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焦點話題
教界消息
總會消息
傳道
教育
喜樂泉
教社
青年
大專
婦女
普世
性別公義
原宣
傳福
松年
客宣
族群母語
21世紀宣教
家庭祭壇
 
   
首頁 > 最新消息 > 總會消息
點閱次數:298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發布日期:2016/1/20更新日期:2016/1/21
PCT語言政策研討會小組討論紀錄

PCT語言政策研討會小組討論紀錄

  1. 時間:2016年1月13-14日(禮拜三-四)。
  2. 地點:新竹聖經書院。

  • 組別:第一組。
  • 組員:薛伯讚、周璟妤、陳天來、黃銅沛、蕭文傑、林輔華、楊阿華、林金源、蔡愛蓮、曼寇寇·烏莎斯、陳松得、席乃罕·達邦、陳惠世、蕭景宗、李哲緯。
  • 引言人:陳惠世。
  • 紀錄者:周璟妤。

議題一: 總會性會議與研習會舉辦時之語言使用

  1. 用出席最少數族群語言,其他語言用翻譯。使用各語言讓各族群有被尊重的感覺,其他人也可以學習。
  2. 過去用holo語,原住民參加意願少(以150週年為例,原住民也想參與,但語言讓他們沒有歸屬感)。多數決不一定是神所喜悅,可採用華語文字翻譯,用各族族語來口譯。
  3. 各族群語言都有機會表達(詩歌..等),但開會有些專有名詞與效益,是否考慮共通語言。
  4. 華語的普遍要如何用母語表達理想化,學習用母語。WCC就是一個好的指標, 重點是如何實施。
  5. 五年前所有會議都用holo語,原住民不是不參與,是聽不懂。其他國家的人來都有翻譯員,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用自己的翻譯員。同步翻譯,華語比holo語普遍。
  6. 魯凱族自己中會、議會都用華語,因為魯凱有四種語言互相不通。
  7. 總會經常性會議都用華語,翻譯其中一個語言是華語,另一個是holo語。
  8. 總會500人參加會議,要450份耳機。一年4天沒講母語會消失母語?

回應:會議還是要有共通語言,禮拜中用翻譯機是方便的,但是會議裡是麻煩的需要快速。

  1. 每個議會中都要有翻譯人員。
  2. 用華語是一種尊重,跟holo語比起來比較易懂,可以把holo講得好的人很少,溝通是需要的。
  3. 開會重要的是溝通。
  4. 鼓勵族群中區會學白話字(羅馬拼音)。
  5. 開會前是否可以調查各中會需要多少翻譯機。
  6. 用華語,可以用較少翻譯機,學語言要需要興趣,學習在生活中。
  7. 總結:通用語言。中會會議用通用語言,講針對議題需要(用母語較通順)。

議題二:教會內考量多元族群共同禮拜之語言使用

  1. 打華語ppt,講holo(壽山中會)教會也有些原住民。
  2. 多元族群較多在都市。
  3. 部落也有些外地嫁過來的外來族人,部落講道自己講母語自己翻譯華語。
  4. 聽道中聽關鍵字慢慢學母語。
  5. 一開始雙語會有老人家不舒服,但是慢慢習慣是可行的。
  6. 多場次不同語言禮拜,聯合禮拜即時翻譯

議題三:教會內推動族語教學之實踐

  1. 白話字教學(查經班之前)。
  2. 教會小朋友用注音,總會可出小朋友白話字教材。
  3. 鼓勵教會開班,總會也有給講師費補助,總會有些教材很少人申請。
  4. 母語是長期的,各團契把母語當成目標其中之一,從最基礎拼音繪畫民謠開始。
  5. 教會有分類,詩篇導讀。週日下午教族語,講道稿寫羅馬拼音及華語,中會辦族語主禱文朗讀、詩歌比賽。
  6. 在教會裡面主導要推行族語的是誰?年輕傳道人都還不會講族語。
  7. 神學生語言政策要推行。
  8. 中會有資深牧師帶大家練母語。
  9. 委員會鼓勵神學院辦母語學(補助神學院講師費)。
  10. 考到資格考的牧師一定會推行嗎?
  11. 不要讓族語考試變成一種壓力,要讓大家對族群認同。
  12. 文化流失要拉回,要先認同自己文化,教會牧者可以用雙語文字方面推動。
  13. 敬拜可以參些族語,教會長執願意支持,牧者就不得不好好學。
  14. 政府也有些可以補助的方案。
  15. 跟教會小孩嘗試一直講母語,給他們這樣的環境,白話字學堂,背詩篇。
  16. 懂得自己文化美的地方,讓年輕人有說母語的勇氣。不是一兩天,要常說,有興趣,有認同,有自信。

