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鄉土關懷
點閱次數:118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讓大海與森林相戀
竹山下坪熱帶植物園
作者 / 陳志忠

旅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因著年紀變化,對旅行的執著也慢慢在追求美景與追求感動的光譜兩頭移動。早先時,總覺得要到風景名勝,才是旅行,所以每次遠足總會興奮不已;慢慢地,覺得旅行就是要到國外遠方,最好是能環遊世界;這幾年心境轉換,覺得即使是在街頭巷弄,只要能在一個平常自己忽略的角落發現感動,那就是一場令我驚喜的旅程了。

於是明白了,陌生的場景,不一定是在遙遠的他鄉,反而常在我們熟悉但被忽略的角落。而且往往愈是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愈是容易找到忽略的景緻與意外的感動。

■被忽略的生態祕境

竹山,曾經是一片平地森林,也是被忽略的地方。在南投的森林遊樂區中,大家對於溪頭森林遊樂區較熟悉,鮮少人知道在竹山還有一處同為台大實驗林、專門蒐集各種樹類標本的地方「下坪熱帶植物園」,是教學研究或觀摩遊賞都蠻不錯的地方。

「下坪熱帶植物園」是台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所屬5個自然教育園區之一。進入園區大門,一條筆直的椰林大道直通盡頭,兩旁樹種繁多,許多都是台灣不常見的樹種,如爪哇鳳果、第倫桃、胭脂樹,還有不同種類的橄欖樹,所有樹木下方都完善標示了樹名、產地、科別、特性、用途等, 讓遊客可以清楚了解植物的特性。

此園早於日治時期即設立,當時名為「下坪樹木園」,主要栽植熱帶樹種。台大實驗林管理處接收初期未積極整頓,2002年配合政府「全國植物園系統與經營計畫」,向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申請經費,才整建為「國家植物園系統──下坪熱帶植物園」。

這裡位於竹山鎮下坪里,距離竹山市區約3公里,位於濁水溪與其支流清水溪會流處上方,面積近9公頃,海拔高155公尺,地勢平坦。除了豐富的植物景觀外,多種標本木組成了茂密而複雜的森林,吸引了松鼠、多種鳥類和各式各樣的昆蟲前來覓食、棲息與繁衍,因此除了可進行植物之教學、實習、研究與展示外,亦是觀察動物生態的好去處。

■地名改變的歷史更迭

竹山開發時間極早。這裡曾經是平埔族聚集之地,文獻出現「水沙連社」,為平埔族社名,故稱「水沙連」。光緒年間,出現沙連堡、沙連下堡、集集堡、五城堡等名稱,竹山歸於沙連堡轄下。1668年,為記念林圮開墾之功,遂以「林圮埔」名之。

同治、光緒年間為開山撫番,由南、中、北三路開路通到東台灣,中路即台灣中部第一條橫貫公路,也是目前僅存的一條──「八通關古道」。古道建於1875年,西起林圮埔,東至璞石閣(今花蓮玉里),全長265公里。竹山因此稱「前山第一城」,目前仍保有八通關起點與竹山第一城的紀念碑。

日人治台後沿用林圮埔,到1920年改稱竹山。由水沙連到沙連堡、到林圮埔、到竹山鎮,反映竹山地名改變的有趣歷史。「雲林」一詞更可能起源於竹山,因早期遠望此地竹林在雲霧之中而得名。因此竹山鎮上有雲林里、雲林路和雲林國小,可以遙想當年這裡曾是森林的模樣。

■平地遇高山森林的感動

過去的森林,因為經濟因素而過度開墾,和近來因經濟因素而農地棄種成為荒謬的對比。日本的繪本作家杉山佳奈代在《上山種下一棵樹》寫道,漁夫說:「森林是大海的戀人。」意思是為了大海,大家要一起上山去種樹,因為從樹梢到土壤、從山中到大海,多采多姿的各種生態系,就從種下一棵樹開始。在下坪熱帶植物園中,在平地遇到高山森林的感動不禁油然而生,作家的思維讓森林和大海產生連結,這樣的感動,也很符合台灣的情境。

想起梭羅在《種子的信仰》中的一段話:「這無計其數的種子,展翅飛行,越過一重重高山、平原、河流, 循不同的路徑,一直等到風力小憩, 去到一個新地方,繁衍它們的種群──誰又能預料它們走了多遠的路呢?……總而言之,我對秋天發動的每一個冒險行動的命運或結果都感興趣……只要有一株馬利筋懷抱信仰, 結出成熟的種子,誰還會相信聖經中先知米勒或但以理所言關於世界末日將於今年夏天來臨的預言呢?」梭羅另一段話也很吸引人:「我們可以想像,一片美麗削薄的網袋包住種子, 伸出長長的把手,讓風握住,然後把自己交付給風。來吧!帶走種子,為我的族群擴張領域。」撒下手中的種子,讓我們使荒地變森林吧,也使大海和森林相戀!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48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