六甲人毛碧梅女士結婚。婚後王金河帶著新婚妻子回到東京,繼續在大久保醫院的工作。1943年中,王金河接到母親病危的電報,向醫院請了假,帶著妻子回到故鄉北門陪伴母親。一個月後,母親亡故,處理完母親的喪事後,王金河原本計劃回到日本繼續實習醫師的工作。然而時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盟軍控制東亞海域,台灣與日本間航行船隻時遭美軍攻擊,海運交通受影響;妻子毛碧梅也即將臨盆,王金河決定留在台灣,在台南醫院任職,同時也在市區診所兼職看診。

王金河的故鄉─北門係為偏僻的漁村,受限於地緣環境,謀生不易,當地的醫療資源更是欠缺,當地除了公醫之外,僅有一台灣人醫師經營的診所。王金河回到台灣期間,北門唯一的醫師過世,北門的鄉親便遊說王金河返鄉開業。1944年,「金河診所」正式在北門開張。

診所開張時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物資管制日趨嚴格,除了民生物資採配給制度,醫藥用品亦是缺乏。王金河體恤鄉民生活困苦,固診所收費比一般診所更低廉,而仍有半數病患付不出醫藥費。王金河亦體諒病患欠賬的苦衷,除未曾催討,也將長期未能結清欠款塗銷。目的就是不希望病患因家貧羞於就醫,影響病情。金河診所在北門有著良好名聲,週遭鄉鎮的病患也慕名而來。

戰後,台灣歷經戰爭的重創,民生凋敝,百廢待舉,衛生環境也惡化,而日治時期已獲控制的傳染疾病,如瘧疾、霍亂、鼠疫等又再度流行。戰後初期的北門,即流行俗稱「落褲病」的霍亂。北門霍亂大流行期間,上級加派支援人力有限,多半由身兼衛生所醫師王金河一人自行處理醫務,經過十幾年,霍亂疫情才獲得控制。

◎從政的教訓

青年學識有成的王金河醫師,體認到服務人民、回饋鄉里的社會責任。返鄉開業後,除了醫療懸壺濟世外,也投入在地方政治活動。日治末期,王金河就曾擔任過北門信用合作社理事長;戰後,也出任北門鄉農會理事長。對於農會的經營,認為應提供合理的稻米收購價格、碾米合理的工錢、以及提供價格優惠的肥料給農民,以杜絕過往官商勾結對農民的剝削。但因此擋人財路,得罪了既得利益者,彼此產生嫌隙,也使業務推展多有阻力,最後王金河遂辭去農會理事長一職。

不過,王金河醫師在地方極高的聲望,1946年獲得地方提名並當選戰後第一屆北門鄉長,往後也當選第一、二屆台南縣縣議員。縣議會派系林立、應酬交際的生態,非為人耿直的王金河所樂見。未明顯派系屬性,又非國民黨員,王金河議員在縣議會裡形同孤鳥。

政治的派系也撕裂著北門鄉親間的人際關係,更讓王金河感到無奈,也承受莫名的侮罵。正派的王金河議員,檢舉時任北門鄉長貪污,歪哥的鄉長遭判刑入獄。鄉長所屬的派系,則控告王金河過去擔任農會理事長期間貪瀆,因而被羈押禁見。王金河自認正直清白,對於遭此指控,憤怒無法釋懷。在看守所期間,聖經經文與祈禱撫平王金河憤恨不平的激動。歷經23天的羈押,王金河獲釋,往後歷經四餘年的各級訴訟,最終獲得平反。此時王金河體會到政治的黑暗,決心不再涉足政治。

◎教育籌辦與教會事工

從政的派系之爭,引來一場牢獄之災,王金河決定將其自身奉獻在醫療、教育和教會的事工上。王金河長年擔任北門國民學校(今北門國民小學)家長會會長,關心學校建設,也給予校方諸多的支持與鼓勵。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開辦前,北門鄉一直沒有中學,在地學子國民學校畢業後升學,必須離開家鄉。為了在北門鄉設立中學,王金河與鄉長、小學校長積極奔走爭取,募款、協調取得學校用地,興建校舍。直到1968年開始的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政策,北門國民中學設立,圓了王金河在鄉內設立中學的心願。

