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蕊做家庭理髮數十年了,對自己的工夫很有自信,她說:「讓我剪頭髮,就像吃到嗎啡一樣,都會上癮!」兩個女兒算是繼承她的衣缽,但功利的性格與母親大不相同。唯一跟阿蕊一樣重感情的反而是與女兒無緣復合的女婿,常常好心做白工,在兩個女兒眼中都是只會替別人著想的傻瓜。 「時間流逝得很快。」是阿蕊老掛在嘴上的口頭禪。雖然是一間小小理髮店,她也看盡了人生百態,從第三代的小嬰兒到臨終的老人,都是她的客人。她常想起師父說的,每個人都有一顆頭,只要將技術學好,就不怕沒飯吃,而她也真的一做就是一輩子。 到理髮廳閒話家常的客人感嘆著,又一家老店要關門了,哀求阿蕊千萬別退休。阿蕊的確不願意輕易退休,她不只等客人上門,還拿著筆和電話主動聯絡客人。即便沒有客人,店面也總是打理得一絲不苟。 看到這裡,我覺得「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這句話很能體現阿蕊的職人精神。聖經有許多職人,牧羊人、工匠、漁夫、祭司,不分貴賤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努力。他們既服務眾人,也是服事上帝,或許沒沒無聞,但誰能否認他們是被上帝重用的呢? 我也想起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中,時尚雜誌總編米蘭達與大家如火如荼地開會,為新款服飾搭配哪一款皮帶脣槍舌戰,新來的助理不以為然地噗哧一笑,因為她覺得用哪一條皮帶都沒差。米蘭達嚴厲訓斥她態度輕慢,因為看似不重要的一個小配件,影響的可能是一整年的時尚產業圈。 阿蕊的師傅也說過,因為客人信任,更要提供最好、最專業的服務。專注品質,客人或許會因為等太久而生氣,氣過了下次還是會再來。但若是有一次對品質不滿意,可能就不會回頭了。 為了加強專業這個意象,電影一開頭就特寫阿蕊那台已經有30年歷史的VOLVO老車,雖老舊,性能及安全性卻依然可靠。當鏡頭大咧咧地照著汽車的標誌時,我的腦海中自然將阿蕊和這個品牌連結起來,他們代表的都是在小事上盡忠的精神。 因為時代不同,調整工作方式無可厚非,但有些堅持不會不合時宜。阿蕊的女兒挖苦她不懂成本概念,阿蕊則認為人生能賺的不是只有金錢而已。這樣的體悟是阿蕊在幾十年的職涯中學習的,我也深感認同,因為聖經的道理正是如此。為了上帝,在小事上忠心,足以讓我們的工作存有永恆的價值。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712期 圖片來源:開眼電影網,http://app2.atmovies.com.tw/photo/fdtw41986050/,2025.04.08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