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焦點話題
教界消息
總會消息
傳道
教育
喜樂泉
教社
青年
大專
婦女
普世
性別公義
原宣
傳福
松年
客宣
族群母語
21世紀宣教
家庭祭壇
 
   
首頁 > 最新消息 > 教界.社區消息
點閱次數:260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發布日期:2017/8/10更新日期:2017/8/15
開啟宣教之門-從開「鬼門」談起 ~陳哲男牧師
以耶穌基督的福音打開宣教之門

一一在台灣,農曆七月總是瀰漫著一股神祕又令人膽怯的鬼神氛圍,然而基督徒在處於傳統信仰及民間宗教的環境中,又要如何來分享福音呢?陳哲男牧師就讀東南亞神學研究院碩士班主修『宗教學』,於1992年時接受董芳苑牧師的指導撰寫過「台灣民間信仰與環保問題之研究」一文,牧會期間也持續抱著熱忱對於各式的宗教做研究。本次透過陳哲男牧師的分享,使我們可因著了解其他信仰的背景故事,而更加懂得如何與他人分享基督信仰。

一一俗稱農曆七月為「鬼月」,因為民間相傳七月一日地獄大開鬼門,放眾鬼至陽間嬉戲乞食,直到七月三十日才關鬼門,把眾鬼又關進地獄裡,所以七月時禁忌最多、祭拜也最多。相對的,婚喪喜慶少,民間團體活動也少,盡量少出遠門,可見國人怕鬼的心態。

一一在整個七月裡普渡的祭儀,以七月十五日最為隆重,因這天是「中元節」,是天、地、水三官中「地官」的生日。道家以天、地、水為三元,亦稱「三官」、「三界公」、「三官大帝」。因為「地官」來到人間考核人們的善惡,所以有祭拜「地官」的儀式,在祭拜時連「天官」、「水官」一齊拜,所以又稱拜「三界公」。「中元節」在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盂蘭盆」一詞來自佛經中的目連救母的故事,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譯,原意為「救倒懸」也就是解救在地獄受苦的鬼魂。人們在「中元節」這天的主要活動就是舉行普渡,其方式分為「公普」與「私普」。公普以寺廟為中心;私普則由各戶分別在各家舉行,在普渡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豎燈篙」及「放水燈」。

一一在公普舉行的前夕,廟前插起了一根高達數丈,頂端有一盞燈籠的「燈篙」,其目的在通知陸地上的孤魂,明天在這裡有得吃;「放水燈」是通知水中的水鬼和孤魂。在整個七月裡,祭拜的儀式一直不間斷,使得眾鬼天天都有得吃。祭拜鬼神是一種宗教行為,也是民間「信鬼」、「怕鬼」又「媚鬼」的心理表現,祭拜的目的在於祈安求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一一要導正社會不良風俗,破除民間的迷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相信耶穌基督。但要如何打開宣教之門與基層民眾對話呢?

一、要了解傳統宗教的背景

一一在一個異邦的社會,要宣揚基督的福音,必須先了解他們的傳統宗教背景,才能進一步有效的與他們分享耶穌的救恩。探討一個人的宗教背景可從三方面下功夫<一>信仰體系<二>宗教禮儀<三>社會關係。信仰體系是指信仰的內容。國人相信人死後靈魂仍舊存在,必須有子孫供應祭品,否則會變成孤魂野鬼,因此每個家庭設有祖先牌位,接受家人的供奉。在每個歲時節日都有祭拜儀式。這些頻繁的祭典自然而然會造成國人內聚力相當強的家庭結構,這也是他們的社會關係。

二、了解民眾心靈的需求

一一宗教之所以存在於社會必然有其功能,宗教的功能可分三類:

<一>生存的功能:在人類遇到任何狀況,宗教可以適時給予幫助。

<二>整合的功能:宗教可以整合力量,鞏固社會規範作用。

<三>認知的功能:體認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鼓勵人追求完美的人生。

三、找出文化的接觸點

一一每位基督徒要有健康的心態面對不同文化的挑戰,尋找共通的接觸點進行有效的溝通。民間祭祖拜神常用三牲或五牲,這些「牲」指古書所言的「犧牲之禮」,其意為拜神明的時候,這些牲畜是因為我們的過失所付出的犧牲之品,這個理念與聖經「若不流血,罪不得赦免」(希伯來書9:22)相當接近,民間宗教的種種申訴過去的惡行,從今以後要重新做人,這和聖經所記獻祭認罪的道理相吻合,類似情形還很多,我們要經過跨文化的溝通,打開宣教之門,將耶穌基督救贖人類的福音宣揚出去。

圖片來源:http://en.ac-illust.com/clip-art/56202/line-58


資料提供單位:傳福會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