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鄉土關懷
點閱次數:2157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為受造界保留一絲可喘息的空間
作者 / 黃欣怡

2016年年7月亞洲教協(CCA)與亞洲主教會議聯盟(Federation of Asian Bishop’s Conference, FABC)於印尼舉辦亞洲基督徒合一運動(Asian Movement for Christian Unity, AMCU),以「氣候變遷危機正在我們的家中發生」為主題。

隨著全球的氣候不斷變遷,網路上也跟著流行一些零垃圾生活影片,因為氣候變遷的緣故,全球各地也跟著陣痛,因為氣候的改變,植物被迫在改變生長季節,動物必須努力尋找生活空間、適應氣候所帶來的影響,人類也漸漸失去所居住的土地。

會議中,各個國家提及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紐西蘭學者的分享。他說,大家都很喜歡進口紐西蘭的乳製品,但因為全球暖化的關係,紐西蘭的牛奶品質不再像過去一樣好了,再加上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乳牛被關在黑暗的養殖場,因而失明,乳製品也不再像以往大家印象中的好品質。

台灣人在面對食品議題時,常常會選擇拒喝、拒買來抵制,但我們有沒有除了拒絕以外的選擇,來面對生態的不公義呢?

會議中,以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2015年為生態議題、全球暖化而發表的《願祢受讚頌》(Laudato Si)勸諭,來訴說當人類說要讚美造物主時,卻同時製造大量垃圾,破壞造物主的美好創造、破壞了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當如何共同頌讚我們的上帝呢?我們有聽見地球在憤怒、土地在哭泣的聲音嗎?「氣候是屬於所有受造界的!」因為人類的自以為是和自私剝奪了其他受造界、土地的生存。

FABC的主席William神父曾如此說:「萬物皆有它該去的地方。」深刻地指出每當我們去購物時所拿到的袋子、物品,終究會丟棄它或是成為一個浪費資源的垃圾。

當我們不斷在說「在上主的家中共同居住」時,我們必須想我們是只跟我們所愛的人居住在上帝的家中嗎?還是可以想像如何與這整個受造界共同生活?當我們將土地、萬物當作是我們自己的弟兄姊妹時,我們能真實的感受到它在流血、它在流淚。作為一個人類、一個上帝賦予責任做為好管家的我們,需要更加謙卑與這個土地共處。

氣候變遷是個巨大的議題,或許我們沒有直接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可以從自身開始減少資源的浪費、製作垃圾和減少使用非自然產生的產物,以及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學習尊重這塊土地,為我們的下一代和整個受造界保留一絲可喘息的空間。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69期

照片提供:<台灣教會公報>第3274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