1959年9月,王金河協助北門嶼佈道所成立,地點就位在金河診所對面。北門地區信仰以民間宗教為主,少數是基督徒。佈道所成立後,週末由來自台南教會牧師、台南神學院學生前來做禮拜、參加活動,逐漸吸引在地人歸信基督教,隔年更決議成立教會。1960年6月16日,在劉晉奇牧師主持下,舉行開設禮拜。同年8月28日,舉行設立後首次洗禮,原本信仰民間宗教的毛碧梅醫師娘,也在這一天受洗。

北門嶼基督教會開設後,王金河協助推動教會相關事工。教會推動的教育事工有二,一項為暑期間開設短期的英語班、數學班;另一項則是開辦附屬幼稚園。暑假短期班學員為小學畢業升國中的學生,由北門地區的大專青年返鄉擔任教師,為在地學童打下學業基礎。幼稚園則是著重在窮鄉的孩童教育,即使經營上呈現赤字,仍要持續。毛碧梅醫師娘更是投入幼稚園的經營。敎會成立後也規劃興建禮拜堂,地點就選在金河診所北側。籌建期間,王金河除了帶著太太四處募款興建經費,也與教會傳道師帶著地方青年整地、挑沙、構工。在眾人的勞心與勞力下,1962年10月10日舉行獻堂禮拜。

烏腳病肆虐台灣西南沿海,教會關懷烏腳病患者,每當教會收到美援的相關物資,總是優先分送給貧苦的烏腳病患,王金河與教會的傳道者蘇燦鏜兩人騎著車,四處探訪烏腳病患,也分送相關物資。蘇燦堂將探訪過程中,將其所見烏腳病患的苦難分享出去,促使教會開始關注烏腳病。1960年3月27日,日本神學大學富蘭克林博士來到北門探訪烏腳病患者,眼見患者病痛呻吟與貧窮生活情景,有感而發道出:「這時要是主耶穌來到台灣,祂一定會先來看顧、安慰這些烏腳病患。」於是富蘭克林博士將所見情形與想法寫寄給他所認識的機構與人事,希望喚起大家對烏腳病患的重視。芥菜種會孫理蓮牧師娘接到富蘭克林博士的來信,也前往北門了解烏腳病情形,決定在北門設立免費診所,給予烏腳病患適當的醫療照護。

◎憐憫之門─免費診所的開設

烏腳病(blackfoot disease),學名為壞疽或脫疽,為末梢動脈血管硬化,造成四肢發黑的疾病。烏腳病流行區域為臺灣嘉南沿海一帶北門、學甲、義竹及布袋四個鄉鎮,由於沿海淺井水(「鼓井」)水質鹹度高不適合飲用,居民飲用水多取自地表100公尺以下俗稱「地河井」的深井水。地河井水含有高濃度的砷,是導致烏腳病的原因。

台灣民間俗稱烏腳病為「烏乾蛇」,形容了烏腳病的外觀症狀:「烏」指的是壞疽的顏色;「乾」是指壞疽部位不會流出血水;「蛇」則是指壞疽會從四肢末端往上延的患者症狀。組織壞死的雙腳腐爛、生蛆,發出陣陣惡臭,令人不忍卒睹。發病時造成劇烈的疼痛,猶如電擊針刺,使其身體扭曲、大叫,對病人的肉體與心靈皆是折磨。不堪病痛的折磨,有些患者情急之下,自行舉刀切除患部;更多患者,選擇自殺以求解脫。

