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週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研經網站訂報退報
2018 年 第 3  季 第 02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門徒的實習

參考經文:馬可福音6章1~13節

6:1 耶穌離開那裡,來到自己的家鄉;門徒也跟從他。 2 到了安息日,他在會堂裡教訓人。眾人聽見,就甚希奇,說:「這人從那裡有這些事呢?所賜給他的是什麼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異能呢? 3 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裡嗎?」他們就厭棄他。(厭棄他:原文作因他跌倒) 4 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 5 耶穌就在那裡不得行什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 6 他也詫異他們不信,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 7 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出去,也賜給他們權柄,制伏污鬼; 8 並且囑咐他們:「行路的時候不要帶食物和口袋,腰袋裡也不要帶錢,除了柺杖以外,什麼都不要帶; 9 只要穿鞋,也不要穿兩件褂子」, 10 又對他們說:「你們無論到何處,進了人的家,就住在那裡,直到離開那地方。 11 何處的人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你們離開那裡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對他們作見證。」 12 門徒就出去傳道,叫人悔改, 13 又趕出許多的鬼,用油抹了許多病人,治好他們。

從小到大,我都在同一間教會禮拜、聚會與服事;我的母會,成為我奠定信仰基礎的地方,是我信仰的搖籃。直到去讀神學院,我才離開母會,到不同教會觀摩與學習。因為想要多了解不同教會的事工形態,以利日後的牧會工作,因此在神學院3年期間,我到過3間教會實習。這3間實習的教會,有位在山區的,有位在都市的,教會形態很不一樣,宣教模式與策略也各不相同。不論如何,對一直只待在母會服事的我來說,在這3間教會的實習,為我往後的牧會提供了良好的預備。

◆拿撒勒人厭棄耶穌

馬可福音6章1~13節記載,耶穌呼召12使徒,他們就跟隨在耶穌身旁,學習如何作祂的門徒。門徒跟隨耶穌到各地宣揚福音,親眼看見耶穌行神蹟與異能,如今他們跟著耶穌回到祂的故鄉──拿撒勒。

台語有句諺語:「近廟欺神。」意指住在廟宇附近的人,每天看神明擺在那裡一動也不動,久了以後就不覺得神明的威嚴與靈驗,自然就輕看那神明。這種情況似乎也發生在耶穌身上。當耶穌回到拿撒勒,那些同鄉對耶穌的教導都感到很驚訝。因為他們對耶穌太熟悉了,連耶穌的父母及弟弟妹妹,都是他們所熟識的。所以,他們不相信那個曾在他們當中長大的鄰家男孩,竟然有此成就。

也許是「親不敬,熟生蔑」,許多大型佈道會的佈道家,通常都是來自遠方。同樣地,拿撒勒人只用「世人的眼光」來認識耶穌。拿撒勒人正因為熟識耶穌,反而不能真正認識祂,更別說想通過那平凡的面紗看清楚耶穌的真實身分。

拿撒勒人厭棄耶穌的這段經文,也成為我們的警醒。在這世代,有許多人離棄年輕時的基督信仰,到別處尋求人生的意義與幫助。基督徒是不是因為太熟悉聖經故事,而覺得耶穌的故事變得單調乏味呢?是否以為小時候聽過聖經故事,便認識耶穌了,質疑現在還能學到什麼呢?我們是否因為迷戀新奇事物,而期望在當中尋找真理呢?是否因為習慣到教會,而不再對上帝心存敬畏呢?我們必須避免拿撒勒人那種心態,以為自己對耶穌太熟悉了,而看輕祂的教導。

◆門徒的實習

耶穌在家鄉被人拒絕一事,也讓門徒學習到遭受拒絕的重要功課。耶穌繼續在附近的各村莊教導人,同時也讓門徒有實習傳福音的機會。首先,耶穌派遣12使徒兩個兩個地出去,並賜給他們驅逐汙靈的權柄。「兩個兩個地出去」,除了讓他們在傳福音途中能互相照料外,還可以彼此相互作證。「相互作證」是猶太人的傳統,根據申命記17章6節及19章15節的規定,指控一個人犯罪,不能只憑一個人的證詞,最少要有另外一個證人作證,指控才能成立。因此,使徒兩個兩個地出去,可以相互作證,完成傳道的任務。

