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0719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幫助之石

參考經文:撒母耳記上7章1~17節

後來,撒母耳在米斯巴和善之間立了一塊石頭,說:「上主一直幫助了我們」,於是叫這石頭做「以便以謝」,意思是「幫助之石」。(撒母耳記上7章12節)

在生活中,人們總期待有一位供應者,可隨時滿足自己無限的慾望和需求;在充滿不安與危機的局勢中,人們則期待強大的保護者能立即出現,帶來全面的護衛與平安。對於需要等候、付上代價,甚至忍受苦難的信仰,大多數人都興趣缺缺。隨著科技發達,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幾乎能滿足人的各種願望,只要一機在手,生活中不論住行衣食的需求、天文地理的知識,琳瑯滿目的資訊和各項服務,大都能迅速地滿足人的需求。然而,人的屬靈需求並不能靠這些外在的資訊得到滿足,人也不會因為獲得快速的服務,就讓心中的煩惱都卸下。對於屬靈的需求,人必須親自與上主面對面,用心靈真實地交託,才能真正體會到「有祢真好」的滿足。

以色列人把約櫃安置在基列‧耶琳之後,歷經大約20年的平靜日子。在人民心中,上主的地位逐漸取代那些迦南的偶像神明,人們在日常中都轉向上主求助。因此,當撒母耳呼籲以色列人要棄絕外族神明和亞斯她錄女神的神像時,人們都願意照辦,單單事奉上主。只是沒想到,當以色列人聚集到米斯巴,虔心向上帝認罪悔改之際,非利士人卻聯合起來,趁以色列人毫無防備下突擊。對在敬拜現場的群眾而言,真是莫大的災難。不過,在這令人驚恐的威脅中,群眾並未亂成一團、各自逃命,而是請求撒母耳為眾人禱告,祈求上帝能救他們脫離非利士人之手。他們對撒母耳說:「請繼續為我們向上主──我們的上帝禱告,求祂救我們脫離非利士人。」(撒母耳記上7章8節)經文中的「繼續」一詞,原有沉默不語的意思,和合本譯為「不住地」,意思是請求撒母耳為眾人面對被攻擊的危險處境祈禱,持續不斷地在上帝面前呼求。

只見撒母耳不疾不徐地宰了一隻小羊,在面對敵人即將大軍壓境的現場,以燒化祭獻上,全心向上主禱告。就在撒母耳獻祭的同時,非利士人前來攻擊,這時候,上主從天上連續雷擊,使他們潰散逃逸,以色列人則沿路擊殺他們,因上主的幫助全面獲勝。

仇敵的攻擊無所不在,就像吼叫的獅子一樣到處尋找可吞吃的對象,牠不會事先向你預警,或等你與牠有對等的實力才攻擊你。然而,那塊名為「以便以謝」見證上帝拯救、幫助的石頭,永遠提醒我們,上主一直幫助著我們,我們務要專心仰望祂。



默想:

在我的生命經歷中,曾留下上帝哪些幫助的記號呢?這些記號是否提醒我更加信靠上帝?

祈禱:

上主啊,祢是我隨時的幫助!求祢在我面對危難時,仍能堅定地信靠祢、仰望祢,使我親眼看見祢在困境中為我打開的出路,而繼續勇往直前。靠主耶穌得勝的名禱告,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 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