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焦點話題
教界消息
總會消息
傳道
教育
喜樂泉
教社
青年
大專
婦女
普世
性別公義
原宣
傳福
松年
客宣
族群母語
21世紀宣教
家庭祭壇
 
   
首頁 > 最新消息 > 總會消息
點閱次數:3650
字級調整:
發布日期:2020/9/1更新日期:2020/9/1
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回顧與展望
作者/ 林佳靜新竹報導

2020年新倍加年度宣教會議在新竹聖經學院舉行。(林佳靜攝)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一領一‧新倍加宣教推動中心」8月31日在新竹聖經學院舉行2020年新倍加年度宣教會議。為了回顧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十年來的事工成果,及擬訂未來的宣教策略,第一天的會議特別邀請台大社會系教授蘇國賢主講專題,分析台灣教會現況。並由總會「一領一‧新倍加宣教推動中心」執行幹事蔡南信牧師報告十年來總會、中會推動的成果。

 總會議長Abus Takisvilainan在開會禮拜中,提醒與會者「認同、委身、成長」一直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的總目標。第55屆總會通常議會宣布啟動一領一宣教運動,也是因為長老教會發現,台灣過度重視經濟發展,崇尚物質主義,導致人們心靈缺乏,對自己的國家、族群缺乏認同感,對於所處的土地與文化不瞭解,迷失自我,也沒有使命感。Abus牧師提到,台灣長老教會宣教邁入155週年,感謝上帝在這一百多年來,藉著國外宣教師的認同和委身,在台灣各地設立醫院、學校。她認為,教會要幫助信徒建立歸屬感,讓他們打從心裡認同長老教會,並在教會中真正的委身,培養有使命感的基督徒。

台大社會系蘇國賢教授分享台灣教會現況調查(林佳靜攝)

 為了更精準的了解台灣教會現況,2012年,蘇國賢教授帶領團隊展開第一次的基督徒信仰調查,為了更了解台灣教會的宗派分佈,他們透過民調中心打了22萬通電話,終於找到1204個有效代表全台灣基督徒的樣本。2015年訪問1218位教會領袖。2017年又做了第二次基督信仰調查,以了解教勢變化。另外,1985年開始,科技部補助台灣社會調查,共累積了14萬位受訪者,可從社會變遷的角度了解台灣基督徒人口的現況。

 根據2012年的調查,台灣民眾的宗教信仰,佛教佔28%,基督宗教6%,道教20%,無信仰者45%。2017年台灣民眾宗教信仰,佛教佔27%,基督宗教6%,道教21%,無信仰者46%。聲稱自己信仰基督者有12.5%幾乎沒參加主日崇拜。聲稱自己信仰基督教者,有10%的人尚未受洗。台灣基督徒在過去二十年有微幅成長的趨勢。從台灣基督教會宗派的分佈來看,傳統的本地教會有33%(長老會28%,真耶穌教會與聖教會5%),傳統國語教會佔30%(信義會3%,浸信會7%,其他傳統國語教會10%),新興教會佔20% (靈糧堂7%,其他新興教會13%)。

 根據調查發現,「15歲」是信仰態度轉變的關鍵時刻。有將近八成的人從15歲至今沒有改變信仰立場。基督徒15歲的4.1%成長到目前的5.6%,蘇國賢教授說,教會年輕人若沒有流失,目前基督徒人數應該會有7%。而15歲時信仰基督宗教者轉出至不同信仰的改宗機率,有19%變成「無信仰者」,13%改信其他宗教,改宗及流失的機率高於「佛道民間」信仰。目前的基督徒僅有四成的人在15歲已經成為基督徒,從無信仰及民間信仰轉入基督教的比例高於佛教及道教。

 台灣家庭中與父母親有相同信仰的比例高達90.9%,顯示信仰是以家庭為單位。父親為無信仰者,母親有三成的機率有宗教信仰,父親為基督徒,母親有八成機率為基督徒,比其他宗教父母為同一信仰的機率低。

 調查結果認為,家庭對於信仰的傳承十分重要,減少下一代的流失,教會人數就會增長。光靠生育增長是不可行的。父母為無信仰者或民間信仰者,轉入基督信仰的機率高。

 蘇教授也提到,教會與社會的距離,值得教會牧長省思。他以美國教會分成自由與保守派的兩大陣營面對世界的立場為例,提醒台灣教會面對社會多元價值,對於一些具爭議性的社會議題,如墮胎、安樂死、死刑、性別等相關議題,要極早做準備如何因應。蘇教授說,對於長期參與台灣民主化運動、在政治改革上十分激進自由的長老教會而言,「保守」的標籤,應該是令人難以接受的身分認同。如何治理教會,帶領敬拜及擬定宣教的策略固然很重要,但信徒更仰賴教會牧師如何詮釋聖經文本,以幫助信徒面對社會價值的變化與衝突。

 總會「一領一‧新倍加宣教推動中心」執行幹事蔡南信牧師在新倍加運動的成果報告表示,新倍加運動的發想,始於2008年12月傳道委員會於新竹聖經學院召開的「邁向150週年的傳道事工」懇談會。2009年2月,總會傳道委員會通過由高雄中會提案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150週年新倍加運動」,決議銓派小組,評估可行性。2010年4月,第55屆總會通常議會宣佈啟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

 蔡南信牧師說,新倍加運動除了擬定量化成長的目標,更著重質的成長,推動整全宣教六面向:宣揚福音、培育上帝兒女、愛心服事、社會改造、關懷受造界、福音與文化;陸續舉辦生命分享會、推動門徒培育事工、特色教會觀摩、高齡關懷事工、出版原住民福音小冊等,由總會和中會一起來推甕,已有豐碩的成果。

總會「一領一‧新倍加宣教推動中心」執行幹事蔡南信牧師分享新倍加運動的成果報告

 蔡南信牧師指出,根據教勢統計,十年來整體成長1.12%。從2007年和2017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勢統計的出席禮拜人數來看,49人以下的小型教會約40%;50-99人的中型教會約30%;100-199人的中大型教會約20%;200人以上的大型教會佔10%。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多達七成屬於中小型教會,原住民教會比平地教會的比例更高,超過八成,十年間幾乎沒有變化。

 大部分中小型教會的特色是穩定性高,而不是立即性的激變,帶來人數急速成長,雖然比例沒有改變,但各類型教會都有成長,共增加70間教會,是正面的現象。小型教會改變的關鍵在於重視未信者的心靈需要,及教會領導,要按著小型教會的特質牧養,不用一味仿效大型教會的牧養方式。

 聽完總會報告,七星中會濟南教會黃春生牧師回應表示,去年濟南教會開始關心香港議題,沒想到有許多社會青年跑到教會來。濟南教會因位於立法院旁邊,舉辦國會查經班,也吸引立法院的助理參加。他認為,教會在不同處境下,可以做不同的事工與宣教,唯一不變的是愛的本質。

 嘉義中會新營教會陳天償牧師則提醒眾牧者,傳福音不能僅止於靈魂得救而已,福音更大的使命是轉化社會。教會不能對社會議題、環保問題漠不關心,要效法馬偕博士關心台灣人民醫療的需要一樣,關心台灣人民的生活問題。也有牧者提醒,希望總會多傾聽不同意見者的聲音,對於政治立場不同的地區,也需要總會幫助教會來面對。泰雅爾中會寒溪教會黃志堅牧師則對蘇教授的調查很有共鳴,他也認為,15歲以前的牧養很重要,15歲之後,教會青年往都市發展,需要跟平地教會或都原教會無縫接軌,部落也需要都市青年回到部落做團隊的事奉。


資料提供單位: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