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190718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祢真偉大

參考經文:出埃及記18章1~27節

現在我知道上主比所有的神明偉大;因為當埃及人那樣虐待以色列人時,祂成就了這一切。(出埃及記18章11節)

出埃及的歷史,讓以色列人看到上主如何透過摩西來顯示祂的帶領與拯救,使他們得以脫離埃及為奴之地。上主在以色列人受苦中臨在與拯救,使人認知祂的權能比所有神明更偉大(出埃及記18章11節a)。上主是以色列族長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主,直到約瑟,祂更讓以色列人在埃及得以生存。上主與族長同在的經歷,讓上主成為族長的上主;直到以色列人在上主拯救下離開埃及,上主更成為全民族共同經驗的神。其中,摩西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上主一直是與受苦的人同在的上主。在以色列人被奴役時,上主與受苦的百姓同在,成就了一切拯救。上主的作為透過某些人物,讓人有深刻的經驗。例如摩西的受呼召,使以色列人透過他經驗上主的權能和同在。特別是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苦中,當十災發生,以色列人看似能得到自由,卻因法老的剛硬,而經歷更多苦楚。由於人性的軟弱,以色列人在面對苦難時,常顯得對上主的信心不足。雖然如此,上主仍透過摩西不斷安慰他們。

在歷史中,有許多我們難以理解的苦難,特別是二次大戰時德國希特勒的興起及對猶太人的屠殺。當時的處境下,多數教會都對政府的暴行噤聲,僅有少數認信教會起身反對。後來,反對納粹的潘霍華牧師(Dietrich Bonhoeffer)不得不離開德國,避居美國。但在戰爭最危險的時刻,他卻選擇回到德國陪伴他的同胞,與他們一同受苦。在離美時,他寫一封信給好友尼布爾:「如果這時我不分擔我同胞的苦難,我將無權參與戰後德國基督徒生活的重建。」

有人稱潘霍華是德國的信仰良心。雖然,他沒能改變戰爭的事實,甚至參與反對納粹的地下運動也沒有成功,但是他在戰時和戰後卻成為許多人信仰上的反省和安慰。上主同在的力量,展現在潘霍華身上的是,他以全然的生命和當時受苦難的人民同在。潘霍華曾表達他的神學信仰意念:「上主呼召我們是來為祂死。」他以自己的生命展現其信仰,並以無畏的精神,安慰許多人。

潘霍華的精神,今日依然成為我們思考和學習的對象。在當代台灣社會,基督徒是否占社會多數,顯然不是最重要的課題,重要的是,基督徒如何學習在人的軟弱和痛苦上與受苦者同在,讓人在其中經歷上主所帶來的安慰。


默想:

我是否在生命不同經驗中,體會上主的偉大?

祈禱:

親愛上主,祢是創造生命的主,我相信在人生的苦難中,祢必與我同在。求祢使我學習祢的樣式,用真心陪伴受苦難的人。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