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焦點話題
教界消息
總會消息
傳道
教育
喜樂泉
教社
青年
大專
婦女
普世
性別公義
原宣
傳福
松年
客宣
族群母語
21世紀宣教
家庭祭壇
 
   
首頁 > 最新消息 > 總會消息
點閱次數:427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發布日期:2016/4/22更新日期:2016/9/7
家庭暴力防治法 成為「重要他人」終止暴力
作者/ 林佳靜報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各中區會性別公義部部員及代表舉起紫絲帶,堅決反暴力!(林佳靜攝)

 為強化家庭暴力防治工作,提醒教會弟兄姊妹適時幫助身旁親友面對暴力問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性別公義委員會4月19-20日在新店崇光女中舉辦「成為重要他人─家庭暴力防治研討會」,邀請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主任王海玲、前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高小帆及平安基金會所屬身心障礙關懷中心主任王玲琇,說明家庭暴力防治法、家庭暴力對目睹兒少的影響及旁觀者如何介入暴力預防等課程。總會性別公義委員會主委王進財牧師,提醒各中區會性別公義部員成為關心他人的第三者,藉著愛的行動,拯救那些隱藏在黑暗角落中受暴力壓迫的人。各中區會性別公義部部員及代表特別舉起水滴造型的紫絲帶紙牌,表達出堅定的反暴力信念。

總會性別公義委員會主委王進財牧師,提醒性別公義部員要成為關心他人的第三者

 「第三者的義行能夠改變整個局勢!」王進財牧師以聖經中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再次提醒性別公義部部員及代表,全台灣只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有性別公義委員會,要開擴心胸,成為關心他人的第三者,而不是對人指指點點的第三者。他特別以自己的親友遭受婚姻不當對待、同性戀朋友為了性別問題而受苦的例子說:「冷漠、無所作為,本身就是極大的罪惡。基督徒應該跟上帝站在同一條陣線上,搶救受壓迫的人,當有人被強勢的人奪走生命和喜樂,我們有責任藉著愛與關懷的行動,讓施暴者發現自己是錯誤的,能夠道歉。讓受迫害者重新恢復應有的自由和尊嚴。」

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主任王海玲

不要干涉別人的家務事?

 許多台灣人聽到鄰居夫妻吵架,常以「不要干涉別人的家務事」為藉口,或是認為「床頭吵,床尾和」,何必插手,而置身事外。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主任王海玲表示,家暴絕非是別人的「家務事」,不僅受害人可以報警,鄰居以及目擊者也可以撥打113報警。

 1993年鄧如雯殺夫案,喚起社會各界開始重視女性人身安全及家庭暴力問題。1998年家暴防治法通過,亞洲地區成為第一個施行家暴防治法的國家。家暴指的是有婚姻或伴侶關係的成年人之間的暴力行為,同性伴侶也包括在內;地點不僅限於家中,還包括其他任何地點;家暴的概念所指範圍不僅包括毆打等身體傷害行為,還包括侮辱、威脅、恐嚇、剝奪對方自由、精神虐待、性虐待、強姦、殺害或企圖殺害等行為。

 王海玲提醒教會牧者,加害人或受害人,有可能是教會中的任何一個人。有些人可能為了在教會中表現出好的一面,而掩蓋住家庭的問題;或是受害者以為只要不斷地忍耐、寬容與饒恕,就能改變伴侶,這些都是迷思。從社工員的角度來說,「被害人和子女的安全絕對需要優先考量」。教會牧者面對家暴的態度,應該謹慎並且不隨意議論,要表達出堅定的反暴力信念,真誠的了解受害人的傷痛與處境、理解施暴者施暴的原因。要知道有哪些資源可利用,視狀況可通報各縣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轉介處理。

「目睹兒」─家庭暴力的沉默受害者

前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高小帆

 親眼看見父母親一方受到言語暴力、肢體暴力或是性暴力;或是間接聽見父母爭吵或打鬥的聲音;事後看見父母身上的傷痕及家中損毀的物品;或是無辜受到波及,成為父母親宣洩憤怒與挫折的對象,都是「目睹兒」─家庭暴力的沉默受害者。

 長期處理家暴及輔導目睹兒少的前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高小帆表示,研究發現,即使父母親認為暴力從未在孩子面前發生,有大約90%的兒少能夠察覺家中暴力的存在。2007年Mbilinyi et al.的研究中,38%的母親表示子女曾在家暴事件發生時,意外受到災害。26%的母親則表示子女曾在家暴事件中被有意識的傷害。

 如何辨識各年齡層的目睹兒少?她透過孩子所畫的圖畫,來瞭解孩子的身心狀況。她指出,在家暴家庭長大的孩子,嬰幼兒可能會出現容易被驚嚇、總是很焦慮或害怕,經常做惡夢,發展遲緩等問題;學齡前兒童可能容易有嚴重的分離焦慮,退縮、沮喪,對外界的刺激完全沒反應,或是會自我虐待,如拔頭髮、咬傷自己等行為;學齡兒童容易被驚嚇、總是焦慮不安,會出現各種身心症狀如肚子痛、頭痛等。在學校注意力無法集中,或是出現失控的行為;青少年經常會以各種方式想要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或是常與人爭吵打鬥,對於性別角色感到困惑,或是有逃家、嘗試酒精、藥物、毒品或是有自殘或自殺行為。

 她強調,不要讓孩子扮演夫妻關係間的傳話者、和事佬、仲裁者、代罪羔羊或是完美的小孩。施暴者應對暴力行為負責。目睹家暴的兒少若受到支持與關懷,他們的復原力仍然可以協助他們走出創傷,開啟充滿希望的人生。

南非「終止暴力」公益短片

旁觀者介入

 平安基金會所屬身心障礙關懷中心主任王玲琇指出,台灣文化經常教人不要做那些「雞婆」的事,而喪失救援的黃金時間。她以南非一個「終止暴力」團體所拍的公益短片,試圖喚醒性別公義部部員勇於「雞婆」的意識。

平安基金會所屬身心障礙關懷中心主任王玲琇

 她表示,旁觀者對於是否要介入經常猶豫不決,例如,當情況曖昧,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以為是開玩笑或是情人吵架、喝醉酒,怕介入別人的家務事會很尷尬,而不予理會。或是想等別人先採取行動,或是以為別人也看到、聽到了,就假設別人一定會去做,結果變成沒有任何人去做。

 她引用美國愛德華博士提出的「綠點」(Green Dot)概念,將現行家暴案件密集的社區,標識出可以執行家暴防治方案的熱點,如教會、學校、志工所在地等,當綠點愈多,社區的安全性愈高。課堂上,性別公義部部員透過分組演練,模擬各種家暴事件中的角色和心態,王玲琇老師也給予適時的指導。

 有牧者提出,在原鄉部落因為大家都認識,遇到家暴問題,受害者不容易找到庇護所,諮商師也不願意前往部落協助。前婦援會執行長高小帆表示,過去很少有教會跟婦援會接觸,社工員對於部落的文化也不是很瞭解,她很感謝這次總會性別公義部主動舉辦這次活動,將來就有機會將長老教會納入家暴防治的網絡中。嘉義中會東後寮教會吳斯凱牧師則感慨地說,堅持助人實在不容易,有時會失去鬥志與熱情。有些夫妻經常吵架,不斷說要離婚,但還是繼續生孩子,讓他感到幫也不是,不幫也不是。透過這次的研習會,讓他再找回初衷,希望能成為別人的「重要他人」。

演練一

演練二

演練三

演練四


資料提供單位: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