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白沙教會 簡史
   

白沙教會

白沙教會位於澎湖的白沙鄉,是由鄉內瓦硐、赤崁、後寮及講美四間教會所組成的聯合教會。 一八八六年甘為霖牧師帶領高長及李豹先生來白沙佈道,翌年派黃深河傳道駐赤崁,開拓頂山教會,此乃日後瓦硐教會的前身。其後教會曾遷到講美、瓦硐陳源春宅、許漢敦宅、許糧宅等處。一九一一年六月十五日許宋碉獻地,興建瓦硐禮拜堂,並更名為瓦硐教會。 一九五一年五月,澎湖宣道會開始推動「全澎歸主運動」。於是同年十一月十五日,於赤崁分設赤崁教會,並借黃蜜姊妹住處聚會。隔年八月,中會派陳降昌牧師為赤崁教會的首任傳道者。一九五三年八月廿六日,赤崁教會在外僑謝亨先生所獻之地及黃謝粉姊妹的協助下,興建赤崁禮拜堂,赤崁教會終於完成。 一九五四年總會推行「倍加運動」,澎湖在台灣教會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下,教會數倍增。一九五五年十二月,於鎮海陳永臣長老住處分設鎮海佈道所。一九五六年四月初,於講美分設講美教會,借顏水庚醫師住宅聚會。一九五七年,鄭天守長老獻地,分設後寮佈道所。一九六一年,顏水庚醫師獻地興建講美教會。一九六七年七月六日,於吉貝島分設吉貝教會。白沙鄉在短短的數十年當中,共增加了四間教會。 一九六六年「倍加運動」告一個段落後,台灣的教會對澎湖宣教事工的關心逐漸減少,加上澎湖人口的大量外移,導致整個澎湖區教會都陷入困境。白沙鄉的五間教會在教友大量的流失、傳道人又異動頻繁的情形下,教勢逐漸沒落,教會頻頻面臨關門的地步。為了讓教會能繼續在白沙鄉維持正常的運作,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廿日,白沙區教會在王武聰牧師的努力下試辦合一,信徒輪流至瓦硐、赤崁和講美教會作禮拜。並於隔年七月十日,向中會申請合一,升格為堂會。並以赤崁禮拜堂作為教區的中心點,負責整個白沙鄉的宣教事工,此乃白沙教會之定型。 一九八九年三月九日,赤崁禮拜堂因受海風雨侵蝕,加上白蟻蝕空,需拆除重建。一九九一年五月十日,赤崁教會在黃謝粉家族、會友、白僑、及台灣教會信徒的協助下重建,成為現今的白沙教會。

◎ 牧者、教會資料有任何錯誤與異動更正請洽 傳福會 mwc@mail.pct.org.tw ,傳真 02-2363-9571。
◎ 牧者、設施、禮拜、聚會及人數取自教勢統計資料,如需更改請先繳交 教勢統計表 https://churchstat.pct.org.tw
◎ 部分教會沒有照片或簡史係因該中區會尚未繳交至 研發中心 rd@mail.pct.org.tw,請速繳交。
◎ 有技術方面的建議請聯絡 資訊中心 icpct@mail.pct.org.tw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