烏腳病除了造成患者自身肉體的疼痛,怵目驚心的外觀症狀,也隔離了患者的社會人際關係。烏腳病在流行的北門地區一帶,被視為一種「陰病」。當時仍不清楚醫學上的真正病因,烏腳病的發病穿鑿附會了宗教信仰說法,認為是患者或是其祖先作惡的報應。因此,民眾患了病,心裡內疚、恐懼與罪惡感,選擇隱藏自我,避免蒙受異樣的眼光,更不敢外出就醫,甚至遭到家人至親的排擠,親友不敢接近,只能獨自縮在陰暗一角。在那個時代,一個得了烏腳病之人,無疑人生被宣告死刑,病人肢體上的痛苦,以及遭受社會的孤立,其所受苦難誠如歌詞所述:

一雙烏腳有路嘛丕行

心頭受驚嚇

阮ㄟ生命親像煎火鼎

大日頭無人遮

大風雨無地避。

烏腳病在1950年代台灣西南沿海大流行,患者人數增加,王金河醫者仁心,看到自己的鄉親罹患烏腳病,遭遇令人鼻酸,決定盡其所能,全心投入烏腳病的醫治工作。但王金河所經營的金河診所畢竟只是地方診所,醫療設備不足,有限的人力,僅能提供烏腳病患基本的醫治,較嚴重者,需至大醫院截肢或住院治療。

在芥菜種會孫理蓮牧師娘的協助下,基督教芥菜種會北門免費診所於1960年成立,初期設在金河診所,以治療烏腳病為主,同時也包括貧戶各科別的診治。免費診所醫療費用由孫理蓮創辦的芥菜種會提供;王金河負責看診、照護工作;手術則由謝緯醫師固定每星期四從南投前來執刀。三個人構築成台灣烏腳病醫療工作「鐵三角」。此外,還有基督教各地支會也前來支援各科別義診工作。

免費診所開辦後,「視病如親」是王金河對於所有參與的工作人員的要求。王金河強調面對身染惡疾,同時也遭社會遺棄的病患,並非給予可憐同情,而是予以尊重,使病患不對人生絕望。王金河以身作則,親自到病房裡服務病患,為病患腐壞且發出惡臭的傷口清理、換藥,甚至為病患擦澡,處理病患排泄等。

烏腳病患者的處境,罹病的疼痛難耐,社會的鄙棄,心靈上更感到無助與絕望。免費診所提供的醫療,以及王金河細心的照料與關懷,患者漸漸不再感到無依。王金河更藉由信仰,用福音撫慰著患者心靈。在病房探視患者,除了與病患聊天閒話家常,減低病患的苦悶,也帶著病患吟唱聖詩,講解聖經故事,並帶著病人祈禱。「至好朋友是耶穌」是最常吟的聖詩,歌聲中讓病患忘卻烏腳病的痛楚與心靈的創傷,感受到上帝的愛與生命獲得拯救的希望。烏腳病患腿腳切除,行動不便,身材瘦小的王金河更是背著病患進出北門嶼教會參加禮拜。

遇到病患過世,王金河親自料理喪事。包括為亡者沐浴、穿上壽衣,選取木料,親手釘製棺木收殮,到尋找墓地,並為其舉行告別禮拜,診所護士、教會青年也前來協助,過程莊嚴慎重。烏腳病患在世失去生命的盼望,在王金河「視病如親」無私大愛的奉獻下,人生的終途卻是有走得尊嚴。

免費診所的病患越來越多,相對的也影響到金河診所的看診人數,然而王金河卻情願擱下自己診所的本業,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在免費診所,越做越快樂。其快樂,也感染了妻子毛碧梅,投入照護行列,為病患準備三餐,帶著病患唱詩歌,對病患照顧無微不至;幾名子女,假日也到病房當義工。台灣的醫病關係存有紅包謝禮文化,王金河從行醫以來,卻是謝絕紅包,即使兼任法醫驗屍工作,也是以收下紅紙袋聊表心意。王金河認為照顧病患是他的責任,況且病患普遍經濟狀況不佳,更不希望因為紅包,讓病患間感到治療的差別的對待。既然名為免費診所,豈有收紅包的道理!

