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鄉土關懷
點閱次數:357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台灣近代文明的面容﹝100年銀行史番外篇﹞(下)
台灣民間企業的現代化
作者 / 林佩蓉
第三代昭和時期大成火災海上保險公司台北總公司。

1895年,日本依據《馬關條約》占領台灣。21年後,即1916年4月,台灣總督府出版了一本權威性的《台灣列紳傳》,收錄獲得配戴紳章的1000多名台灣人,除詳列每位傳主生平,並記載部分富紳當時的身家財產。

該書雖全然未列出板橋林家家族,但由當中記載已隱然可以看出當時全台的五大家族。由其他資料查知,全台最富有的家族,一直非板橋林本源家族莫屬,排名第二則為霧峰林家,第三為台北李春生家族,第四為高雄陳中和家族,第五為鹿港辜顯榮家族。事實上,板橋林家及鹿港辜家,事業主要集中在台北市。我認為,兩年之後,當基隆顏雲年、顏國年兄弟與日商三井合資成立台陽鑛業株式會社後,顏家快速茁壯,於是成為全台第六大家族。

■民間銀行興起

1915年12月18日,新高銀行在台北市成立,台灣民間企業開始踏上現代化之路。新高銀行係日治時期台灣第一位留美學經濟歸國的學人李延禧所設立,他是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第一位思想家與貿易商李春生之孫。

新高銀行創立時,資本金50萬日圓,1918年增資至200萬日圓,1920年更急遽增資至800萬日圓,成為全台第二大台資企業,僅次於華南銀行。華南銀行為1920年1月9日由板橋林熊徵集合上海、福建、廣東、香港及南洋眾多資本家成立,資本金1000萬日圓。

新高銀行最大股東為台北李春生家族,其次為板橋林家及台北主要茶商如陳朝駿、李萬居、郭春秧等。當時北台灣茶業蓬勃發展,主要市場在南洋,尤以印尼為盛。因此,新高銀行的成立,在促進當時台人南洋貿易上厥功甚偉。

■新型企業創立

1920年是台灣企業發展至為關鍵的一年。除了前述全台第一大民營企業華南銀行成立外,另有兩家新型大企業成立,一為日治時期獨一無二、僅此一家的產物保險公司「大成火災海上保險株式會社」;一為以促進南洋貿易發展為目的而成立的「南洋倉庫株式會社」。這三家當時為全台最大的民營企業,都在1月成立,主要股東涵蓋了全台六大家族,可推論當時台灣人正順勢利用日本政府的南進政策積極作為。

大成火災海上保險株式會社於1920年1月10日在台北市成立,是李延禧與日人益子逞輔苦心籌備成立的新興企業,資本金為500萬日圓,由李延禧父親李景盛任取締役社長(董事長),最大股東是李春生家族。其他主要股東有板橋林家的林熊光(第二任董事長)、林柏壽;霧峰林家的林獻堂、辜顯榮家族的辜皆的、陳中和家族的陳啟貞;台北著名茶商陳朝駿、吳文秀、郭邦光;米商吳澄淇;台北郭廷俊、張家坤、淡水洪以南、新竹鄭肇基、台南許廷光等名人。之後,基隆顏國年亦加入取締役(董事),成為日治時期全台唯一六大家族均參與投資的企業。該公司投資人中,先後擔任台灣總督府評議會會員的更有李延禧、林獻堂、許廷光、顏國年、陳啟貞、郭廷俊、林熊光等,彰顯李延禧實對台灣早期產業貢獻重大。

■南洋貿易熱絡

1920年1月15日,南洋倉庫株式會社也於台北市成立,資本金同為500萬日圓。這是以林獻堂為首成立的另一新興企業,由林獻堂任總理,顏國年任副總理;林熊徵、上海盛重頤(中國首富盛宣懷五男,林熊徵夫人盛關頤之兄長)、新加坡江孔殷、王文達等任取締役;簡阿及爪哇(印尼)顏鴻儀任監察役後;南洋茶商郭春秧任顧問。

南洋倉庫主要目的為促進台灣與南洋間貿易,是林獻堂一生中最早、最主要的事業之一。資料顯示,南洋倉庫的成立,應是為了配合當時成立未久、以南洋貿易為主軸的全台最大貿易商──振南貿易株式會社。

振南貿易係1919年8月6日在大稻埕成立,資本金50萬日圓,由台中州富商蔡蓮舫出任取締役社長,張舜臣出任專務取締役,林獻堂、林熊徵、顏雲年及辜顯榮等則出任取締役。從兩家公司的投資人重疊,可看出林獻堂實居主要地位。

■文化啟蒙奮起

另外,從台灣文化及政治啟蒙運動而言,1920年亦是至為關鍵的一年。是年1月11日,在蔡惠如財力支持下,東京台灣留學生組成新民會,研討台灣所有應改革事項,以文化之向上為目的。

同年7月16日,新民會決議創刊《台灣青年》雜誌,做為台灣人民之喉舌。蔡培火剛於3月自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畢業,是第一位自該學校畢業的台灣人,也是虔誠的基督徒,被任為首任編輯兼發行人。該刊成為日治時期台灣第一大報《台灣新民報》的前身。

而後於11月28日,蔡培火等台灣留日學生在東京富士見町教會開會,對當時台灣總督府諸多專制措施提出嚴厲激烈的批評。會後,主張台灣自治的台灣議會設置運動,便成為東京全體新民會員努力的目標,而蔡培火此後即積極協助林獻堂推動此運動。

經過14年的努力,最後在台灣總督府的高壓下,台灣議會設置運動無疾而終,但也把蔡培火鍛鍊成一位全台知名、熱誠的社會運動家。

文章與圖片出處:<台灣教會公報>第3526期,https://tcnn.org.tw/archives/59634,擷取日期:2019.11.06。

相片提供:維基百科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