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焦點話題
教界消息
總會消息
傳道
教育
喜樂泉
教社
青年
大專
婦女
普世
性別公義
原宣
傳福
松年
客宣
族群母語
21世紀宣教
家庭祭壇
 
   
首頁 > 最新消息 > 總會消息
點閱次數:398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發布日期:2015/10/4更新日期:2017/1/10
[News] 從阿克拉到太陽花──翻譯工作坊 以語言為橋樑為世界而行動
作者/ 林佳靜報導

從阿克拉到太陽花──翻譯工作坊,希望培養教會青年翻譯人才(林佳靜攝)

 去年,一場由學生發起的太陽花運動,抗議黑箱民主及經濟不公義現象,引發台灣人民對於服貿議題的關注。10月3日上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事工委員會在大安長老教會舉辦「從阿克拉到太陽花──翻譯工作坊」,希望培養教會青年翻譯人才,從了解「阿克拉信仰告白」開始,關心台灣社會的處境,進而掌握好翻譯的語言。

 2004年夏天,世界歸正教會聯盟(World Alliance ofReformed Churches, WARC)於非洲迦納的阿克拉(Accra, Ghana)舉行的第24屆總會大會上通過一份「阿克拉信仰告白」(The Accra Confession),這份信仰告白指出,改革宗的大家庭必須認清今日全球經濟所面對的經濟與生態不公義,並以耶穌基督的福音來回應。

 總會青年普世事工助理林宛柔表示,多年來長老教會參與普世活動發現,普世教會都要面對經濟的議題。青委會首次舉辦翻譯工作坊,希望聚集曾擔任過「我愛台灣宣教營」及PCT 總會年會的青年翻譯志工,了解「阿克拉信仰告白」的精神,從基督信仰角度窺探經濟正義,以語言為橋樑為世界而行動。

 工作坊邀請長年參與普世活動、蘭雅教會傳道師連振翔分享翻譯經驗;太陽花運動國際部翻譯小組鄭凱榕,分享在學運中擔任翻譯、為台灣發聲的歷程;世界歸正教會聯盟副主席盧悅文分享普世的觀點。

蘭雅教會傳道師連振翔分享翻譯經驗(林佳靜攝)

 連振翔傳道坦承,從小被媽媽逼著補習,一開始並不喜歡學英文。直到國三時,偶然間在唱片行,想幫助店員與外國人溝通,卻發現語文能力不夠。經過一年的努力,有次在捷運站成功的幫助外國人找到路,才開始對英文有信心。

 「翻譯帶領我進入普世的世界」,2005年,連振翔與母親參加加爾文神學研討會,認識了鄭仰恩牧師,當時發表人都是日韓學者,他勇敢地以英文舉手發問,引起青委會同工的注意。同年他開始擔任ILT翻譯同工,自此踏進普世的世界。2006年,第一次出國到印度參與「宗教對話」;2007年到德國參加「教會日」;2011年參加WCC-IEPC「國際普世和平會議」(International Ecumenical Peace Convocation, IEPC),在充滿暴力色彩的牙買加,一位黑人女性提醒他,「你不知道你的神有多大!」反省自己對於台灣處境認識的缺乏。2013年參加WCC在韓國釜山舉行第10屆年會,在各國的攤位上看見普世教會所關心的社會議題,體會「普世不只是講英文、促進文化交流,而是幫助基督徒擴大觀點」。

 連振翔傳道認為,「翻譯是一件快樂的事,讓人豁然開朗,感到『喜樂』;翻譯也是犧牲,沒有一個翻譯是完全的,總是在決定怎麼翻的當下,會有所犧牲,但也立刻為原文帶來新的生命。」翻譯不只是字句的轉換,而是同時掌握兩個世界。從事翻譯工作和參與普世,都是在嘗試將不同觀念轉換。他更看見信仰與翻譯之間的連結,「耶穌是譯者」,在十字架成為天地的交會點,成為神人之間的中保,就如同譯者是兩個文化之間的橋樑。他建議與會的翻譯志工,好的翻譯應具備實用性,要翻譯成現代人正在使用、都聽得懂的語言,才容易將訊息傳播出去。

318運動國際宣傳鄭凱榕,分享在學運中擔任翻譯、為台灣發聲的歷程(林佳靜攝)

 318運動國際宣傳、民主鬥陣國際事務聯絡人、現任新頭殼英日語新聞編譯的鄭凱榕表示,為了讓學生「反黑箱服貿」的立場在國際媒體上,獲得大篇幅的報導,由台大法研所領軍,來自各大學的志工組成35人的翻譯組,隨時隨地將議場內最新消息,翻譯超過30種語言,而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因為讀台大法研所,要讀很多原文資料,培養她翻譯的功力。2008年3月10日,西藏首府拉薩爆發大規模的抗暴事件,讓她第一次有機會做口譯。後來她在女權會工作、也曾為環保聯盟翻譯。去年日本反核團體與控告日本福島核電廠製造商的律師團代表,號召台灣民眾一同簽署委託書,她也幫忙收件,光是長老教會就收到100多份,她很感謝長老教會給予NGO團體很大的幫助。

 譯者應該具備什麼特質?鄭凱榕認為,「譯者應該如水晶般的純淨。翻譯就像是調頻的過程,要如實的傳達。譯者要有高度的自省能力,要小心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放進去」。多年的翻譯工作,讓她漸漸體會「翻譯不是太好,不是不好,只是剛剛好」,就好像是上帝讓她剛好在這裡,為祂來做工。

 回顧318運動,她與陳瑞光等青年志工負責國際部,「因為大家有共通的信念,願意無私的奉獻,就聚集在一起,完成這個大型的協作平台。志工的目的都想讓太陽花運動成功,希望將國際的力量轉換成台灣運動的力量。」她認為,長老教會擁有更好的條件,因為有基督的精神,能夠讓人長期為一個目標奉獻犧牲。

 鄭凱榕表示,「從前我的人生是計畫好的,但這幾年來,我的人生變得非常隨機,有任何機會到我面前,就努力把握,與人建立互信的基礎。」她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網絡的結點,成為幫助人的管道。她建議青年翻譯志工,可以先找出自己有興趣的事,透過每天的練習,結合翻譯的能力,就有機會為台灣發聲。

世界歸正教會聯盟副主席盧悅文分享參與普世的觀點(林佳靜攝)

 1996年參與普世事工至今已20年,世界歸正教會聯盟副主席盧悅文表示,「普世成為我生命中重要元素。」她發現,在臉書上的好友有將近三分之二都是參與普世活動認識的。「普世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她認為,普世不該跟出國畫上等號,「每個人參與普世的路徑不一樣。並不是出國開會,就是擁有普世經驗。」她以目前在台東史博館當研究員、同時在東華大學讀博士班,長期深耕原住民族群文化的長老教會青年林頌恩為例,她認為普世精神應該落實在本土、關心台灣的人民。

 盧悅文分享她如何透過普世的眼光,關心全球化的世界經濟議題、全球暖化現象、性別議題及近來的歐洲難民問題。反觀PCT應該怎麼回應?她認為,過去十五年來,台灣社運成為長老教會的鏡子,明顯呈現長老教會的不足。尤其今年是長老教會慶祝宣教150週年,她擔心,長老教會還耽溺在過去的榮光裡,卻沒有思考教會的性別關係正在退化,教會青年和長輩有代溝,參與普世的機制也要檢討。


資料提供單位: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