烏腳病患在免費診所接受治療,但失去腿腳的病患也形同殘廢,若無謀生的技能,出院後多只能淪為乞丐,以乞討度日。病患在身體病痛與殘缺,失去自信,更容易情緒浮動。在治療烏腳病患後,王金河進而思索病患治癒後生活與生計問題。若能訓練病患有一技之長可以自力更生,甚至拾回人生的目標與價值,不再是終日「死坐活吃」。因此,有了開辦技能訓練班的構想。

「烏腳病病患手工藝訓生產中心」在1963年3月成立,由醫師娘毛碧梅負責一切的經營。手工藝工廠從教導病患學習草蓆編織,成品則由毛碧梅負責行銷,教會也幫忙推銷,產品甚至遠銷至日本;銷售的利潤則回饋給工廠內的病患。病患習得技能,也有了工資收入,除了是個人或家庭的生計改善,更重要的,病患找回了尊嚴,活出了生命的信心。

◎仁慈謙遜,退而不休

台灣省政府在1970年頒布「台灣生烏腳病防治計畫」,飲用水的改善,烏腳病病例大幅減少;1977年成立烏腳病防治中心,有了專責機構與人員醫治烏腳病患,免費診所裡的病患依依不捨的搬到防治中心救治;1978年省政府也接手了手工藝訓練中心的訓練。有了官方接手了烏腳病相關工作,陪伴烏腳病患走過最無助的免費診所於1984年功成身退。王金河的行醫歲月,陪伴烏腳病患這群社會的棄兒,對王金河而言,這些日子卻是他覺得最有意義的黃金時段,「如果下輩子還有選擇,我也是選擇在這裡,因為那種快樂,是沒有任何工作可以取代的。」王金河醫師常在受訪時,依然如此精神奕奕的說著。

王金河一生對烏腳病患的愛與奉獻,獲得政府單位與民間團體的肯定與表揚,為人謙遜的王金河,卻是不居功,在表揚致詞時,總表露個人的付出是微不足道,而將成就歸功於背後共同默默付出的團隊、人士,甚至喚起社會更應多注意其他不被注意的行善人與團體。當社會稱他為「台灣烏腳病病患之父」,王金河認為,謝緯醫師比他更有資格被這麼稱呼。每當別人讚揚他的偉大,王金卻說:「我沒做什麼偉大的事,只是『愛』,世間最快樂的事就是幫助人!」

1996年8月5日,金河診所結束營業,王金河正式從醫師身分退休,這一年,也是王金河行醫滿五十年。退休,只是王金河不再看診,但王金河的活動力仍未休止。王金河開始學習英文,以及參加合唱團,自娛也娛人,常保學習與快樂心情。也常受邀至校園演講,尤其是面對醫學院學子,娓娓道來分享其事蹟,作為未來醫者的典範教育。對於母校的回饋,更是不遺餘力。2003年捐獻出金合診所原址,王金河醫師不希望以個人的名義為紀念館命名,故名為「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也成立「財團法人王金河文化藝術基金會」,除了經營管理紀念館,也推廣藝文活動。王金河90餘歲之際,聲音依舊宏亮,中氣十足,王金河更表示他的人生這時才要開始,上帝還要他多為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年紀雖長,但心卻是永遠年輕,充滿快樂與活力。

2014年3月13日,王金河在人世間盡程,安息主懷,享受98歲。仁慈者遠矣!無論是穿著白袍推著眼鏡,帶著慈祥的眼神,或是高瘦的身形、精神奕奕,說話中氣十足的長輩,是這位仁慈者永遠的形象,與其無私愛與奉獻的精神卻永留存。

【註】1958年2月,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陳拱北教授率領研究團隊,前往烏腳病流行區域進行研究調查。1962年研究團隊發表報告,推論烏腳病與當地飲用含砷量過高的井水有關。

參考文獻:

王金河口述,《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回憶錄》,台南:王金河藝術文化基金會,2009。

林雙不,《側寫王金河》,台南:王金河藝術文化基金會,2011。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http://www.blackfoot.org.tw/

文章來源:<新使者雜誌>第143期

圖片來源: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http://www.blackfoot.org.tw/index.html


資料提供單位:大專事工委員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