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淡水教會 簡史
   

淡水教會

一、清領時期的草創開拓

    1871 年,加拿大長老教會差派的宣教師馬偕(George L. MacKay,又稱偕叡理,18441901)抵達打狗(今高雄)。他是一位毅力堅定又有遠見的宣教師,一心效法使徒保羅的精神「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決定到北部開拓。1872 年,李庥(Hugh Ritchie)、德馬太(Matthew Dickson)等人陪同馬偕乘船北上,39日抵達滬尾 (今新北淡水),揭開北臺灣宣教史的第1頁。190161日,馬偕因喉癌病逝。

    馬偕來臺初期,曾向李庥學習一些會話,但成效有限。為了快速掌握新的語言,他主動向牧童學習,彼此交談,並運用字典研究漢文結構,5個月後就能以福佬話講道,來臺第3年甚至編寫了《中西字典(Chinese Romanized Dictionary of the Formosan Vernacular)》。馬偕不但在1878年娶本地女子張聰明為妻,過世後葬在現今淡江中學內,可謂「認同臺灣」的典範人物。

    1872 410日,亦是淡水教會的設教紀念日。透過洋行的幫助租得一間民房,其位置大約在現今馬偕街 24 號後方,其便是最早的淡水教會,那是設教之初的聚會地點;該年的 4 14 日是搬入後的第1個主日。

    經過辛勤的宣教,1873年便有5位臺灣信徒洗禮,分別是嚴清華、吳寬裕、王長水、林孽,林杯。這5位受洗者成為馬偕的學生、淡水教會第1代的信徒,以及臺灣北部教會的基石。1890年,馬偕從龍目井大地主陳阿順手中購得今日淡水教會的地皮,翻修地皮上之「偕醫館」之醫生宿舍作為禮拜堂。

    淡水教會從清領發展至今日有長遠的歷史,現今淡水教會成為了強而有力的地方教會,也是淡水地區指標性的教會。

 

 

二、日治時期的開始牧養

    1895年臺灣進入日治時代,因環境變遷的緣故,「淡水」這個名稱僅等同侷限在滬尾,因此臺北廳呈報總督府地方課進行改稱,使得1913年原名滬尾教會改名為「淡水教會」。1904 年,吳威廉(William Gauld18611960)成立北部中會,該年10月召開首次中會,會中規定牧師規則,也對堂會遴選牧師予以制度化。之後各教會便在完整的規定之下,陸續獨立為堂會,並完成首次制度內之牧師聘選。1919年開始,淡水教會進入牧師時代,進行牧會的事工。

    淡水教會當時除了本地信徒之外,十分依賴淡水中學、淡水女學校等所帶來的人力資源。這些外來人口逐漸和教會在地人融合在一起,形成第2代的信徒。淡水中學設立之後,該學校的學生成為淡水教會的主要信徒。由於淡水中學是寄宿學校,每個禮拜天老師都會把學生帶到淡水教會來作禮拜,當時禮拜堂坐滿淡水中學的學生。

    1937 年「七七事變」發生之後,日方開始強迫教會配合「國民精神總動員」,隔年在禮拜前還要唱日本國歌、遙拜天皇。無奈禮拜形式的改變,所帶來影響衝擊較大的是流失學生信徒與失去外籍宣教師資源。再者,淡水中學與淡水女學院被日本政府接收,學生不來參加禮拜,外籍宣教士陸續被迫回國,這對淡水教會來說是很沉重的打擊。

 

 

三、戰後時期的教勢增長

    2次大戰結束之後,信徒漸漸從疏散地回到淡水,聚會人數開始回穩。淡水中學與淡水高女從日本人手中收回,學生又回到禮拜教會參加活動。直到1965 12 月,淡江中學宣布學生自此在學校新蓋的教堂中禮拜,才停止淡水教會與淡江中學學生密切的關係。

