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青年青不輕
點閱次數:121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媽媽就是媽媽啊!
自泰緬邊界金三角來台20年
作者 / 採訪@黃玉琴

林雨詩來自泰緬邊界的金三角,屬雲南少數民族傣族,在家除了使用緬甸語,也用傣族語溝通。她在緬甸的百貨公司擔任珠寶銷售員時,結識從台灣去旅遊的丈夫,後來也跟隨姊姊的腳步嫁到台灣,一心想著要賺錢寄回緬甸給媽媽,讓家裡的經濟情況好轉,從沒想過會不會遇到不好的事情、會不會有婆媳問題等。一晃眼,20年就這麼過了,她也從一個少不更事的主婦,成為新一代新住民姊妹的幫助者。

剛到台灣時,林雨詩有很多不適應,台灣的食物不像東南亞那般酸鹹重口味,所以她吃什麼都不習慣。加上語言不通,她去便當店只能挑選在緬甸吃過的菜,好吃的話隔天繼續點,不好吃下次就點別的,用這樣的方式解決用餐的需要。待在家沒事做很無聊,也看不懂電視,又因為想家而心情低落,出門雖有司機接送,卻總是要看他的臉色,於是下定決心學好語言,讓自己能獨立,融入台灣社會。

林雨詩參加過政府為外籍配偶開設的免費課程,因為參加的新住民姊妹都在聊天,沒辦法專心學習,於是丈夫又讓她報名國語日報社主辦的一對一課程,學了兩、三年才比較能跟別人溝通。回想那段過程,林雨詩說,剛到台灣不久就懷孕,又因為想家而吃不下飯,很多事情都在同一時期發生,也只能一邊哭一邊學習。

林雨詩小時候,母親為了養活一大群孩子,到另一個城市工作,全家人只能在每年聖誕節團聚一次。她到台灣後便想著要趕快出去賺錢,好寄錢給媽媽。她曾經在餐廳打工,做過洗碗、煮麵等很多工作,碰過台灣人認為她工作能力不好而看不起她,也有人因此而更加保護她。

不過始終有件事令林雨詩難以適應,即東南亞人很好客,總是熱情招待來到家裡的客人,有什麼東西就會拿出來給客人吃,還會邀請客人一起用餐,送走客人時也會打包東西讓他們帶回去。但台灣人無法理解,還覺得一到新住民姊妹家總是吃個不停,實在很奇怪。

因著文化不同,也造成林雨詩跟婆婆之間產生誤會。剛嫁到台灣時,婆婆搬過來住陪伴她,但因為緬甸尊重長輩的文化,不能讓長輩為晚輩做很多事,林雨詩就告訴丈夫,她自己應該學習獨立,請婆婆回去好好休息,卻讓婆婆誤以為她要趕走她,就生氣不跟她說話。所幸婆媳倆都喜歡吃辣,相處久了,她發現婆婆雖然強勢且脾氣差,但內心其實很善良,對她的孩子更是疼愛有加,她也就逐漸釋懷。

20年多年的夫妻生活,儘管沒有語言的障礙,仍然有文化差異的問題,林雨詩看到丈夫輕視緬甸藥品的療效,卻對她煮的家鄉料理讚不絕口,也只能自我調適。當看到其他新住民姊妹的孩子排斥媽媽到學校去,她擔心地詢問兒子的意見,卻得到暖心的回答:「不會啊,媽媽就是媽媽啊!」她才放心下來,但還是因為沒辦法教導孩子做功課而感到抱歉。不過也因為這樣,兒子很獨立,今年讀大學一年級,學習過程都沒讓林雨詩擔心過。

10幾年前,當賽珍珠基金會要在新北市政府設立多元服務櫃台,需要通曉緬甸文的翻譯人員,便透過語言學校老師找到了林雨詩。當時她不會用電腦,中文還不是很流利,雖然害怕,但在老師的鼓勵下姑且一試,沒想到一做就是10多年。期間她幫助許多還不會講華語的新住民姊妹處理各種問題,有人被婆婆欺負甚至被趕出家門,有人丈夫過世不知道如何辦理勞保退保。林雨詩表示,剛到台灣時,既沒有政府安排的免費課程可上,也沒有那麼多民間單位關心新住民,可以求助的管道不多。加上當時社會還不了解新住民,政府政策很嚴格,移民署規定居留證只要過期一天就要出境,相較之下,最初來的那批新住民實在辛苦。

一路走來,林雨詩走過了流淚谷,努力融入台灣社會,還發揮自身長才,幫助更多新住民姊妹度過難關,在異鄉充分展現女性特有的韌性。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558期

相片提供:林雨詩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