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焦點話題
教界消息
總會消息
傳道
教育
喜樂泉
教社
青年
大專
婦女
普世
性別公義
原宣
傳福
松年
客宣
族群母語
21世紀宣教
家庭祭壇
 
   
首頁 > 最新消息 > 總會消息
點閱次數:382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發布日期:2017/9/19更新日期:2017/9/19
關於傳道師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之簡述
(刊登於教會公報3419期)
作者/ 杜謙遜

台灣到目前為止,基督宗派似乎只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比較重視母語文化。2000年,總會成立「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並在2009年的總會通常年會通過「傳道師在職教育制度」,當中規定2009年以後分派的傳道師,在提出牧師資格檢定前,需取得族群母語考試通過。依此條例,傳道委員會與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以下簡稱母語會)聯席會議通過「傳道師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辦法」,共同建置傳道師申請牧師資格的族語檢定認證之考試制度,並委託母語會執行檢定認證考試。

自2011年6月21日舉行首次考試,迄今已進入第7個年度,其間筆者剛好全程參與,所以知之較詳,今略敘大概,一來做歷史留檔,二來也讓眾教會明白此檢定的實施細節與成效。

一脈相傳的語言認證

考據本宗傳道師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有傳道師說這叫「大會考」,以下稱本檢定)歷史,其實最早可從初期西方宣教師來台宣教,要到廈門取得教區工作語言考試認證及格,方得繼續留在台灣參與長期宣教工作追溯起。

台灣設有南北教士會後,改由南北對調互換考區,審查新任宣教師工作語言能力。二戰結束,南北合一成立總會後,換成本地傳道師要通過工作語言考試,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是交由各中會或族群區會考核呈報傳委會。

但因為過去考試幾乎流於形式,以致於有了現在的「大會考」制度與辦法,落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中「釘根本土」的神學實踐,並將母語考試列為傳道師在職教育必須完成的項目。

認證標準:掌握「聽、說、讀、寫」基本程度

假若一般語言能力認證分初、中、高三級,那麼本檢定要定位在哪一程度才算通過標準?
一開始傳委會與母語會合議就是定階在「初級以上,中級以下」的程度,只要能掌握「聽、說、讀、寫」基本能力即可,並依此方向做試題設計。也依照目前台灣3大族群(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的需要,分為5大檢定項目:

1.信望愛台語/客語輸入法打字:原本台語和客語族群傳道師可選擇加考,通過總得分加10分。原住民傳道師憑國家考試通過證書總得分加10分。2017年起台、客語白話字電腦打字改為必考,原住民國考通過加分取消。

2.筆試:主禱文或使徒信經2抽1,可看台、客語漢字或中文稿翻譯為族語文。2018年將增加本宗信仰告白(分3段),作為抽考題庫。

3.閱讀:依考試前公布的族語聖經範圍抽題閱讀,每段大約300字左右的經文。

4.短講:依考試前公布的題目報到時抽題,現場不看稿短講。

5.對話:由分組試務同工與考生做口語自由對談。

特別要留意的地方是,本檢定為「傳道師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而非「傳道師母語能力認證檢定」,所測驗的是,傳道師受派時所屬中區會所使用的工作語言,例如台語族或原住民語族傳道師被派至客家宣教中會,其所需檢定的工作語言就是客語,其他亦同,除非是派到同語族的中區會,才能稱其所考的是母語。意即,考外族的工作語言傳道師,會比考本族母語工作語言者更加辛苦!

另外,要留意的是,2016年起受試者必須雙標準達標才算通過檢定,也就是總分要達85分,電腦輸入法除外,「聽、說、讀、寫」各項目都要拿85%以上才能通過檢定(註:2017年起修改放寬底標為80%)。

專業試務同工

本檢定因為不僅要考慮語族,也要兼顧語系腔差,所以試前作業流程繁雜。各語族檢定試卷不同,試務同工除了母語會委員外,也透過各族群中區會介紹邀約推薦合宜的族語牧者、長老或老師來擔任試務同工。

考前先做相關試務說明,檢定則依族語別再分2人1組進行評分,並改完考生筆試卷後完成當次任務,最後由總會同工做考生總成績加總與核對無誤,才通知考生公告結果。擔任試務同工要拿捏「鬆緊適宜原則」,就是:以最基礎簡單的方式做認證檢定工作,但也要以最嚴格方式評分把關。

試務同工參與在檢定過程中,也會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給母語會做每次試務檢討的調整討論。因為母語會只是受託合作檢定的考試單位,所以每年所有的檢定辦法與細則、範圍更改都先送交傳委會審核同意,再發文隔年實施。

語言存復的曙光與困境

傳道師母語能力與工作語言養成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檢定也只是傳道師養成階段在職教育訓練內容其中的一環而已。採認證檢定方式是最佳方式,因為評分標準是可受科學性檢驗的,同時,檢定也可督促傳道師更認真地精進語言能力,傳講上帝的話語。

從本檢定實施以來,這些年支持與批評的正負面聲音都有,不過從應試者成績、及格率,以及檢定項目流程觀測,近幾年傳道師對學好工作語言或母語的基本能力與意願、態度和素質都有明顯進步,且這也與傳委會規定「傳道師提出牧師資格檢定前,需取得族群母語考試通過」條件有密切關係。

然而,目前台灣語言使用現況普遍以華語為主,長老教會逐漸華語化也是不爭的事實,要叫年輕一代牧者肩負母語傳承重責大任,實困難重重,需要多方體諒與協助,好增強年輕傳道師牧會的基本工作語言及母語精進意願。

善用教會資源強化語言能力

關於如何強化與精進傳道師工作語言/母語能力,則是環環相扣:

●個人與家庭:個人既有獻身預備作牧者的心志,就要有提升與熟練母語的使用能力自覺。盡量與家人和族人(特別是熟悉母語的長輩)多用母語交談,並找相關資源多學習母語文化。

●神學院:母語會鼓勵本宗神學院為所有各族群在學生開設台灣族群母語課程。神學生們可把握用有限的時間,鍛鍊母語「聽、說、讀、寫」基本能力。

●中會、族群區會:傳道部應落實一對一在職教育母語文化訓練課程,加強與幫助傳道師們順利通過檢定考試,以及教導如何運用母語營建教會。尤其從其他族群派任的傳道師,大多對工作語言生疏,更需要多加輔導關照。

●傳道師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考試:由傳委會與母語會合辦的認證考試,禮聘各族群母語專才擔任試務同工,採雙人一組做評分,公信度夠。希望尚未通過檢定之傳道師繼續努力,早日完成認證。
對於已經通過本檢定的傳道師而言,這是往封牧獻身之路的一大步,值得恭喜與慶賀;也表示本宗的工作語言基本要求已達成,日後就是需要靠牧者本身不斷地訓練,與加強母語或者工作語言的表達能力,才能熟練地以適當的語言牧養族群教會。

任何語言要進步,就是要多記、多說、多談、多寫、多用,營造活化語言的適合使用環境。但是最令人擔憂的是,傳道人通過認證檢定以後,卻只有在「講道時有用母語/工作語言」,到了禮拜結束後,其他聚會或生活場合、家庭交談還是以華語為主,漸漸地連主日母語禮拜也被華語禮拜取而代之,就相當令人惋惜。

牧者的語言能力、使用語言的態度和決心會影響一間教會,也是攸關弱小族群的語言生態的主要關鍵推手,所以總會和中會及族群區會如此重視牧者的在職訓練涵蓋「福音文化」素養提升,其來有自。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