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青年青不輕
點閱次數:3126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從電影看見什麼福音?(上)
《戰爭房間》War Room
作者 / 劉曼肅

最近身邊很多朋友推薦一部屬靈的勵志片《戰爭房間》(War Room),團契、小組紛紛拿來當作福音電影,片中那位黑人老奶奶很堅持禱告,那種在衣櫥裡用力地呼求、懇切禱告的形象深入人心。

中產階級瀕臨瓦解的婚姻因為禱告得以峰迴路轉,傳達了很好的信息。這部小製作的劇情片在美國獲得的影評不佳,但奇蹟似地賣座很好,跌破專家的眼鏡。導演肯德里克(Alex Kendrick)是個浸信會的助理牧師,同時也是作家、演員、導演,看得出他拍片時致力於宣教的用心。

◆直接道德勸說

片中那位好強而絕不屈服的老奶奶激動的禱告,引發了很多事件發展的善性循環,是這個故事很激勵人心的地方。基督徒很需要這種激勵,這部電影成為一種「不要疏懶於禱告」的提醒。

有一段可圈可點的情節。妻子回到家總是苦於自己的腳臭,最後丈夫幡然回頭時,願意幫太太洗腳,他戴著口罩,愉快地服事太太。這個「洗腳」的隱喻,運用得很有「味道」。

但是除此之外,這部電影放棄了利用更多隱喻來說故事,也不用情節鋪陳張力。不知為何,這部片子的製作團隊將主題呈現的方式非常直接而單純地從頭徹尾聚焦於「禱告」和「結果」,並不編織各種元素進入情節中。電影處理老奶奶如何影響年輕的伊莉莎白姊妹也願意開始禱告,用的是一大段說教式的對白,直白的「道德勸說」成為故事發展的推力。

◆經歷禱告力量

年輕的伊莉莎白一開始並不相信老奶奶的話,但她卻順服地開始清理衣櫥,騰出禱告的房間,於是禱告帶動了很多危機的解除。整個故事說的就是「禱告得蒙應允」,所有的轉折點都幾乎平順地發展,沒有戲劇張力。例如有外遇對象的先生,因為太太的禱告,忽然肚子痛,失去了一夜情的機會。伊莉莎白用禱告挽回自己的婚姻,過程中她對丈夫幾乎沒有負面情緒,只是在房間裡命令撒但離開。禱告神聖化,人性不見了。

比較有意思的是伊莉莎白的丈夫湯尼認罪的過程。湯尼擔任藥品業務員,過於自負驕傲,逐步走偏,竟投機取巧,私藏藥品,他欺騙的行為被公司發現之後,面臨解雇,生活頓失所依。在去職之後,他痛悔地跪下禱告,之後湯尼決定歸還私藏的藥品,儘管此舉可能是一場鉅額賠償的官司,但湯尼毅然決然認錯,承擔。最後所有的危機都神奇地化解了,我們看見,這部電影是在鼓勵人去經歷禱告的力量。

◆微弱的張力

但是,這部電影過濾掉情感,只用理性思考。例如太太知道丈夫情感出軌,卻因為專心禱告而沒有太大的情緒起伏,好像禱告就會沒有痛苦。情節之間的邏輯關聯不夠強,也讓事件的發生就像巧合,少了說服力。

基督徒將電影故事與自己的信仰經驗連結,看完電影之後開始自勉,要努力禱告、不斷禱告。基督徒這看完電影所得到的激勵,來自於基督徒的慣性思考,和聽講道的受教心態,而不是來自電影的手法、故事的感染力,所以沒有相關經驗的非基督徒,恐怕就不一定能體會箇中意思了。

顯然,這部片無法處理更深的議題,只能停留在「要多禱告」和「迫切禱告能蒙神垂聽」的層次。片名中的「戰爭」,其實只是個信仰激烈衝突的表示,可是這部片沒有將戰爭的意涵刻畫出來。

在信仰中,我們知道我們的禱告並不是「搖動上帝的手」,因為上帝的手一直在施恩給我們,祂的旨意全然美好,只是,人的意念隨風搖擺,我們的人生也不是憑禱告就能一帆風順的。那麼,我們期待在電影中尋找到什麼福音呢?

《戰爭房間》(War Room),2015年,美國

導演:亞歷克斯•肯德里克(Alex Kendrick)
主演:貝絲•摩爾(Priscilla Shirer)、史都林斯(T.C. Stallings)、嘉莉•馬歇爾(Karen Abercrombie)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54期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