  • 組別:第二組。
  • 組員:陳永明、朱麗娟、卓宗仁、周楷傑、林忠和、王景正、塔卡納夫·璟榕、田啟榮、田天助、李明俊、李位鼎。
  • 引言人:李明俊。
  • 紀錄者:李位鼎。

議題一: 總會性會議與研習會舉辦時之語言使用

  1. 多元翻譯(即時翻譯)。
  2. 固定開會場所、建構設備、搭配多元翻譯。
  3. 翻譯文的表現: 最好一句母語,一句華語文。

議題二:教會內考量多元族群共同禮拜之語言使用

  1. 盡量避免教會中兩種語言進行禮拜­­---造成兩個區塊。
  2. 分堂分語言禮拜。
  3. 用母語溝通,週報刊登講道篇(華語)。
  4. 禮拜用語,用最大多數人能聽得懂的語言。
  5. 母語保存/教育:主日學/團契/母語課程加強。
  6. 講道篇雙語:母語文/華於—一句一句對。

議題三:教會內推動族語教學之實踐

  1. 母語使用的背後是族群/自我身分的認同。
  2. 課後陪讀班—有時段教導母語。
  3. 從神學生/傳道師要求,對母語的學習,更要成長到能教導母語,才能在牧會時,於教會中推動母語。
  4. 族語聖經/聖詩加快腳步翻譯。
  5. 教導族語詩歌、族語主禱文、族語使徒信經。從兒童主日學開始。
  6. 每年舉辦族語朗讀比賽,鼓勵族語說得好的孩子。
  7. 教會一覽表,族牧者名加註族語名外,教會名稱也應加註族語名。

  • 組別:第三組。
  • 組員:王進財、彭志鴻、康進順、阮介民、陳治仁、鄭明德、林碧玉、高蘋元、溫宗廉、洪春發、Watan Diro、黃保諭、Supina Nakaisulan。
  • 引言人:黃保諭。
  • 紀錄者:Supina Nakaisulan。

議題一: 總會性會議與研習會舉辦時之語言使用

原則:

1.共同會議時的共識:讓各族群可以用母語表達意見。表達會影響一個人的內容,若沒有用母語表達,開會時自然成為弱勢。

2.語言對各別族群來說是生命,但對共同會議而言,是一種必要的「工具」。

3.會議中每一個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他/她要【輸入】的母語,請總會務必克服最終得以【輸出】成華語(工作語言)。

具體建議:

(1)建議總會翻譯機的設備添購,請總會實際進行估價,確認須投入的成本費用。

(2) 建議本宗屬下機構會議廳改善會議設備(包含計票系統等,可與通訊器材行聯繫)。

(3) 補助各中區會購買翻譯機,參與共同性會議時,中區會依需要自行攜帶。

舉辦研習會或訓練會時,大會向講員事先溝通使用工作語言。若講員用非工作語言講課時,大會應事先掌握並為與會者預備翻譯機與翻譯人員(從主講者的語言翻成華語)。

議題二:教會內考量多元族群共同禮拜之語言使用

原則:長老教會必須保持以母語為教會禮拜語言的主體(神學與使命考量),在這前提之下,必須克服輸出成華語/華文資訊的問題,就此提供以下具體建議:

1.採取雙語翻譯,盡量克服表達流暢性的問題。

2.善用投影機作翻譯、資訊對照。

3.講道時,提供華語講章。講道時在關鍵字或重點上重覆強調,加強印象。

4. 網路同步直播,不同語言可即席翻譯輸出網路,電腦、手機使用都皆可使用。(只需要網路設備、攝影機、現場翻譯者)

議題三:教會內推動族語教學之實踐

前言

白話字教學有其時代性,過去教教會信徒學白話字是為了讓人懂/讀聖經,目的是傳遞訊息。現在母語最重要的是「使用」,台灣的初代教會母語的使用沒有問題,在這個歷史因素之下,我們是否有這樣的「需要」?所以,今天教會要鼓勵信徒使用母語,這應該是教會的責任。現在連講都不會,要學白話字是更困難的。我們應該找到我們目標的優先順序,才能達到教會實踐的可能性。

1.關於兒少的母語傳承教學,應該極力向政府倡議和提出將本土語言列為十二年教育的必修課程。另,教會應思考加強教導成年信徒,推動與鼓勵在家庭內說母語的方法與實踐。

其他具體作法:

