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鮮知啟示
點閱次數:3586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職業道德及界線
參加美國福音信義會太平洋教區在職訓練後有感
作者 / 李仁豪

美國福音信義會(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in America,以下簡稱ELCA)太平洋教區每年1月都舉辦一次「職業道德及界線」(Professional Ethic and Boundary)訓練,要求在職牧師每5年一定要更新一次這個道德訓練,並頒發證書。因為我道碩的論文是有關基督教倫理,所以連續去上了2年訓練,訓練內容會隨社會變遷每年更新,有些牧者每年都參加這個訓練。

ELCA對牧者牧會倫理的重視程度也超過我的想像,有一次與教區主教聊天,談到別的教區發生一位牧者有倫理瑕疵,這位主教是處理的人之一,他告訴我因為牽涉到男女關係,那位牧者被停職了!在ELCA對於牧會倫理有一套相當嚴謹的處理標準,只要牧者惹上糾紛,總會介入,牧者就會先被停止牧職,但查明後若指控不實者,得再恢復牧職。

前陣子因為被要求參加教會開拓訓練,有個主日需要安排其他牧師擔任講員,剛好前任牧師從台灣休假回來美國,基於禮貌,我與同工們討論邀請他回教會講道。但教區主教助理聽到後的反應卻讓我及教會同工嚇了一跳!因為根據ELCA倫理規範,這是不被允許的!主教助理明白告訴我們,並阻止我們這個做法!

雖然我們仍歡迎這位前任牧師回來向大家請安,但也確實體會到ELCA為什麼對牧會倫理要求這麼嚴謹。因為無論是前任牧者對回來講道的看法,或是部分信徒的態度,確實會帶來某程度的困擾。這也讓我再次的思考關於牧會倫理的問題,其實牧會倫理的界線常常是心裡一條隱而不見的界線。

■牧師應該要有職業道德

有間教會的開拓牧師退休了,後面連續來了幾任年輕牧者,但沒有多久就都離開了,原因雖然不明,但後來聽說問題就在於牧會倫理的界線!後繼的牧師在任時期,曾發生過有特別的聚會,甚至有人要洗禮,指名一定要已退休的開拓牧師才要洗禮,當然退休牧師來者不拒。這樣的情形會在現任牧師的牧會工作上,製造相當的困難及阻力。這也難怪ELCA對於牧者牧會倫理的界線要求非常嚴格。

曾聽過一間教會的開拓者經濟能力很好,有一天他的兒子向他表明想要當牧師,卻沒受過神學訓練,老爸說:「沒關係,我開一間教會給你!」結果不僅新的教會沒開拓成,連原來教會的人也受不了這種把教會當成家族事業、當成一個公司隨意就可以開分公司,只因為兒子「想要」當牧師,就可以「設立分公司」的做法,教會因而分裂再分裂,這樣來來回回了幾次,連原來的「母會」也僅剩10來戶人家。

筆者在鹿港牧會時,曾接到當時彰基院牧邱善雄牧師打電話給我,說有一對老夫妻從別處搬到鹿港,老姊妹過往了,所屬的教會沒有牧者,想請我去關心、協助。既然他們教會沒有牧者,我就義不容辭,但我請邱牧師幫我做一件事,就是請他取得信徒所屬教會同工的認可,並一同服事。後來教會的長老不但打電話來邀請我協助,我們也一起服事這個需要關懷的信徒家庭,我們有了一次美好的三合一共同服事的經驗。第2年這個家庭又需要幫助的時候,教會的長老就直接與我聯絡一起服事這個家庭!

也曾經幾次服事過的教會青年力邀我回去幫他們證婚,但他們的教會已有現任的駐堂牧師,因此我請他們去找自己的牧師談結婚的計畫,若牧者有婚前輔導的計畫,則請他們先去上課,並徵求駐堂牧師的同意,我最多只能答應去勉勵、祝福!這是牧會倫理的底線。

我所敬佩的胡茂生牧師就緊緊地保持了退休後的界線,雖然仍住台北,但卻在其他教會聚會。前陣子受邀回去參加鶯歌教會牧師封牧及就任,鶯歌教會的第1任牧師林保順牧師是我在台北中會當傳道師時,很疼愛、拉拔、關心我們的前輩牧師,經歷了第2任牧師林文安牧師,目前已是第3任牧師洪詠恩牧師。他雖然仍住在鶯歌地區,但他對牧會倫理界限之保持,卻是人人稱讚,不但如此他更成為現任牧師的好幫手及輔導者。

