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愛國蒲教會 簡史
   

愛國蒲教會

「愛國蒲」(Jiaqup)為台東縣大武鄉排灣族部落名稱,在排灣族語意涵為「掬水之處」。「愛國蒲部落」地處大武鄉最北邊之偏遠山區部落,其社區隸屬於「台東縣大武鄉大竹村」,社區形成是兩個部落群聚而成,分為上部落-jiaqup(愛國蒲)與下部落-kavayavayan(工作地) 合併稱為-愛國蒲。其地理位置為大武鄉內最北之部落與鄰近的達仁鄉最北之部落-土?村及太麻里鄉最南端之部落-大溪村隔著大竹溪相鄰,形成三部落為各鄉鎮之中最無資源的三角地帶。
 
禮拜堂的成立
1957年初,大竹村頭目-鄭武雄弟兄受到上帝的呼召來到kavayavayan(工作地)傳福音,並在蔡德輝弟兄家舉行家庭禮拜。此時為福音的播種期,當時部落仍受到酒精、巫術等的苦毒捆綁。感謝上帝的憐憫,於1958年,在聖靈的感動下,森永部落(台東最南端之部落)族人-林呂正喜牧師夫婦受區會的差派前來部落開拓禮拜堂,福音工作正式擴展,成為愛國蒲教會第一任傳道師。在林呂正喜牧師夫婦熱心宣教事工中,聖靈的帶領讓林貴妹師母得著特殊的醫治神蹟能力,讓大家親眼看見聖靈大能的力量,藉著林師母(vuvu jiasa)用開水每天為一位天生就長短腳,並且無法開口說話的孩子(徐德修弟兄)擦拭身體及患處。經過三個月的日夜陪伴,上帝大能的力量使得瘸腳的能行走,因而成為愛國蒲部落的「祈禱水」事件。這樣的神蹟故事,就如使徒行傳中記載「彼得和約翰醫好瘸腳的人」一樣,彼得對瘸腳的說:「金銀我都沒有,但是我要給你我所有的: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命令你,起來走!」(使徒行傳3:6)這個神蹟奇事訴說了上帝的醫治大能,而使全部落的族人皈依在基督的福澤之下。信徒人數不斷增加,同時上帝的靈感動了本會第一任長老-林古風夫婦奉獻愛國蒲65號之自家土地乙筆作為興建禮拜堂用。因此,在1959年2月在教會的現址搭起木造毛草的禮拜堂,開始栽培、牧養部落族人。1965年在第五任傳道-蘇金秋任內,重新改建毛草禮拜堂為面積12坪的一樓平房之磚造瓦房建築,此時部落信徒人數增加至132人。從那時起,愛國蒲部落不再因酒而夜夜笙歌,繼而代之的是讚美、榮耀主名的歌聲,終日不停地迴盪在東部地區。當基督的福音進入這個偏遠的部落後,這幾十年間裡,愛國蒲部落的光景不一樣了,很多人從信仰的力量得到了盼望而再次甦醒。在部落族人紛紛悔改信主,因此磚造的瓦房禮拜堂無法再容納不斷增加的信徒人數,於是在1984年6月於第十任傳道師-葛良拜任內,將平房磚造的禮拜堂改建為三層樓的現代化水泥樓房建築,又於1994年於第十二任傳道-何春生任內將教會增建至四層樓並往前拓寬之禮拜堂(即為現在愛國蒲教會禮拜堂樣貌)。

 
宣教事工
「台中愛國蒲部落」的形成是因「台東愛國蒲本部落」地處大武鄉最北邊之偏遠山區部落,在大竹村-五個部落(加津林、富山、富南、大竹、愛國蒲)中為最偏遠的深山部落,北依中央山脈、山多土地貧瘠,因著行政區域的劃分,形成了沒有政府資源參與在內的地方。因此,交通不便造成過去低學歷的人口普偏化。因此低學歷造成的就業機會低,反映在這代青壯年人口的族群之中。由於沒有足夠的專業謀生能力,愛國蒲本部落在廿六年前,青壯年族群在同村親友之互相帶領影響下,為了生活,大多前往當時為台灣最大之「台中東光鞋廠」擔任作業員。就這樣許多的年青人大都紛紛移入「台中市南屯區春安里同安西巷、57巷」(即成功嶺6號門附近,又稱台貿五村之老舊眷村)居住。因此形成了另一個在都會區的「台中愛國蒲部落」。過去26年間大量的青壯年人口不斷地外移流入了台中南屯及嶺東地區工作,這群青壯人口在中部地區從事鞋廠作業員,但隨著鞋廠移往大陸,工作性質也改以建築工程之臨時板模工及綁鐵工。好在,部落的族人對信仰的堅持如同猶太人般,不論遷居何處,總是建立會堂來連繫與部落族人的情感。為此,愛國蒲教會台中分會於1988年,在第一批的年輕人來到台中時,時任傳道師的王成良牧師(現為多良教會牧師),在故吳英傑長老、高玉美執事、林錦瑛姐妹的協助下,借用了林素花姐妹的家作家庭聚會,展開外謀信徒的關懷事工。並於1989年經信徒的商議,決定租用東光鞋廠的員工宿舍,成立「愛國蒲教會台中分會。26年來,台東母會的愛國蒲教會與台中愛國蒲教會,藉著福音的信仰臍帶連繫母親與嬰孩般緊密的關係。