1.教會內彼此稱呼族名化。

2.推動教會內的母語比賽。

3.鼓勵教會青少年創作詩歌用族語創作。

4.提供系統性的教學和教材,繼續培養教會內會羅馬字、白話字的教師。


  • 組別:第四組。
  • 組員:陳金泉、劉惠娟、王睿智、陳金杏、黃世偉、謝欣蓮、那麼好·ㄚ讓、張培理、高清賢、劉彼得、周智雄、李美慧、路芝古拉斯、大亥·芭拉拉非、賴德卿、蕭資明。
  • 引言人:陳金泉。
  • 紀錄者:張培理。

議題一: 總會性會議與研習會舉辦時之語言使用

  1. 主要是政策與設備(相關同步翻譯設備)的問題,若有人在會議中翻譯,基本上仍然可以使多元族群參與其聚會。
  2. 總會會議或研習會,不應有「便宜行事」的心態來看待語言的使用。
  3. 建議總會性會議、研討會的設定主要工具語言。
    其配套措施:
  1. 中區會培養翻譯者(華、台、英)。
  2. 同步翻譯須使用翻譯耳機等設備,而不是逐句式翻譯。
  3. 將會議分配成兩個part,其一是使用華語,另一為台語。以求效率。
  1. 總會性會議、研討會中,若主要使用華語,雖都能聽懂,但堅持使用台語者,能否接受?
  2. 會議語言主要是快速傳達訊息,以求效率。所以主要工具語言之使用應以快速接收訊息為主。
  3. 台語教會牧者必須要謙卑,以大眾共通語言為主,應以華語為主。
  4. 募款主日,台語教會大多要求請安者使用台語!
  5. 建議使用雙語(華、台)來進行會議。
  6. 總會會議應以發言者、主持者的母語為主,無須設定主要工具語言,但總會必須預備口譯設備和人員同步翻譯。故總會必須制定相關訓練政策。

議題二:教會內考量多元族群共同禮拜之語言使用

  1. 教會內若只使用單一語言,如何向多元族群宣教?
  2. 以族語和華語穿插來進行禮拜。
  3. 教會要重視自我族群語言!
  4. 教會語音媒體設備、音響的專業化。
  5. 禮拜以母語為主,但事先可以預備的程序、講章、論文可用PPT播放。
  6. 教會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推動、轉化家庭使用族語。
  7. 神學院:

a. 講道學的口譯訓練。

b. 落實族語課程。

  1. 教會必須要給予青年人空間來參與教會的禮拜;並設計多元化的禮拜。​​

議題三:教會內推動族語教學之實踐

1.反省:當下的情境,族語必須以「教學」來傳承。而不是自然情境的塑造。

2. 和社區一起舉辦族語教學活動:

a. 以學生的族語認證為目的。

b. 日常生活會話之教學。

c. 教會推動族語讀經、詩歌教唱。

3.牧者講道無法以華語、族語100%的雙語翻譯,總是會有其取捨。

4. 要求信徒讀經以族語聖經及華語譯本(對照譯本)來閱讀。

5. 目前國家的族語教學政策無法讓學生學會族語。族語環境的塑造必須從家庭做起。教會必須推動在家庭中使用族語。

6.設計全族語活動。

7. 目前族語推動、教學模式:教會、學校、民間社團。但相互搶資源。

8.多語言學習的孩子會更聰明。

9. 族語歌舞是很好的外交。

10. 民間許多社團、單位、個人已經開始推動全族語的學習活動(幼稚園)、會議,教會勢必要更重視族語的教學。

11. 教會開設族語課程或相關學習活動。

12. 教會可以訓練族語師資,不須依靠政府資源來培育。

13.教會幹部對於母語的不重視。

14.都原教會推動族語:

a. 以族名彼此稱呼。

b.學習羅馬拼音。

c.要求團契獻詩族語詩歌。

d.禮拜中吟唱族語禮拜詩歌。

15.請總會、中會、地方教會下定決心,落實族語政策。

16.教會設計族語聖經朗讀比賽或觀摩活動,並予以獎勵。


  • 組別:第五組。
  • 組員:曹貽瑋、夏文學、杜明山、東鴻恩、吳斯凱、黃佩怡、竹嫵·法之山、阿步·索克魯蔓、哈路蔚·達邦、杜謙遜、陳豐惠、陳清發。
  • 引言人:曹貽瑋。
  • 紀錄者:陳豐惠。