但可惜的是,並不是每一位離職或退休的牧師都做得到這一點。也曾經看過退休的牧者不但參加原來牧會的教會聚會,還在講台上指揮運作,而當時台上還有現任的駐堂牧師。那位退休牧師卻公然、快樂地當起幕後的推手,更想當然,長久以來教會的不安是可想見的。藉此,我可以深深的體會及了解,為何ELCA會如此嚴格規定牧會倫理。

■離職後不在原教會聚會

離職的牧者要如何自處?ELCA的要求很明白,就是不能與原來的教會有任何瓜葛。這樣的要求對白人牧者而言還蠻容易做到的,因為到處都有白人教會可以去,但對一位移民牧者而言,恐怕有困難。移民牧者並不太容易找到其他教會聚會,當然若到白人教會就沒問題,但要找台語或華語教會就較有難度。加州某些地區可能還好,其他地區或其他州難度更高。倫理是一種自我要求的生命表現,更是一位牧者實踐他一生教導信徒的信仰原則的最佳時刻。一位退休牧者無論他一生有多麼成功,但若在退休後不能把持牧會倫理的界線,我認為他還是不能稱為是成功的牧者!

其實真正的問題不在於能不能回原來的教會,而是離職或退休牧者出現在原來牧會,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那才是考量的重點!根據經驗,一位牧者在一間教會牧會差不多5年時間,人脈就漸漸地建立。換言之,已經開始從會友與牧者的關係,進到有些朋友群的出現。而一位離職,特別是牧會很長一段時間後退休的牧者,他在教會的影響力肯定超過新牧者。若原來的牧者繼續出現在教會,教會的同工、會友在發生問題時,自然不會想要找新牧者,而是直接想到老牧者,這是非常自然的反應。問題是,很少離職牧者會告訴來找他「解決」問題的教會同工或是會友:「我已經不是你們的牧者了!」而是習慣性的直接幫助解決問題,當起老大哥,甚至幕後的推手。

曾聽過有一位牧師,在退休後因為沒有地方去,就還留在原來的教會聚會,一樣的問題,教會同工私底下去找他請益。他告訴這位同工,現在他只是一位與他一樣的信徒,但他可以帶這位同工去找牧者的幫助。這位教會同工很高興也很期待;沒想到,他們的下一站是現任駐堂牧師的牧師館。這位退休牧師告訴他:「這位是我現在的牧師,你和我都可以在這裡得到幫助。」這告訴我們另一個角度的倫理界線,就是教會的長執同工及信徒,也應該一再的回到牧師就任典禮時的誓約去思考,現任牧師是誰?既已誓約接受新牧者,就要能真正的尊重、服從現任的牧者。

■異性關係需要謹慎處理

另一個很嚴肅的倫理界線,是有關於性的方面,這也是每次牧者在職訓練、傳道師訓練、教會開拓者訓練都會提到的事!這個議題又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非婚的關係或是婚外的異性關係。ELCA的教戰手則很清楚,牧者不單獨與異性同工或教會信徒一起出外或獨處!若非得如此,應該在牧師辦公室打開大門,或在公開場合見面。只要牧者被人檢舉有踰矩的關係或行為,總會倫理委員會及地區主教會直接命令取消牧者牧會資格,等候調查及處置。若指控不屬實,總會贊成牧者提恢復名聲的法律訴訟,這樣的態度也可適度的抑制濫告!

不但如此,牧者也禁止與自身牧養教會的信徒談戀愛、甚至結婚,若有這樣的情事,地區主教可以直接以行政命令要求牧師離職!因為,一旦牧者與信徒戀愛、結婚,教會的行政倫理一定會失去公正性,也容易遭到質疑!

雖然美國是一個自由的國家,大部分的人說話都儘量不去傷害對方的感覺,但是在大宗派裡,一提到牧會倫理這件事,卻完全沒有商量的空間!也因此美國福音信義會每一年都舉辦這樣的在職訓練,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第一線牧會的牧者謹守牧會倫理!對於職業道德及界線有相當嚴謹的要求。然而,職業道德的界線對於台灣教會文化來說是困難的,因為加上了人情,事情就很難辦。但若教會倫理、宗教工作者的職業界線不被看重的時候,教會只有「亂」字可形容。而牧師一生在教會服事教導的原則,若遇到自身的問題,標準就會轉彎的話,如何能為信仰立下美好的見證呢?

(作者美國福音信義會恩惠教會牧師)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07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