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鄉土關懷
點閱次數:3058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愛的故事.心的故鄉
作者 / 瞭望太平洋的書房

曾聽友人提起,隱藏在台東縣成功鎮的街道裡,有一處蘊含著豐富文化與歷史遺產的寶地,從外觀看起來,這棟老房子藏不住歲月凋零的痕跡,微微塌陷的屋頂,更已禁不起颱風的摧殘。我笑著說, 這還能有什麼價值嗎?對方只留下一句:「你去一探便知究竟。」好不容易,終於擠出了點空檔,背上行囊,到底這地方有什麼樣的魔力,讓他流連忘返呢?

■越陳越香的故事

跟隨著紙條上的地址,映入眼簾的是一間咖啡館,不,與其說它是咖啡館,不如說它是眺望太平洋的書房,客人時而閱讀,時而望著海面,時而拿筆作畫。難怪臨出發之際,他再三提醒我,帶本好書,享受著山與海的對話,體驗一下截然不同的人生吧!老闆推薦我來杯冰滴咖啡,我好奇問,為什麼是冰滴?她笑著說:「因為一杯好咖啡是值得等待的!」看起來平凡的一小杯,藏不住撲鼻而來的濃郁香氣,這用了漫長的時間去萃取,宛如這棟老房子的故事,越陳越香,越令人回味再三。

原來,這老房子是日式建築,主人家菅宮勝太郎,是當時新港廳的支廳長,建設了今日的成功漁港,我詢問著可否進到屋內實地走訪一遭,得到了熱情的回應。小心翼翼一步步地走上搖搖欲墜的階梯,閉上眼睛躺臥在陽台的搖椅,宛如當年的主人家,滿意地眺望自己一手建造的現代化漁港,這漁港,可成了今日成功鎮的經濟命脈呢!

更令人感動的是,這主人家最後竟因著愛這塊土地的緣故,甘願辭官,甚至埋葬在這塊土地上。唉!對比於現代人為了追求更好的發展,一窩蜂地離開故鄉,空留逐漸凋零的老人家,與越來越看不見未來的孩子,到底什麼是真實的愛呢?

■串起經濟、醫療與在地化

故事還沒有完呢!隔壁桌的客人向我提起,看到那花棚架下的椅子了嗎?他從小可是排隊坐在那裡等著要看醫生,當時的「成功」,或許我應該稱它的舊名「新港」,因著地處偏遠,醫療資源貧乏,小孩子生病發燒要找醫生看病、拿藥,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他說:「好在有高醫生。」當第一代的主人家過世以後,第二代的主人家高端立醫生來了,他是一位基督徒,一面行醫,也一面傳教。

這時我才想到方才進屋的時候,瞥見了門口「高安診所」的字樣,內部的裝潢擺設,看起來就像是一間診所的模樣,此刻這樣一串連起來,就有意義了。難怪友人一直推薦我親自走訪一趟,這棟老房子,串起了經濟、醫療,以及整個新港的故事,著實令人感到嘖嘖稱奇。

那後來呢?我繼續向客人詢問著它的故事,第二代主人家到現在,應該也歷經了好多年了吧?客人笑著說:「抬頭看見十字架了嗎?現在,這裡屬於教會。」

若非這麼一提,我都還沒發現原來這裡是一間教會,招牌上寫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港教會」一行字,外框竟是一隻魚的造型。這真是一項巧思,一提到成功鎮,自然就會令人聯想到捕魚,聖經的故事裡,在我的印象裡也提到了要得人如得魚的敘事。這尾翱翔在天空的魚,真是一語雙關,更突顯了長老教會在地化的特色。

同時,就任何對台灣歷史有興趣的人來說,長老教會可是一座寶庫,這令我心裡不住竊喜,肯定還有故事可以繼續挖掘吧!客人卻說:「再接下去我也不知道了,不然你問問老闆吧!」木訥的老闆,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我的問題,正巧,教會裡走出了一位年輕人,我連忙迎上前去,希望從他的身上得到更多一點的線索。

■基督信仰基地

當我道出內心的疑問時,這名年輕人隨即招呼我尾隨在他後面,他要向我介紹這間教會。我想,熱情就是台東的代名詞吧!從一開始到現在遇到的每個人,都不吝於與我分享他們的故事。「我們的教會名字是新港教會,新港是成功的舊名,今天鎮上只剩下三個單位還沿用這名字了,其他兩個是新港國中及新港漁會。」

舊名,象徵著一種歷史記憶,我連忙追問,那這肯定是很有故事的一間教會囉?從他的分享裡,我才頭一次聽到,早期在石雨傘那裡有個從屏東里港來的基督徒,遇見了一位患哮喘、遍尋名醫無效的頭目,拿了一杯水祈禱以後讓頭目喝下,他的病不藥自癒了,祈禱水的事件,帶動了整個部落都歸信基督教。

後來新港漁港發展起來,人口開始往鎮中心遷移,「高安診所」成為基督徒的聚會場地,慢慢地,才有了教會的建立,也有牧師在這裡服事。「看看我們的禮拜堂吧!」他打開了門,不規則的扇形設計,光和影的對話,釘根在地面上的十字架,如此特別的禮拜堂,讓我驚呼直問:「這是瑞士人的設計嗎?」

「你一定看了《海岸山脈的瑞士人》那本書吧!沒有錯,這就是傅義修士的設計。」

挑選一個位置,閉上眼睛靜靜著聽著門外的海浪聲,心靈霎時間沉澱下來,好一個舒服的午後,宛如置身於天堂。

■訴說新故事的動力

重新咀嚼著這一趟旅程,日本人建設的歷史,台灣人行醫的腳蹤,瑞士人建築的遺產,融合了每一段在這塊土地上發生的點點滴滴,我看著禮拜堂牆面上的四個大字「上帝是愛」,是啊!這不就是訴說愛的故事嗎?這段時間以來,受困於城市裡那快速的節奏,每天上下班就為了再快一些、多一點,奮力在人滿為患的捷運車站裡擠出一條血路,那是戰場,求的是生存,而不是生活。我空空地來,如今,心是滿滿的,似乎有些什麼,觸動著我的內心深處。我想,人是需要故事的,從舊故事裡,人感受到了愛,找到了訴說新故事的動力。

要離去之際,一個聲音叫住了我:「看見門外這棵樹了嗎?」不說我還沒有發現,好一棵雄偉的樹木啊!他向我介紹著,這是一棵蘭嶼羅漢松,在台灣能夠長到這麼大棵的大概是絕無僅有, 並且樹型如此之美,很多人開價幾百萬想要帶走呢!

我半開玩笑地說:「這麼值錢,教會不賣嗎?」話才剛出口,我就懊悔了,怪自己真的太傻了,這棵歷經風霜的樹木,對生活在新港的人絕對是無價之寶,它站立在這裡,記錄著每一段的歷史,到今天都仍舊向我們說話。

台灣人何其無知啊!我們竟讓有形的財富來衡量了無形的價值,財富再賺就有了,但人的尊嚴與價值,一旦出賣,就再也回不來了。

回程的路上,我反覆思想著,什麼是愛?什麼是生命的意義?到底自己要追求的是什麼呢?我想起在聖經裡有一句話說:「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有什麼益處呢?」(路加福音9章25節)在被人稱作後山的台東,在快要被遺忘舊名的新港,在一棟隨時可能進入歷史的老房子裡,有愛的故事進行著,它守候在那裡,等候漂泊的旅人,找到心靈的歸鄉。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27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