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青年青不輕
點閱次數:227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為主得人如漁
作者 / 林士哲

大學讀社工時,我就立志畢業後要選個邊緣、冷門、沒人想去、卻非常需要耕耘的服務領域。因為我是基督徒,所以暗自祈禱著:「如果將來能到一個優質的基督教社福機構服務,那就更好了!」感謝主,一畢業後,我很幸運地就進入前鎮漁港畔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員/漁民服務中心服務。進來之後才發現,這裡跟外頭的世界有如平行時空一般,落差非常大。

不知道為什麼,我十分熱愛這份特別的社會工作,我喜歡漁業、漁港、漁市場、漁工的文化和人文風情等。這些年漁工夥伴的服務五花八門,充滿各種酸甜苦辣,甚至還發生一些光怪陸離的事,這樣的形容或許不太妥當,卻極為貼切。有些偶發事件駭人聽聞,比如海上喋血事件、有人被砍下頭顱丟到海裡餵魚,抑或在海上高壓的作業環境,偶然口角卻演變成開膛剖肚慘案,還有偶爾要搶救被飆仔(飆車族)砍傷的船員、幫忙撿拾掉在地上的耳朵……。

在港口常遇的漁工問題,從幫忙討薪水、要賠償、申請保險金、安家費,到工作權益宣導、伸張正義、維護人權等,都屬於我的工作範疇,偶爾還得面對無理資方的嗆聲、恐嚇。然而這是少數案例,更多時候我的工作氛圍是溫馨的,與船員像兄弟般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以及回國後不時捎來感謝和問候的暖心畫面。

若問我當社工有什麼困擾?比較困擾的是跟人解釋我的職業,更大的困擾是向對方進一步解釋「服務漁民的社工到底在做什麼?」我們的社會大眾對這群邊緣族群其實非常陌生。至於這份工作要面對什麼樣的挑戰?簡單來說,漁工的社會服務工作有其特殊性,因漁工來來去去、汰換率高,關係建立不易,往往會因船期作業往返時間的變動,好不容易建立的關係又被打散。面對這些黝黑的臉孔,我深知每一次的互動,都可能是我們這輩子最後一次見面。港邊的漁民中心,猶如荒漠中的驛站,潮起潮落、船進船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送往迎來,經歷一個又一個不同的生命故事。這樣的環境很難帶來成就感,卻很需要有人投入,這也是我堅持下來的原因。

曾有夥伴問我,當社工最困難的是什麼?對我而言,社工的價值在於守護生命、價值與信念,我們常常得選擇站在弱小的一方、爭取社會公義,有時甚至會與自己的利益相違,但就算再怕,還是要做。這份堅持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容易的,但還好我們有主,如同聖經所言:「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上帝的名。」(詩篇20篇7節)信仰讓我有力量繼續努力走下去,願能為主得人如得「漁」。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 https://tcnn.org.tw/archives/71901,2020.08.16摘錄。

圖片提供:譚大為、葉雅惠、漁民中心、障關中心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