    1945 年臺灣結束日本的統治,面對新時代的來臨,淡水教會很快的有了應變。首先是「漢文班」的開設教授中文與北京話。1947 年,1隊海軍進駐淡水,他們所屬中國海軍第1測量隊,隊長為羅榕蔭。因為淡水教會在2次大戰末期有將禮拜堂借給日軍駐防的前例,所以教會循例將禮拜堂樓下租給中國海軍第1測量隊,開始了淡水教會與外省人首次的長期接觸與傳教,而這些海軍軍人當中不少人在淡水教會受洗成為基督徒。

    1949 年國民黨撤退來臺之後,外省信徒較之前增多,不久後主日禮拜需要翻譯。後來外省信徒繼續增加,1950 年就變成了早上是臺語禮拜,下午另外舉行國語禮拜的「二部制」。經過多年的努力發展,終於在1967年成立獨立的堂會, 即現今「淡水國語禮拜堂」。

    關於幼兒教育發面,戰前教士會所開辦的幼稚園令本地人印象深刻,而戰爭開始後教士會將鋼琴等設備及物品連同經費贈與淡水教會。戰後淡水教會決定 繼續這項教育的責任,因此開辦了重光幼稚園,對早淡水地區的幼兒教育有很大幫助。

    1950 年代,正值臺灣長老教會推行「倍加運動」,淡水教會同時展開1連串的佈道活動、培靈奮興和查經熱潮,增加不少淡水本地的信徒,在各地設立佈道所,此時期是淡水教會十分活躍。當時候,淡水教會的平均受洗人數也從1954年的154人上升至1964年的180人。雖然無資料直接說明倍加運動與淡水教會在這個階段的關係,但或多或少影響在佈道上的氛圍。但可惜過去開設眾多佈道所由於人手不足,加上無法與地方發展相結合,現今只剩小基隆佈道所存在於三芝地區,現改名為「偕叡廉紀念教會」。

    隨著1970年代的臺灣經濟起飛,不管是經濟還是社會結構都發生相當大的變化,連帶影響淡水教會的宣教方式。1970年夏天,淡水教會在與長執座談會上討論該在何處設立佈道所,會中先後提出了北新莊、甘蓁林等地,最後認為竹圍是最適當的地點。有鑑當時美國飛歌工廠在此設廠,許多工業跟進,加上馬偕醫院竹圍分院亦即將完工,同時馬偕護校核准立校。根據種種的情況顯示,在竹圍設立佈道所的時機已經成熟,因此於該年8月議決將開設「新竹圍佈道所」。開拓教會的工作陸續進行,分別在1996年三芝淺水灣開設佈道所、2001年淡海社區成立福音中心。

    這段期間,對內有重要的硬體建築,即1979年元月,淡水教會建立馬偕紀念大樓;這是教會目前重要的活動空間。1980年代中後至 1990年代後期是淡水教會增長最明顯的時期,淡水教會信徒成長兩倍餘,當時適逢教會面對世代交替,這段期間淡水教會進入團隊服事的階段。

    1999年開始,淡水教會嘗試多元的敬拜方式,而淡水地區基督教會也開始增加,教會本身亦加強與淡水地區諸基督教會的聯絡與合作。

 

 

四、覺察新時代的契機

    2000年開始,教會必須面對社會的轉變,整體宣教觀從信徒為中心擴展到人民為中心。往這個角度所發展的教會事工,即是當時候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正在強調上帝國宣教的路線。

    2008年開始,教會不但將偕醫館咖啡館開幕,青年自願擔任館內服務人員,進行導覽相關歷史的解說,同時述說福音見證使遊客認識基督、認識淡水、認識馬偕。同年,與教會比鄰而立的夜梅花茶室拋出出售的訊息,在考量教會社區宣教與空間使用的前提,隨即召開臨時會員和會經會友的支持與同意之下,通過購買該土地,作為現今的宣教中心。

