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鄉土關懷
點閱次數:1906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文創產業,誰的文化?誰的產業?
作者 / 時事座談小組

最近基隆一家文創園區設置「台灣英雄」銅像,但這位台灣英雄,卻是提著鞋子的前中國總理溫家寶!銅像一出現,引起各界爭議。在輿論壓力下,業者連夜拆除,成了一日銅像。

近年以文創之名,於各地建立地景或雕像,造成話題、吸引觀光人潮的例子層出不窮。這個本來是墓園的文化創意園區,應該也是在這種思維的引導下,蓄意爭取中國遊客,而做出的作品。但是顯然主事者並沒有想到,在此時追求著文化主體性的台灣,竟把一個阻礙台灣自主之路的中國領導人稱為「台灣英雄」,是多麼令台灣人錯愕而心痛的事啊!

這些文創園區裡所表現出的文化,是誰的文化?背後是否隱藏著地方的困境呢?在勞動人口外流、招商困難的縣市,地方政府能做什麼求取資源跟發展?地方政府與觀光業者轉向中國求取各樣資源,是台灣內部城鄉資源分配不公的反應。除了責備、抗議、批判之外,也許我們應該一起來重視資源分配的公義與文化意識的培養。

當一個又一個的文化創意園區在台灣各地設立,是否真有文化、有創意?還是不停地複製貼上,一窩蜂「做生意」?

每個地區的文化,都有其獨特的自然環境、社會與歷史脈絡,如何透過文創讓更多人認同在地文化?故事會感動人,讓人產生共鳴,帶動新的生命力,才是能夠永續的文創。而在偏鄉努力做宣教工作的教會,若能加入說故事的行列,協助更多的人歸鄉、尋根、重新找到安身立命的家園,就可以成為社區的光與鹽。

北門「水晶教堂」既無法說出北門嶼烏腳病醫療史的血淚,與醫療者和福音工作帶來的溫暖,也不是讓人安靜、與神聖對話的空間,只是個讓觀光客拍照的漂亮背景。布袋「高跟鞋教堂」在爭議中執意完成建造工程,加上強力廣告,編了故事來與烏腳病歷史勉強牽上關係,但販賣的,仍是對愛情的憧憬,目前還在熱潮上,遊客不少。但,這都只是讓觀光客路過拍照的地標,冠上教堂之名,卻跟神聖空間無關,和教會的聚會也毫無關係。若是教會要參與地方文創,應該有不同的方向。

從基隆的文創園區裡令人錯愕的「台灣英雄」,到嘉南沿海地區不斷建設中,名實不符的「教堂」,我們看到台灣的文創產業,是多麼欠缺對自己的土地與人民的了解,也多麼欠缺靈性的深度。搶短線的經營方式,絕不是真正帶來地方富足之道。為了台灣更好的未來,我們要從愛自己的土地出發才好。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49期

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66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