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馬光教會 簡史
   

馬光教會

  主後1954年8月普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 ches)於美國益凡斯敦(Evanceton)召開第二總會。黃武東牧師在會中應邀提出報告,他以「台灣宣教」(Ecumenical studies, "Evangelism in Formosa")」為題,對台灣的社會、經濟、教育、行政作精細的統計和解釋,並反省長老教會在台灣九十年的宣教歷史,向教會提出宣教的挑戰。在他的計劃書中指出,全台灣有324個鄉鎮,尚有161個鄉鎮未設教會,而基督徒僅佔0.72%,因此每位基督徒應該抱定「非傳不可」的心志,此呼籲很快的成為一個奮興運動--「倍加運動」。

  此運動希望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百週年之前十年前完成,感謝主,在第一年(1955年)之間就有22所教會設立,其中也包括「馬光教會」。根據總會文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記載,馬光教會是在1955年3月21日成立,這是由母會(土庫教會)向中會呈報議決分設的日期。後來被接納為中會開拓。

  在設教之前,住在馬光厝的基督徒必須扶老攜幼徒步五、六公里到土庫教會禮拜,當時的交通不便,是碎石鋪設的產業道路,若遇風雨則泥濘不堪,加上寒暑的阻礙,對於弱小的會友而言是非常辛苦的,於是在倍加運動時,土庫教會張信得牧師體恤信徒赴聚會的苦心,並為使福音廣傳倍加,遂與許英惠長老、駱成珠長老商議,在馬光設立教會的事宜。又加上本會熱心愛主的駱歃兄弟和駱不碟姊妹鼎力的支持,並提供駱歃兄弟的家庭為聚會之場所。

  1956年8月9日小會議長張信得牧師、林杯長老、許英惠長老、施教恩長老開會。議決於8月26日舉行首次和會(會員大會),並選出首任馬光教會長執同工,使教會得以早日「自治、自養、自傳」,並升格為堂會。小會不畏財務的困難決議買下馬光厝段444地號的現址約二百多坪(民權路47號),同年9月9日舉行小厝之破土典禮,10月9日竣工並舉行獻堂禮拜,這是馬光教會第一座的聚會場所。隨著教勢的擴展,並於1963年1月1日的會員大會通過興建禮拜堂一案。此後會友從老至小利用農閒之餘興建禮拜堂,一磚一瓦的堆砌都是由信徒完成,並於當年6月28日竣工並舉行本會第二次的獻堂禮拜,此次建堂共耗資新台幣七萬零七百六十三元七角整。隨著教勢與財務緩慢的成長,終於在23年之後,第四十九屆中會春季議會(1979.01.22)中獲准晉升為堂會。

  台灣由農村經濟轉型成工業和商業經濟,使得農村的人口與人才外流嚴重,馬光也是個典型的農村,居民多數務農,地方發展緩慢。長年以來無外來信徒遷入,又由於本地居民思想保守,受傳統宿命和輪迴觀念禁錮甚深,迷信之風頗盛,福音的傳揚常遇困難,因此本教會近三十年來受此影響甚鉅,教勢發展緩慢。又加上本會過去的傳教者大都是屬託傳道及傳道師,設教迄今尚未聘請牧師,也因此無法規劃長期的宣教計畫與牧養工作,這是我們亟需努力的地方。但是我們仍要感謝主,雖然在此困難的裡面,仍有慕道友參與本會聚會與活動,這是一件值得我們欣慰的事。

  走過四十五載,我們仍期待將來對福音的宣揚有積極作為,對內使信徒得以「靈命更新、深化委身」,對外可以達到「轉化社會、心靈重建」的境遇。此外,也要興建跨世紀的禮拜堂,相信在軟硬體並施下,在21世紀時就可以達成「營造共同體、落實上帝國」的顥景。

◎ 牧者、教會資料有任何錯誤與異動更正請洽 傳福會 mwc@mail.pct.org.tw ,傳真 02-2363-9571。
◎ 牧者、設施、禮拜、聚會及人數取自教勢統計資料,如需更改請先繳交 教勢統計表 http://churchstat.pct.org.tw
◎ 部分教會沒有照片或簡史係因該中區會尚未繳交至 研發中心 rd@mail.pct.org.tw,請速繳交。
◎ 有技術方面的建議請聯絡 資訊中心 icpct@mail.pct.org.tw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