再來,耶穌吩咐使徒輕裝上路,只可帶一根拐杖和一雙鞋子,其他裝備都不可帶。耶穌如此囑咐,是為了加強使徒的使命,使他們對傳福音有迫切感。要知道,有重大使命在身的人,應該把食衣住行這些事置之度外,才能專心完成使命。

接下來,耶穌吩咐:「當你們到了一個地方,哪一家願意接待你們,就住在那裡,直到你們離開那地方。」在初代教會,有很多宣教師巡迴各地傳福音。有些宣教師會像保羅那樣不辭辛苦,盡心盡力地工作;也有一些人會選擇比較好的環境,做重點式宣教。馬可福音記載耶穌對使徒的吩咐,不要只顧那些物質條件比較好的地點,只要有發展空間的禾場,即使生活條件比較差,仍然要住在那裡,直到離開那地方。這讓我想起還在神學院讀研二時,學長姊們即將畢業,隨後就要接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分發到不同教會牧會。那時,聽到一對學長姊夫婦談論畢業後分發的期待。學姊說:「希望去的教會,是有便利商店的地方。」學長立刻回應:「去的教會,最重要的是有上帝的地方。」我聽了心裡非常贊同。幾年後,我與先生到一間鄉下教會,村裡沒有便利商店,只有兩間柑仔店。對從小在都市長大的我來說,一開始還真不習慣,但過了一段時間,適應以後,也漸漸喜愛這地方。

最後,耶穌對使徒說:「無論到什麼地方,如果當地的人不接待你們,也不聽你們的話,你們就離開那地方,把腳上的塵土也跺掉,表示對他們的警告。」使徒是福音的使者,人們對他們的反應,有消極、有積極,正如眾人對耶穌的反應一樣。因此,使徒既然已把福音傳給人,那些拒絕福音的人就當承擔自己的責任。

◆承接使命,繼續傳道的工作

使徒所做的工作,幾乎和耶穌一樣;他們奉差遣,就是為了分擔耶穌的宣教事工。同時他們也在做預備,因為當耶穌在世上完成了祂的工作以後,使徒就是繼承傳道使命的中堅分子。

親愛的弟兄姊妹,耶穌已完成了祂在世上的工作,使徒們也已完成他們的工作。如今,傳道的工作就落在你我的身上。你準備好要出去傳道實習了嗎?

討論題綱:

1.你對耶穌的認識,經過多年的信仰體驗,有沒有不一樣?如何不同呢?

2.對教會的新鮮傳道人或神學生,你用什麼態度接待他們呢?

3.你認為教會是否看重傳福音工作?你本身有參與傳福音的事工嗎?

代禱事項:

1.為小時候曾在教會參加主日學、團契、主日崇拜,長大後卻離開教會的弟兄姊妹禱告,求上帝帶領他們找回起初對主耶穌的信心與愛心。

2.求上帝幫助教會,培育更多願意委身、不辭辛勞傳福音的人,使成熟的莊稼能順利被收割。

祈禱文: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願意來到世上傳揚天國福音,又派遣門徒繼續擴展傳福音的使命。主啊,祢和祢的使徒,以及世世代代跟隨祢的門徒都已完成傳福音的使命,現在是我們接棒的世代了。懇求祢幫助我們,讓我們不靠自己單打獨鬥,願聖靈幫助我們合一,使我們不畏艱難,不看自己的益處,盡心盡力承接傳揚天國福音的使命。奉主的名求,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對許久沒來教會的弟兄姊妹,除了平時不停止對他們的關心外,也可以利用特別的節期,如聖誕節、農曆春節、復活節、母親節、父親節,或教會設教主日等機會邀請他們,使他們能恢復教會生活。

2.鼓勵教會弟兄姊妹利用寒暑假到偏鄉、原鄉,或需要協助的教會舉辦短期宣教活動,使協助與被協助的教會能相得益彰,一同為傳福音使命多盡一份心力。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