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0708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從黑暗轉向光明

參考經文:使徒行傳26章1~32節

王啊,約當正午,我在途中看見一道光,比太陽的光還要強烈,從天空照射在我和同行的人周圍。我們都仆倒地上。(使徒行傳26章13~14節a)

當保羅得到申辯的機會,就在非斯都總督、亞基帕王及貝妮絲面前說起自己的生命見證,和他被主光照的「密契」經驗。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宗教經驗之種種》一書中,分析出「密契」的四個特性,其中之一為「不可言喻的」(Ineffability),亦即宗教的密契經驗很難用言語來表明。

不過,保羅有智慧地用比喻向羅馬高層描述他與主相遇的密契經驗。保羅說,他在往大馬士革路上,約當正午,他在途中看見一道光,比太陽的光還要強烈,從天空照射在他和同行的人周圍。所有人都仆倒地上。那時,他又聽見一個聲音,用希伯來話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迫害我?你像牛用腳踢主人的刺棒,反而傷了自己。」被比太陽光還強烈的光照射到,會有什麼反應?試想,人若在7月正午的豔陽下,被比太陽還強烈的光照射,不僅會仆倒在地,更會感到無比炙熱與刺痛。保羅因為這個強烈的密契經驗,讓他明白過去所迫害的耶穌,是真實復活的基督。

現代心理學探究的密契經驗大都強調個人感受,諸宗教對密契經驗的追求,則強調神祕經歷。相較下,保羅的密契經驗則見證從黑暗轉向光明的力量,從個人關懷轉向普世盼望。這個密契經驗激勵保羅朝更高層次的生命邁進,讓他從迫害基督徒的人轉變為傳福音的使徒。他從耶穌基督領受傳福音的使命:「你要開啟他們的眼睛,使他們從黑暗轉向光明,從撒但權勢下歸向上帝,好使他們因信了我而蒙赦罪,並且在上帝的子民中有他們的地位。」因此,保羅勇敢見證說:「亞基帕王啊,我沒有違背從天上來的異象。我先在大馬士革和耶路撒冷,然後在全猶太和外邦人當中勸勉他們,必須悔改歸向上帝,所作所為也要符合悔改的心志。」

保羅的密契經驗,實踐在他對普世的關懷;這提醒我們,耶穌的呼召是充滿普世性的。創立「生態關懷者協會」並積極推動生態神學的陳慈美老師,曾自述她對生態神學的使命,在於某次參加主婦聯盟的課程後,深刻感受到教會界不能自外於環境關懷的工作。因此,她邀集有志一同的基督徒設立「台灣生態神學中心」,後來並促成長老教會把每年6月第一主日訂定為「環境主日」,使長老教會成為台灣最早參與環境關懷的教派。



默想:

我曾有與主密契的經驗嗎?這經驗帶給我什麼感動和影響?

祈禱:

創造萬物、賞賜生命氣息的主,祢是神聖呼召與永恆盼望的源頭。求祢使我聽到祢對我的呼召,並賜下力量使我能活出這個生命呼召,使我成為愛主、愛人與愛受造物的天國子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 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