    2009年,籌設淡水鎮馬偕好厝邊關懷協會,隔年舉行成立大會。當年,教會加入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提供給銀髮族學習成長和休閒交誼的場所。此時,宣教中心不但有松年大學使用,包括還有社區文教、營造和在地文史工作。開辦松年大學的過程中,在主客觀因素的挑戰之下,在2016年誕生第1屆畢業生。教會進入社區,藉由大大小小的活動讓其居民能夠更接近教會和親近教會,並且運用教會豐富的文史資源,連結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整全宣教6面向的「福音與文化」,進而落實上帝國的宣教。

    2020年,礙於全球遭遇武漢肺炎的襲擊,教會禮拜和聚會都受到影響;20215月更因政府宣布第3級警戒防疫措施,迫使教會暫停實體禮拜和聚會,面臨線上直播的操作。直到8月份,經主管機關核准之下有條件開放室內空間人數,教會才陸續恢復實體禮拜和聚會。9月則是同意移居臺灣的香港基督徒,借用本會宣教中心作為禮拜和聚會,正式掛牌命名為「淡水香港教會」。

 

    同時,有鑑教會內部馬偕紀念大樓屋況不佳,而且經檢測結果為海砂屋。即便在防疫期間會友們重視大樓的安全性依舊出席臨時會員和會表達同意進行該大樓的拆除與重建,冀盼該大樓在2022年順利完成工程,作為設教150週年獻禮為主所使用,並且在社區成為盼望的記號。

 

教會禮拜堂沿革

淡水教會自創立至今,前後經歷了五個聚會場所:

11872410日,今馬偕街 24 號後方。當時本為清朝官員要作為馬廄, 在寶順洋行約翰陶德(John Dodd,又譯為杜特、杜德、道約翰、德約翰、馬偕稱為「道先生」,18381907)的幫忙之下,馬偕以此為他的住所、診所及學校。

21873年,今淡水鎮中正路 294 號後方。另租此屋為禮拜堂,以原租屋為診所。

3〉大約在 1890 年,今禮拜堂址。改建原為偕醫館之醫生宿舍。

41915 年,今禮拜堂址。因原先教堂老舊不堪,因此改建為俗稱「白色禮拜堂」之北美式禮拜堂。

51933 1128獻堂,今日之禮拜堂。1928 年「白色禮拜堂」容納不下現有信徒人數,因為淡水中學學生都來此作禮拜,並且為了紀念設教六十週年,因此決定重建計畫。值得一提的是,教堂的設計督工是偕叡廉(George William Mackay18821963),其為馬偕之子;另外負責施工之匠司為洪阿樹,他的父親洪阿泉曾經與馬偕搭配建立了偕醫館,所以淡水教會為馬偕與洪阿樹之第二代共進行之工程,別具意義。

 

建築特色

    這座禮拜堂是一棟仿歌德式的建築,採用扶壁,柱頭飾以小帽尖裝飾。內部採用當時候盛行的加強磚造有鋼筋的RC柱及樓板,以大誇距的鐵骨承托住屋頂,再以木板作天花板;外牆名匠樹司紅磚砌出變化有序的壁面。禮拜堂最大的特色是右邊高聳的鐘塔直聳天際,宛如祈禱的手。

    1986年,屋頂因傳統屋瓦維修困難,故採用進口鋁質浪板全面翻修,也將傳統玻璃改為鑲鉗彩色玻璃。教會正面有著聖父、聖子、聖神「三位一體」,鐘樓是「五餅二魚」及「客西馬尼祈禱」的基督教聖經故事,更為這美麗莊嚴的教會錦上添花。同時,淡水教會配合著淡水風光成為有名的觀光景點、畫家寫生的最愛。

◎ 牧者、教會資料有任何錯誤與異動更正請洽 傳福會 mwc@mail.pct.org.tw ,傳真 02-2363-9571。
◎ 牧者、設施、禮拜、聚會及人數取自教勢統計資料,如需更改請先繳交 教勢統計表 http://churchstat.pct.org.tw
◎ 部分教會沒有照片或簡史係因該中區會尚未繳交至 研發中心 rd@mail.pct.org.tw,請速繳交。
◎ 有技術方面的建議請聯絡 資訊中心 icpct@mail.pct.org.tw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