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0712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我有,你沒有

參考經文:撒母耳記上1章1~28節

以利加拿有兩個妻子──哈娜和比尼娜。比尼娜有兒女,哈娜沒有。(撒母耳記上1章2節)

撒母耳記是關於以色列從士師時代結束,轉變到君主政體的一段歷史。這段歷史的敘事,由一名無聲的女子哈娜出場拉開序幕。儘管哈娜有一位疼愛她的丈夫以利加拿,但是在這段婚姻關係裡,她所遭遇的卻是不斷受到凌辱,以致她經常淚流滿面。原來,哈娜的丈夫除了娶她之外,還有另一位妻子比尼娜。比尼娜仗著自己擁有兒女,經常羞辱、折磨沒有孩子的哈娜。

對故事角色的順序,敘事者一開始把哈娜的名字列在前面,比尼娜列在後面。但後來提到兒女這件事,則把比尼娜放前面,因為她有兒女,沒有兒女的哈娜則被列在後面。這樣的安排刻意突顯哈娜這位沒有生孩子的女性,在家庭權力結構中處於弱勢,而遭受霸凌的處境。即便以利加拿在兩位妻子當中比較關愛哈娜,對於她沒有生育兒女這件事似乎沒有太在意,甚至對她說:「難道有我不勝過有十個兒子嗎?」但很顯然,哈娜的丈夫在這個親密關係裡,沒有同理無法生育而飽受羞辱的哈娜,甚至對哈娜終日以淚洗面的情緒感到不耐煩:「哈娜,妳為什麼哭?為什麼不吃東西?為什麼這樣傷心難過?」以利加拿無法理解,為什麼沒有兒女會讓哈娜這麼痛苦,因而對她所受的苦毒與羞辱視而不見。

哈娜被描述為「沒有」的人,在「有」的既得權勢下成為被邊緣化、受霸凌的角色。她在人面前無法為自己發聲,甚至在上帝面前也只能默默祈禱。哈娜的苦情無人能懂,當她在上主面前痛哭禱告時,還被祭司以利誤認為喝醉酒,因而責備她說:「妳還醉得不夠嗎?別再醉酒了!」哈娜只好說出苦情,表示她一直在禱告,因為內心極度悲苦。幸而,上主是垂聽禱告的神,照哈娜所求賜她兒子。哈娜則照所許的願把兒子獻給上主,開啟了撒母耳記的篇章。

許多人在關係中被霸凌和曲解,有苦難言;也有人因為被逼到絕境而選擇輕生。2024年11月4日,一位服務於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的員工,因長期處於職場霸凌、工時過長不堪負荷下,選擇在辦公室輕生身亡,引發社會嘩然。一個本應為勞工爭取權益、保障勞工職場身心安全的政府單位,卻因部門主管在職場施展個人的強勢作風,在其上任一年多期間,竟有81人申請調職。顯見,在那個高壓的工作環境中,對工作者造成身心摧殘,讓人想要逃離,甚至選擇輕生來結束惡夢。令人不勝唏噓!



默想:

我怎麼面對各樣權力角逐、充滿競爭或霸凌的職場生態?

祈禱:

用不偏不倚的愛來愛我的上主,求祢在我面對不公義、不合理對待的時候,用愛環抱我,並為我伸張正義,使我的心得著安慰,不致陷入絕境。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 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