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在但以理書的後半段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更有加百列及米迦勒兩位具名的天使,來開啟但以理的智慧及捍衛以色列。根據但以理書的前半段,但以理雖然敬畏上主,律己嚴謹,充滿知識智慧,但仍舊會遇到他的能力之極限;因此,到了本書的後半段,我們看見天使被派來幫助但以理。
讀但以理書後半段的人一定會好奇,這天使,如加百列和米迦勒,以及其他未具名的「侍者」、「站立者」,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從但以理書來看,似乎在人與神之間還有諸多分子參與其間。對現在的基督徒而言,我們的禱告是對著上帝(如同經文中的但以理)而發。我們對上帝旨意的理解,大部分都是來自聖經及教會中的教導與分享;絕少有人宣稱有天使臨到他,對他開啟了什麼。如果有,那人的宣稱也會受到許多的關切與質疑。
◆沒有天使的年代?
如果我們的時代或我們的經歷不像但以理書的記載一樣,充滿了異象以及天使飛舞,如果我們不再看見異象,如果天使不再受差前來救援,則但以理書對我們有什麼用處?
事實上,生活在廿一世紀,即使沒有但以理書中所描述的非常態現象,即使沒有天使在身邊飛舞,我們還是有許許多多從上帝來的教導等待實踐。
在每日的實踐中,我們更經歷許多的幫助,讓我們可以一步步跟隨主的旨意行。例如,要善待家中的先生、太太,父母、子女,這樣的教導並不需要出現異象,我們就可以知道。例如,公平交易、扶助弱小者,這些也不需要勞駕天使長前來閃電打雷地啟示,我們便心知肚明。而我們所需要的幫助,或許不是來自但以理所描述的加百列或米迦勒,卻可以來自身旁的家人及弟兄姊妹。
◆無力之時需要天使
另一方面,我們在實踐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卻明顯是上帝的旨意)時,反而會遇到難題。時間體力的有限,工作壓力龐大,脾氣的控制不佳,甚至失業的無力與挫折感,在在都讓我們覺得自己無知與無能。結果是,我們無法好好與家人相處,我們與鄰居的關係疏離,我們對社會冷漠無情……。
在我們軟弱無力時,我們的天使在哪裡?誰能幫助我們?再把視野拉大,生活在廿一世紀全球化的我們,有沒有機會看見自己的社會處在什麼樣的境界?資訊如此的爆炸而混亂,我們似乎需要更多的天使來幫助我們。
◆上帝的使者何時出動?
再回頭看但以理書,天使在何時出動?天使的出動,是在但以理看見他的國家與同胞將面臨災難的時候。但以理充滿難過、迫切地為自己的國家與同胞認罪、代禱。他相信上帝是寬容慈愛的,他相信百姓如果能悔改,必得上帝的慈愛寬恕。於是,上帝派遣天使來給但以理智慧,讓他看見未來的大勢,天使被派來保護他的同胞。
或許,愛與熱情是但以理經歷天使出動協助的重要因素(雖然他知道上帝有完全的主權)。當我們心中充滿的是愛與熱情,當我們關心的是同胞與社會的處境時,或許上帝因著祂的憐憫,便差遣我們所需要的天使來開啟我們的智慧,並助我們一臂之力。
◆我也是上帝的使者?
天使並非無所事事、任意飛來飛去,在天上展示神威。但以理之所以見到天使、經歷天使的幫助,是因為他在上帝面前謙卑認罪,為自己的同胞祈求代禱。
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動態的,我們每個人也不是總處在被動受助的。我們真正的經驗是,有時候我們需要被幫助,有時候我們可以幫助人。因此,基督徒除了學習但以理側耳傾聽來自天使的聲音之外,也要學習眾天使側耳傾聽上帝的差派。
當有人面對無能為力的情境時,向神祈求將是你、我的專長。當有人雖然願意以愛和熱情貢獻給家人、鄰里,卻不知如何著手,或者遭到無法承受的巨大打擊,你、我是不是那一位上帝所要差派的使者呢?基督徒不是常常向上帝發願,願接受祂的差遣以榮神益人嗎?
《討論題綱》
1.分享你做為「上帝使者」被差遣去幫助人的經驗。你的指令來自何處?你做了什麼?你如何理解那是上帝的差派?
2.分享你如何被「上帝的使者」協助,在什麼樣的情境受到協助?你如何理解那是上帝的差派?
3.在你的教會或你接觸到的各種宗教徒中,是否有人宣稱他/她與上帝的使者(天使)有接觸,或宣稱自己就是神差的使者?你如何了解這事?
《代禱事項》
1.為教會眾信徒禱告,讓弟兄姊妹都學習在神的面前謙卑。
2.為教會中的教導者禱告,讓教會領導者常常以教會與社會的心靈為念,做出合神心意的教導。
3.為我們的社會禱告,讓社會上有更多的相互關懷與扶持。
《祈禱文》
求主給我敏銳的耳朵,讓我聽見身邊細微的聲音,使我聽見時代的聲音。求主讓我知道我能夠做什麼,讓我的家、我的社區、我的社會都成為主所悅納的。在主裡禱告,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尋找以「天使」為角色的電影,在教會或團契聚會中放映,討論影片對天使的想像,及其與但以理書中描述天使的差異。
2.在教會或團契中策劃「天使週」活動,包括以行動助人及分享討論活動。
3.收集「天使」的畫作,從畫中討論不同時代與文化對天使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