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牛眠教會 簡史
   

牛眠教會

  一八七二年本莊的前輩潘迦包先生因眼疾連患三年不癒,幸得愛蘭人開山武干先生介紹,徒行前往台南接受馬雅各醫師醫治,並得道理。痊癒後與開山武干先生前來埔里社,李豹先生在愛蘭莊聚集禮拜,潘迦包先生本人則在牛眠本莊佈道,當時有十一人信主。
    一八七三年二月得教師會補助三百元,由李豹先生及潘迦包先生設法租房屋開設教會,於春季就開始聚會。聘請李豹先生為本教會首任傳教師。
   一九0六年因人數增多,禮拜場地嫌小因而另擇地建禮拜堂,即目前屬總會財團法人之教 會用地,建第二所禮拜堂。
    一九四八年受到第二次界大戰,禮拜堂被日軍占去充當伙食地,將禮拜堂弄得面目全非,因此再重建第三所禮拜堂。
    一九六九年重建仿哥德式禮拜堂,由前總會議長故謝緯牧師來定礎。第四所禮拜堂室內約 二十坪,為磚造無地基,亦無鋼筋的禮拜堂,約每十年更換一次屋瓦。1986年十月整修拜堂 內部及屋頂,1996年因屋漏嚴重,將屋更新為H型鋼,烤潻浪板屋頂,輕鋼架天花板,換裝全新鋁窗,使禮拜堂渙灰一新。
牛眠教會毀於九二一大地震,在國內外愛心人士奉獻支援下,於2001年六月十日下午假該會舉行「九二一災後重建獻堂感恩禮拜」,來自各地與會人士超過六百人參與盛會,一同見證這所「上帝拆毀、上帝建造」的禮拜堂。在九二一震災中應聲而垮的牛眠教會,歷經一年多的重建工作,禮拜堂以兼具多功能用途和甲哈巫文化的特色,坐落於牛眠山下,特殊船的造型,不但成為該部落的新地標也饒富宣教的意圖。
  郭宴帛牧師表示,牛眠教會是因禍得福,若不是上帝的旨意和各教會兄姊的愛心,牛眠教會根本無法重建禮拜堂。郭牧師憶起九二一震災發生後的當日天亮時,教會的姊妹看到教堂也倒了,忍不住的和郭牧師相擁而泣。且問牧師說,禮拜堂倒了,我們還要作禮拜嗎?郭牧師堅定的說,就是這樣我們更要作禮拜。就這樣牛眠教會在空地上搭帳棚,會友經歷酷熱的夏天和炎寒冬天,渡過的八十八個主日,也在帳棚下守聖餐。第一年的聖誕節,有嘉義西門教會陪他們渡過。連續二年台中西屯教會,前來牛眠社區,舉辦聖誕晚會,與居民同樂。興村教會去年前來與牛眠教會過棕樹主日。樹林教會於九二一週年時,全教會一百八十人前來主持追思佈道會。
  禮拜堂在二樓,是傳統原住民造法。屋頂是船的造型,北側斜面垂地,四根船槳連接其下,船之「生命共同體」的象徵一覽無遺。又船造於山下,如挪亞造船,有醒世之作用。教會前一圓形水泥地,無障礙斜坡婉延而上,圓代表零,是合一、是從零開始、也從靈開始。郭牧師說,我們白白受恩,唯一能回報的即是,發展社區宣教,廣傳上帝國福音;發揚、保存甲哈巫文化,才不辜負愛我們的上帝和人。

◎ 牧者、教會資料有任何錯誤與異動更正請洽 傳福會 mwc@mail.pct.org.tw ,傳真 02-2363-9571。
◎ 牧者、設施、禮拜、聚會及人數取自教勢統計資料,如需更改請先繳交 教勢統計表 https://churchstat.pct.org.tw
◎ 部分教會沒有照片或簡史係因該中區會尚未繳交至 研發中心 rd@mail.pct.org.tw,請速繳交。
◎ 有技術方面的建議請聯絡 資訊中心 icpct@mail.pct.org.tw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