 
多元宣教事工
不過…原住民對都市文化的生活需求,始終沒有學習到很好的約束及管理。反而學習了很多都市人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再加上,教會長久以來一直都是傳道、同工輪流一個月甚或數月才北上牧養關懷,因而造成了信徒不斷的流失。
由於沒有了固定的聚會生活,再加上都市的多重誘惑,「酒」的問題再次侵蝕了部落的年輕族人。「酒」所帶來的影響層面不只是個人心靈的問題,反而是帶來家庭的傷害。因此,於2009年起,在柯玉英長老、莊秀嫚長老夫婦的支持下,與母會商議請求教會聘任自己教會出身的荏荏曼牧者夫婦,並展開同時牧養二間教會,將台中分會列為重要的宣教基地,為因應日漸增多外移至台中的信徒靈命生活需要。因此,於2010年2月荏荏曼牧師夫婦在柯玉英長老、洪文雄長老夫婦的協助下,搬到台中展開都市及部落陪伴的多元文化宣教;亦開始籌劃都原宣教的各項事工、如團契、主日學、課輔班、並在同年6月,成立「社團法人臺中市愛國蒲多元族群關懷協會」,並將台中分會從已租用近20年的禮拜堂,搬遷至忠勇路的大馬路上,讓更多弱勢族群可以接近教會,讓教會提供信仰、心靈、急難等的服事。
同工們齊心努力於每週不間斷地在台東母會、台中分會二間教會的協助牧養,使得愛國蒲部落的兄姐都能被關心及照顧。上帝真正疼惜我們的教會,從2010年起,祂更透過盧俊義牧師夫婦(七星中會退休牧者)前來關心我們的教會,因著過去他們夫婦在台北東門教會牧會時,從教會開設的都市原住民聚會的經驗,他看到及知道旅都族人在都會信仰及生活的辛苦,於是開始關懷我們的都原宣教事工計劃。藉著他們在各地所開設的查經班事工,將都原兄姐的信仰生活情形分享給平地的兄姐們知道,讓大家一同關心及奉獻代禱外,他們夫妻更是不遺餘力地召集自已的親友們,一同來投入都市原住民的宣教事工。特別感謝上帝的恩典,2013年許照信長老夫婦、許純真姐妹、廖楓姐妹、廖群弟兄、廖愛信姐妹、陳美鸞教授、邱德成弟兄夫婦、白哲宏長老的協助下,我們竟然可以在台中高鐵特區購置五層樓的禮拜堂,讓旅都的兄姐再過不穩定的聚會,讓大家可以藉著回定場所的聚集,而有了生命共同體的建立及分享。上帝賜福,從過去到現在,我們的教會得到一群好的牧者、同工們,幫助我們在部落建立信仰、在都市持守真道,在都市擔負起都原宣教的事工。這真是上帝的賜福,今天我們才可以與大家一同來敬拜上帝,唱出美妙好聽的聲音讚美上帝的救恩。

 
貳、教會的現況
上帝賜福,從過去到現在,我們的教會得到一群好的牧者、同工們,幫助我們在部落建立信仰、在都市持守真道,更讓我們可以成為東排中會第一間在都市擔負起都原宣教的事工,這真是上帝的賜福。但在2016年9月的莫蘭蒂颱風再次重創愛國蒲部落,致部落有47戶居民需在政府的協助下,於2018年遷住至本部落的下方處的永久屋。此時,本部落的教會禮拜堂所在的位置,在政府的安全考量下,正面臨著將劃定為土石流紅色警戒區,並要劃為水土保護區。當我們得知未來教會建物及部落住戶的狀況時,我們除了難過擔心,更是努力祈求上帝保守,並積極地要求政府給予教會一個可以遷住的地方,讓部落的族人可以移居他處時,教會仍是族人們的信仰生活的中心。可是,礙於重重的法令及現實的考量,始終未能得到我們期待的結果。「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上帝再次讓我們看到祂奇妙的恩典掌權在愛國蒲教會,透過盧俊義牧師夫婦的協助,將我們的需要分享給在美國南加州台灣人基督長老教會的許照信長老夫婦,在他們的分享及協助下,我們在2017年8月在愛國蒲部落的工作地社區,購置一塊約一分的土地。
 
    上帝知道我們的需要,也了解從2009年的88風災過後,每當雨季來臨,我們就必須被強制撤村,有時豪大雨在主日來臨,我們也無法順利舉行禮拜。因此,在2018年部落47戶的族人入住工作地的永久屋時,我們也著手在2018年11 月進行新禮拜的興建工程的計劃;避免將來政府將本部落劃設為危險警戒區及水土保護區時,現有禮拜堂的使用就會遭到限制,讓本會的會友無法有安全的地方舉行各項聚會;同時目前教會所辦理照顧的課輔班近35名學童,也將無處可去。所以,在大家的努力下,本會籌募到興建經費已達到1230萬元,而本會新堂興建三棟建物(禮拜堂、多功能綜合館、牧師館),興建經費每筆款項皆進到總會指定捐款帳戶內,皆由總會會計室白哲宏長老專款協助支付給營造商,讓本會免除許多財務上行政的繁鎖支出,同時也讓捐款的使用更透明地在建堂的事工中。2021年期望透過禮拜堂在新社區的建立,讓更多遴近的族人在教會的陪伴下,一同成長,並且大家一同來敬拜上帝,唱出美妙好聽的聲音讚美上帝的救恩。阿們

◎ 牧者、教會資料有任何錯誤與異動更正請洽 傳福會 mwc@mail.pct.org.tw ,傳真 02-2363-9571。
◎ 牧者、設施、禮拜、聚會及人數取自教勢統計資料,如需更改請先繳交 教勢統計表 http://churchstat.pct.org.tw
◎ 部分教會沒有照片或簡史係因該中區會尚未繳交至 研發中心 rd@mail.pct.org.tw,請速繳交。
◎ 有技術方面的建議請聯絡 資訊中心 icpct@mail.pct.org.tw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