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0718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賠罪禮

參考經文:撒母耳記上6章1~21節

你們一定要做瘡皰的模型和那毀壞你們田地的老鼠的模型,向以色列的上帝承認你們的罪。這樣,說不定祂就不再懲罰你們和你們的神明,以及你們的土地了。(撒母耳記上6章5節)

有一次和家人到餐廳用餐,返家後,一家人的身體都出現不適,於是趕緊打電話給餐廳,告知用餐後的身體反應。餐廳主管接到電話不久便來到家中探望,並帶著「賠罪禮」表達歉意,對於我們在餐廳用餐後身體不適的問題深感抱歉。類似這樣的情況,在社會新聞中時有所聞。在人際關係互動中,偶有不慎傷害或得罪他人的情況,有時當事人會藉著「賠罪禮」試圖彌補過錯來挽回關係,或表達心中的歉意。至於「賠罪禮」是否被接納,往往要看另一位當事人的心情──有的人覺得對方沒誠意,就在網路爆料或給予商家負評;有的人覺得對方有心表達歉意即可,並不會太介意。

非利士人因搶奪以色列人的約櫃,造成全城不寧,陷入毒瘡瘟疫的危機。他們遂將約櫃如踢皮球般丟包給其他城鎮,沒想到,卻造成各地嚴重的災難。非利士人請示祭司與占卜的術士如何處置約櫃,得到的回覆是:必須歸還約櫃,並加上賠罪禮。於是,他們用五個黃金鑄造的瘡皰模型和五隻黃金鑄造的老鼠,作為賠罪禮。非利士的祭司和術士在回答中巧妙地指出一件事:準備這些賠罪禮,是否就能得到以色列的上帝接納,將懲罰收回,答案不得而知。

另外,為了驗證非利士人遭遇的各樣災害,是否出於以色列的上帝,祭司和術士指示他們必須準備一輛新車和兩頭未曾負過軛的母牛來執行運送的任務,並刻意把哺乳中的小牛趕回牛欄。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當小牛被生下來之後,在很短的時間便會與母牛建立起依附關係的情感。一旦母牛和小牛被迫分開,母牛通常會不住地哞哞叫,到處尋找小牛;小牛同樣也會發出哞叫聲,尋找母牛。因此,他們希望透過這個動物的本能反應來作測試:如果母牛不受小牛的叫聲影響,拉著車子照指定的方向前行,就足以證明長毒瘡是以色列的上帝所降的災;如果母牛沒有朝著指定方向,所發生的災害就純屬巧合,他們不用在意。

五個黃金瘡皰和五隻黃金老鼠模型的賠罪禮,在歷史紀錄標示了非利士人曾犯下的錯誤。但面對施行懲罰的上帝時,他們內心其實是充滿恐慌與害怕,而不是敬畏。當我們進一步檢視非利士人主動送上賠罪禮的做法,表面上好像禮重誠意足,向以色列的上帝承認錯誤,然而他們的行為是否真正心存悔意、為所犯的罪誠心悔改?或者只是想儘快逃離災難的權宜之計與手段?



默想:

當我知道自己得罪上帝的時候,我會採取什麼行動?

祈禱:

施行公義的上主,祢按著祢的真理施行判斷,求祢讓我覺察到自己得罪祢的地方並真心認罪悔改,好讓我可以完全被祢接納並得到赦免。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 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