議題一: 總會性會議與研習會舉辦時之語言使用

  1. 建議總會在經費許可範圍內以租借或購買的方式,使用現今大型會議中,普遍使用的隨身攜帶翻譯設備。若禮拜或會議中只採用華語,對其他族群語言其實也是一種霸凌。
  2. 期待從總會開始做起,制定某一會議各族群共同使用的語言,並提供翻譯設備解決語言不同的問題。
  3. 南部五中會會議時就考慮要租翻譯機,建議總會實施。
  4. 「投票機器」可列為議會設備之一,以減少人工作業,達到會議高效率。
  5. 今日所提建言需要由下往上反應並督促總會開始進行。
  6. 原住民各族群應該培養通台語和客語的通譯人才。
  7. 本研討會議決應該請總會實施政策,至少往後會議中要能翻譯為台語或華語較普遍的共通語言。以前的時代是大家拼命學華語,少數族群的語言被忽略,民主化後,人權思潮影響才導致現在本研討會要討論PCT的語言政策。PCT應該帶頭走在國家政策前面。總會應開始預備設備和各族語翻譯人才培訓。
  8. 翻譯設備的使用可以從小型研討會試驗做起。
  9. 建請總會制定語言政策,在以後的會議中定公共語言,準備設備和口譯人才,避免因語言引起的紛爭。
  10. 法規有定總會年會的使用語言為華語和台語,但是咱要思考如何兼顧其他族群的需求。
  11. 如果將「使用語言」調整為「公共語言」,會議可以訂兩三種公共語言,而其他的語言使用者需要配備翻譯。
  12. 總會大型會議(需要討論)的工作語言,因翻譯作業上的有限,頂多訂兩三種。在台灣可能就是台語、客語和華語。
  13. 挑戰各族群牧長及會友是否能都用自己族語質詢和發言?咱母語委員會的職責應該是推動各族群母語,不是要替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善後。

議題二:教會內考量多元族群共同禮拜之語言使用

  1. 在南部,台語是共通語言無問題。
  2. 東部教會族群比西部多元,本身的教會族群非常多種,如果沒講華語,兄弟姊妹可能就會離開。若聯合禮拜牧師作翻譯,時間加倍或引起困擾,不希望因為語言問題造成對立或分裂。
  3. 埔心教會原本只有客家人,國民政府來之後,增加許多眷村人口。目前族群有台、客、原、新住民等等,使用的語言多元,因此未來考慮在教會增加翻譯設備。牧會過程有激發客家會友重新學習客語(因為Holo牧師講客語比客語會友講得好)。
  4. 族語遇到的困境在平地的原住民教會甚為難題,因為教會中的族群太多元,大家都講華語。例:橋頭教會牧師講道一句台語加一句華語(牧會時間加倍)。例:西螺教會牧會用投影片(多文字)輔助。
  5. 牧會初期和長者學族語,但是長者過世後就沒對象可以學。用族語歌曲教青少年,青少年因此而喜歡接近族語。
  6. 大教會可以分場禮拜,但是分場造成會友互相不熟,好像一個教會中有兩三個小教會。如何提醒教會注意這問題?以鹽埕教會為例:早期有講英語的船員來聚會需要翻譯機,現在增加新住民其實也是需要華語翻譯。總會是否可以考慮大量採購好用的翻譯機提供各教會購買。
  7. 鄒族區會有跨語族牧師牧會的狀況,但是牧師無法使用族語,是警訊;總會舉辦傳道師母語檢定時應該嚴格把關。

議題三:教會內推動族語教學之實踐

  1. 青少班背經文或日常用語,以300元作為獎勵。
  2. 教會安排族語日,全教會配合參與。
  3. 牧者成為好典範,規定族人對自己的孩子只能講母語。
  4. 牧者堅持母語講道(螢幕有同步翻譯),不因外來人員的參與而受影響。
  5. 牧者鼓勵會友母考語認證。
  6. 牧者扮演引導的角色,以身作則激勵會友講母語。
  7. 唱詩歌學母語。
  8. 讀聖經學母語。
  9. 開族語課程班。
  10. 教會安排禮拜結束後,用一個小時的時間一起朗誦母語聖經。
  11. 總會鼓勵各教會培養教會翻譯人才,成為總會會議翻譯人員。
  12. 由牧者、長執及對母語有負擔的同工合力堆動,全面實施團契母語相關活動。
  13. 教會要求牧者(非閩南人)講台語,但會友本身卻不會講台語,
  14. 推動主日學教材,成為主日學老師的教學輔助工具。
  15. 長輩不應遷就小孩而說華語,反倒應以母語為主,引導學習。
  16. 期待總會成為國家官方委託機構承辦族語考試。
  17. 可以選幾位有使命感的教會會友與牧師一起推母語,可以與政府單位合作,讓教會參與母語認證計畫。要創造環境,讓人覺得學母語有榮譽感。
  18. 媒體的力量很大,例如從民視戲劇節目學台語。
  19. 制定獎勵制,如背詩篇等經文,頒發100元獎勵金。

相關檔案下載:
20160113語言政策研討會__小組討論紀錄整合.docx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